傳統與現實生活的觀照
對於生活在九十年代的許多人來說,民俗文化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在座的各位自願在這裡接受民俗文化和禮儀知識教育,本身已足以說明各位禮儀知識的覺醒。對於諸位來說,不管以前是否了解文俗文化,有兩點應當而且必須明確:其一,民俗文化不是遠古時代的殘留物(SURVIVAL),即古文化的遺存,而應該把民俗文化看作是古文化在當今的延續或傳承,因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也能成為民俗事項。我們在研究民俗文化時,較多地涉及古代民俗禮儀,這種古代民俗文化,應當看作是古代人的生活相,即古代人的現世生活。其二,我們的辦學方向和各位的求知意向,決定民俗文化這門課程不能過多地闡釋民俗學理論知識,而著重解析各種紛繁複雜的民俗事項。我認為,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有助於各位對民俗禮儀的把握和在今後的禮儀禮賓工作中起指導、提示作用。
因此,必須明晰,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奔波的人們,也時時實踐著、體驗著、傳承著各種民間禮儀。我們在生活中多多少少要趕時髦,因為我們的生活在發展。同時,中國人是一個重人情、重團聚的民族,我們都喜歡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同享歡樂。我們誰也不能免俗。
“福”字倒貼與傳統心態
各位是否留心注意過,每逢過年過節,在這些喜慶的日子裡,有些地方傳承著這樣的習俗:在菱形的紅紙上寫著一個大“福”字,倒著張貼,以示“福到了”。這一習俗,反映著我們民族的傳統心態──求福避禍,趨利避害。
“福”字在漢語辭彙中,作為“禍”的對立面,是個喜慶詞。古人把“全壽富貴”稱為福(《韓非子、解老》)。在民俗文化中,人們一向把“福”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福”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內涵。人們稱生活美滿、萬事如意的人為“福人”。“福台東海長流水,壽的南山不老松”是舊時祝壽時廣泛採用的對聯。古時把酒稱為“福水”,把女子行禮稱為“萬福”。稱天國神仙住的地方為“福地”。送旅人上路常用“一路福星”。“福星高照”以示吉安。用福字作人名、地名、商標名的更是不勝枚舉。可見“福”字滲透到民俗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民眾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有福就有禍。禍在生活中成為不幸、痛苦和災難的代名詞。工作生活中出了紕漏或偏差,我們稱之為“闖禍”。因言語不慎而招致麻煩或不幸,被稱為“禍從口出”。由於內部糾紛而引起的禍患,人們稱之為“禍起蕭牆”。在古代甚至把女子視作一切不幸的根源,將女子稱為“禍水”。
為什麼長久以來人們流行著倒貼“福”字的習俗,又為什麼人們在虔誠地祈求福星高照的同時又小心翼翼地躲避一切禍患和災難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一看形成這種傳統心態的原因吧。
我們知道,在遠古時候,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我們的遠古先民面對著大自然,常常流露出無可柰何的心理。在現實無力回天的困境中,人們轉而求助於冥冥之中的保護神,祈求通過神力征服自然。原始宗教思想由此而產生。實際上,美妙的宗教天堂終究是一個幻影。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貧苦百姓由於科學的不發達,生產力低下,而終年在悲慘悽苦生活的漫漫長夜中掙扎。在此情形下,福就成了人們心靈上苦苦追求的最後一線希望。人們在苦難的生活中渴望平安幸福。人們為了讓子孫後代享福,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不惜當牛做馬。為了來世享福,人們可以終日受煎熬,也要捐錢修廟,築橋鋪路,行善積德。歷代統治者也利用民眾的這種求福避禍的心態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福”所產生的民俗偉力,客觀上穩定了一代又一代貧苦百姓,使他們忍辱負重,不敢鋌而走險。
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福的這種傳統心態,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已經積澱為小生產者,特別是手工業者、商人的穩固的文化心理,都市市民也深受其影響,直至今日仍時時呈現在我們的民俗生活中。
美食節與傳統食俗
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飲食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身居海外的華僑,對於中國的飲食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那些最普通的大餅、油條、豆漿,在他們的眼中具有朝思暮盼的魅力。各地獨具風味的食品,在飽人口福的同時,還有賞心悅目之功,激起人們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已形成了較成熟的飲食禮儀,烹飪技藝十分精道,美味佳肴品種繁多。可以說,飲食習俗及其由此形成的飲食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風格獨特,並且在世界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在喜慶、待客、節日、婚喪等各種禮儀中,飲食習俗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正式的宴請中,主賓座次的安排,上菜的程式,餐具的擺放,各地進食與飲酒的不同禮節,以至菜餚從冷盤、熱炒至湯菜的配套成龍,形成系列。不僅講究菜餚的色、香、味、形的美,還要給它起了美妙動聽的名字。很普通的菜,一旦起上了動聽的名稱後,立即變得流光溢彩,滿桌飄香。同時,由於各地民俗文化的差異,歷史上形成的民眾的不同口味傳統,以及民俗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原因,逐漸形成了粵、川、魯、揚、蘇等不同地區的菜餚譜系。這些菜餚,從總體上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全貌。
在傳統飲食文化的基礎上,今天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各種名目的美食節。其菜餚的精美和品種的豐富,恐怕古人也要相形見拙。但是,我們切不要抱著我國豐厚的飲食傳統習俗而盲目沾沾自喜。民俗文化決不是津津樂道地要人們向後看,更要注意向前看。革除飲食文化中的不良的習俗,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每個飲食文化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問題。
飲食習俗中應當重視的問題
(1)飲食習俗中講誹場的風氣非改不可
中國人宴請賓客,餐桌總是擺得滿滿的,不這樣好象不足以顯示主人的熱情與慷慨。客人已經吃得很飽了,主人還在招呼“很對不起,沒什麼菜”,這種奢食習俗,在我國古代極為風行。當然這只是在豪富、官宦之家,平常百姓也擺不起闊。這種奢食之俗與中國人的傳統心態有很大關係,一方面表現了主客間醇厚的人情味,同時也夾雜著古人擺闊、夸富的虛榮心。時至今日,如果不注重主人的實際情況,盲目講排場,以至吃喝風盛行,就會對社會風氣產生很大的危害。
(2)應當分析人們作客時折射的文化心理
當今人們逢年過節或其他紅白喜事互相往來時,主人總要說:“菜不好,可要吃飽”。客人則不會把菜吃個底朝天的,還要告誡孩子作客時不要貪吃,以免讓人看出自己的窮相。這種習俗代代相傳,至今在一些地方,一般人去作客,對主人是否瞧得起自己,招待是否豐盛,評價的高低,就看桌上剩的東西的多少為標準。剩得越多,說明主人菜餚越豐富。如全部吃光,主人客都會覺得臉上無光。受這種文化心理驅使,主人總要儘可能多地準備幾道菜,客人也要給主人剩下“面子菜”。至於公費宴請,更是多半菜餚白白倒掉,給國家財產造成浪費。這種不良的習俗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3)菜餚工藝化的傾向令人憂慮
中國的菜點正日趨工藝化。各種菜餚適當地裝飾一下是可以的,尤其在國宴等重大活動,通過菜餚展示我中華文化之豐富,很有好處。一般菜點,講求一點造型的美觀也不是壞事。但近年來,有一股風氣,一味追求工藝的精緻,照搬古代,勞民傷財。如在冷盆拼盤中放上電燈泡、鳴叫的小鳥,實在有點異巧成拙。各地為了發展旅遊業,大力挖掘傳統菜點,搞什麼“仿宋菜”、“仿唐菜”,這種現象值得深思。從民俗文化的角度看,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我們無法恢復已逝去的古老習俗。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適應社會需要。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也是一代代廚師們不斷創新的結果。現在人們十分講究選料的精良,好象物料越稀罕越顯示其高貴。這一傳統不一定科學,如果能用普通的原料烹製出美味佳肴來,才是好手藝。
(4)發揚中華飲食“主副兼備、食用方便”的良俗,適應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
當今時代,生活節奏快。“時間就是金錢”是一句時髦的口號。繁重的家務勞動,將會影響人們的勞動效率與休息。快餐業由此迅速崛起。但是國外快餐業的發展又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如含脂肪酸過多,增加人的膽固醇,引起冠心病與動脈硬化。我國古代小吃有“主副兼備、食用方便”的優點。在周代八珍中有一咱叫淳熬和淳母,以稻米和黍米加肉醬做成,類似今日的“蓋澆飯”,它是後世主副原料合為一體的小吃品種的開端,我國主副小吃的食俗得以形成。因此我國的快餐業,應利用地方小吃主副合一,經濟實惠的優點,不能再步外國人的後塵了。
時髦背後的心態
什麼是時髦,有人說它是外來語,是英語SMART的音譯,事實上時髦不是外來語。“髦”在《詩經》中是指少男少女的一種髮型。後來有人進一步說明“毛中之長毫曰髦”,引早為“俊”,是時代的俊傑,因而產生“趕”的意思。後來又引申為開風氣之先的時代風尚。趕時髦者總是不斷花樣翻新,從而導致習俗的向前發展。
從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時髦就是流行時俗。作為一種社會民俗和文化心理現象,它象一陳風,風行之時,趨之若鶩;風行過後,逐漸消失,接著又有新的內容流行起來,如此循環不已。就服飾習俗看,前幾年紅極一時的“喇叭褲”,今日受到冷落,流行一時的“簡愛帽”、“幸子衫”,在今日也成為昨日黃花。
時髦,即民俗文化中的流行時俗,總是不斷地變化著的。我們古代有“時移俗物”的成語,意思是時代變了,風俗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十年浩劫中,八億人民只準看八個“樣板戲”人們的服飾也是一種款式、一種顏色。那個時候,人們以穿著一件舊軍裝,腰束一根皮帶為榮。嚴酷的現實已成過去,人們回想起那時候時髦得可以的服飾,都會搖頭感嘆:這是一場可悲又可笑的噩夢。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的思想從禁錮中解放出來,文化上的多姿多彩引發了服飾風格的奼紫嫣紅。每個時代的思想傾向、情感取向,也可以通過“時髦”表現出來。因此,時髦也折射著時代的人心。
時髦是每個時代都存在的文化現象。再此熱未息、彼熱又起的交織中,組成了我們今日的多彩世界。當然,時髦的的變化有節奏的快慢和速度的高低之別。在歷史長河中,時髦有時象要和人們開玩笑似地,使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心理呈現出一種周而復始的變化規律。英國一位時裝專家長期研究服裝演變規律後發現:一個人穿著離它時興還有五年的服裝時,會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在時興的三年前穿著,會被人認為是招搖過市;提前一年穿,會被認為是一種大膽行為;在時興當年穿,則顯得非常完美;時興一年後再穿,就顯得土裡土氣;五年後再穿,就變得非常可怕;可是過了三十年後再穿,又可能被人們認為其具有創新精神。這位專家的研究不一定正確,但他指出的流行規律,值得我們思考。
一個典型的流行時俗,在我國歷史上,傳說楚靈王喜歡腰細的宮女。有人就千方百計弄成細腰,以得到寵幸。韓非子嘲笑此事:“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人多餓死。”我們古代的賢人反對用節食的方法使腰變細。遺憾的是,如今也有的女子為了使自己的身段苗條而故意餓肚子,造成營養不良,以至死亡。這也許是歷史對今人的一種戲弄吧。現代醫學把束腰列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文明病”,但願節食束腰的女性能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一下自我解放。
今天,由於科學的發達,交通便得,衛星電視、廣播通信等信息傳播工具的發展,使人發出“地球變小了”的感嘆。都市最流行的習俗,很快傳入鄉村,外國的時髦也很快傳入本國。時俗變化的節奏越來越快,周期越來越短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面對不斷更新,洶湧奔騰的時髦大潮,有時顯得手足無措。我們不得不感嘆,生活變化太快了。
當然,由於社會生活的紛繁複雜,流行時俗中也有一些腐朽沒落的東西,這些東西在一定條件下也會風行一時。我們不能趕這樣的時髦。尤其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國外的一此腐朽的東西也隨著其先進的科技交流而傳入中國。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膨脹、性解放等等。傳入中國後,對社會風氣產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實踐是最公正的,它篩選、淘汰、淨化了一切時俗流弊。
讓我們注目現世生活
趕時髦不一定都是壞事,但我們的民俗文化確實在發生迅猛的變化。概而言之,我們今天的民俗生活,是古代民俗文化的傳承,同時,新的時代的物質文化生活及社會經濟土壤,又滋生許多民俗事項。當然,社會上出現的許多現象能否稱為民俗,民俗學家尚有爭議,但我們大家又都確切地感到我們今天的生活和過去確實不一樣了。今日的禮儀之邦,在禮儀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發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
鮮花──感情的寄託
鮮花的用途,在今天早已超越了節日的範圍。無論是節日、生日,還是婚慶賀喜、公司開業等,鮮花已成了許多人走親訪友必備的禮品。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思想觀念的變化,促成了鮮花的流行。因為在今天,還有什麼禮物比鮮花更熱烈,溫馨的呢?
高檔工藝品──尋常百姓家的寵物
幾千年來,工藝品一直是有錢階層的擺設,普通百姓家哪敢問津。如今,京城出現了幾百家禮品店,普通百姓到禮品店買禮品已成為尋常之事,人們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了各自的歸宿。
點心匣與滋補品
過去走親訪友都拎著個點心匣子,裡邊裝點桃酥、蛋糕、酥皮點心等。現今,人們送禮講究多了。給老人要送蜂王精、西洋參、健身球,給小孩們要送喜樂、樂百氏、娃哈哈等。即使是點心匣子,也得是稻香村等名牌,否則會被人認為是掉價。
臉盆暖瓶與《愛情浪漫曲》
五六十年代,婚姻禮品不外印有喜字圖案的搪瓷臉盆及印有鴛鴦、喜鵲、牡丹的鐵皮暖壺及鍋、碗、瓢、勺之類生活品。如今年青人結婚,已沒了這份“福氣”。沒有人送鍋碗瓢盆,是因為人們都想選擇能表示自己對新人美好生活開始的祝願:一曲《愛情浪漫曲》蘊含著對新婚夫婦的祝福;一束鮮花,寄託好友對新人的由衷恭賀;一隻別致的檯燈,企望新朗新娘努力學習,燈下夜談;一雙情侶表,祈禱親人今生今世朝朝暮暮分分秒秒永不分離。
走親訪友與遙相問候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通訊服務設備不斷完善,人們的觀念也在轉變。傳統意義上的走親訪友,過春節拜年,在如今已變得簡單、輕鬆。往常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主客都感到疲憊不堪。現在,一張賀卡,一個電話,一句短語,人們之間的情義依然如故。據報導,1998年歲未年初,年夜的鐘聲剛敲過,五六萬個BP機在京城的不同角落響起,北京一家較大的無線尋呼台126台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凌晨,傳遞問候訊息的電話讓傳呼小姐忙得接不過來。比較而言,最讓人看得見、摸得著又最普通的,要算賀年卡。有多少節日就有多少種賀卡,如情人卡、新年卡、春節賀卡等,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禮儀小姐受青睞
199年北京亞運會期間,禮儀小姐出盡風頭,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神韻”。不少記者、運動員這樣評價,中國不愧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小姐氣質高雅,令人陶醉。新世紀十佳禮儀小姐競賽,更把禮儀小姐的風采展現在京城百姓面前,也同時把禮儀知識傳播到京城大地。禮儀學校也因此受到青年的好評,迎來越來越多的知音。想信隨著民俗文化活動的深入,禮儀小姐會在社會上再展風姿。
民俗文化基本知識
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早以來,人們就十分重視收集、研究民俗風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時時跟民俗打交道,正如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我們也無法脫離民俗而獨立存在。比如人們都在過春節,你一個人不參加這種民俗活動,你就會覺得難受、彆扭。由於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只是民俗生活的參與者,而不是民俗習慣的觀察者或研究者,所以我們常常是對某一民俗事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此情形下,了解一點民俗文化基本知識,對於我們更深切地體味民俗習慣的意義及其形成的原因,促進我們的交際生活,是很有裨益的。
什麼是民俗
“民俗”一詞,是近代才出現的詞。在我國古代將民俗稱為“風俗”、“民風”、“習俗”等。孔子曾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一禮”。古籍《樂論》中則說:“心氣和洽,則風俗齊一”。民俗是民間風尚習俗的簡稱。具體而言,風與俗又有不同含義。《漢書》中說:“上之所化為風,下之所化為俗”。“上之所化”是指由上而下的教化,有一種推廣的力量,所以叫風,是說它象風一樣,遍布四方。“下之所化”,指下層人民用以自我教化的東西,它在民間為人人所習,所以叫俗。
民俗一詞在國外和我國現代學術界曾有過多種稱呼。從我國情形看,“民俗”應理解為“民間的風尚習俗”。這是為當前學術界所普遍承認的。“民間的風俗”,即民俗,突出了“民”字,表明其習俗現象是屬於民的。既為民間所創造,又為民間所通行和傳習。因為民間習俗和一些來自官方、上層人物、統治階級的生活習俗,是有很大差別的。民間習俗的“民間”二字必不可少。它表明民俗作為民俗學研究的對象,主要的方面是民間的習俗,而不是貴族的習俗。另一方面,民俗的另一要義是習,即傳承習慣。凡一種事象成為民俗現象,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即人們的共同傳承。它在民眾生活中被人們反覆遵照,無止境地重複出現。沒有沿習和傳承,也不能成為民俗。
概括起來,民俗是創造於民間又傳承於民間的具有世代相習的傳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為);它以有規律性的活動約束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這種約束力不依靠法律,不依靠史書,也不依靠科學的論證,而是依靠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由此,維持民俗傳承的三要素是:心理信仰、傳襲力量,習慣勢力。這個三要素共同形成民俗約束力的基礎。
應當注意民俗中也有良俗和陋俗的區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優良的習俗,而反對、改革各種愚味的習俗。尤其在我們今天的現代化建設中,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只有發揚良俗、改革陋俗,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民俗的分類
自從民俗作為一門科學而得到研究以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有不少學者對民俗作了各種不同的分類。
從大的範圍來看,民俗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物質生活習俗、精神生活習俗和社會生活習俗。日本學者把民間習俗分為三類:有形文化(行為傳承)、口頭傳承(靠耳聽的語言藝術)和信仰傳承(心意現象,包括民間各種祈咒、禁忌、占卜、妖靈等)。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大致有下列十二類民俗事象:
(1)巫術民俗
指利用虛構的“超自然”力量來實現某種願望的法力。我國古代巫術很盛行。後世的鬥神,最早就是作為避邪出現的,這是巫術常用的手段。
(2)信仰民俗
它側重於信仰觀念,並且有崇拜心理。例如古人對日神、月神的崇拜,即是信仰習俗的結果。清朝時,北京的坤宇宮還有祭日、祭月的儀式,並在京城東西設有日壇和月壇,就是今日的日壇公園和月壇公園。
(3)服飾民俗
服飾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現。由於時代習尚、民族風氣、地方色彩,以及民族氣質、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決定了服飾習俗的差異和變化。服飾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反映著時代的風尚和民眾的心理傾向以及時代的政治色彩。
(4)飲食民俗
包括飲和食兩個方面的習俗。中國的飲食文化有主、副食之分,而且同節日歲時關係密切。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九月九喝菊花酒,為人人所熟知。而且各民族、各地區的飲食都各具特點。在飲食方法的習慣上,有的用筷子,有的用刀勺,甚至有手扒、手抓。有的習慣吃碎肉,有的吃整肉。
(5)居住民俗
我國各民族居住習慣也各個不同。蒙古族習慣住蒙古包,苗族習慣住吊腳樓。而平房是最通行的一種居住形式。北京的四合院是很有特色的一種居住形式。另外在築建住房,還有先地、選材、選日、立柱、落成祝賀等每個環節,都各有其習俗。
(6)制度民俗
指社會或家庭中具有持久性得一種社會慣例。
(7)生產民俗
指狩獵生產、農業生產、手工藝生產等生產活動傳行的習俗。
(8)歲時節令民俗
指歲時節令所遵循的習俗。如春節、端午節、乞巧節(七月七)、重陽節、傣族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等,都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活動。
(9)人生禮儀民俗
主要包括民間禮儀和人生禮俗。民間禮儀是社會交際的禮節。迎來送往,宴請接風,日常見面,都有禮節。人生禮俗是指貫穿於人一生的生死婚喪整個過程的禮俗。包括生育習俗、成年禮、婚娶嫁俗、生日祝壽、死喪葬禮及祭祖等。
(10)商業貿易習俗
是商業活動中傳行、遵循的習俗。如店鋪開市禮,店鋪的招牌與幌子,都是一種重要的民俗現象。
(11)民間文藝
文藝民俗主要是世代相傳的民間口承文藝,即民間文學,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民歌、史詩、笑話、謎語,以及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等。
(12)民間遊藝民俗
包括競技、遊藝、遊戲、體育、工藝等。它常常出現在民間的廟會、集市上。
以上幾類,並不包括民俗的全部。隨著研究的深入,醫藥民俗、教育民俗、社交民俗、宗教民俗,也進入民俗研究的行列中。可以說,民俗的範圍是無限廣闊的。
中國民俗學研究概述
剛才講到了民俗的概念和類型,但切莫認為民俗的研究只是古代書本上的研究,是一門鑽古書堆的學問。恰恰相反,民俗是一門現代學問,它是對現在的民俗資料進行調查和蒐集,其資料主要是現在的,目的也是為了現代,以推動現代風俗的發展,為現代的生活文化服務。了解過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和未來。這一點必需明確。
比如,近幾年迷信風氣又有所抬頭。很多人,包括時髦的青年男女也到廟裡拜佛,有的大學生出家當和尚、尼姑。對這種民俗現象,只有認識清楚產生這種現象的社會歷史原因和心理原因,才能清除這種陋俗,而這就需要我們多了解一點民俗文化知識。
概括地講,民俗學是一門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等現象的一門科學。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人民(主要是勞動人民)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包括傳承性行為、心意現象和語言現象,具體包括民間文藝、民間遊藝、民間風俗、民間信仰、民間組織、民間技藝等。
從世界範圍看,最早建立民俗學是英國。1864年英國的湯姆士(W.J.THOMS)提出民俗學這個概念(folklore民眾的學問知識)。這個概念有雙重意義:一是指民俗本身,如風俗習慣、歌謠、故事;二是指研究民俗的理論,即民俗學。它成了具有世界性的學科名稱。此後出現了象弗雷澤(J.G.FRAZER)、泰勒(E.TYLOR)等重要的民俗學家。1878年英國民俗學會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法國,注重從民族學的角度研究民俗學,還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德國則注重研究民間文學,把民間文學做為傳承性的習俗來研究,其代表人物有格林兄弟和阿爾奈等人。美國運用結構主義研究民俗。日本的民俗學研究十分發達,其開創人是柳田國男,他們注重民間文化變遷的事實,認為民俗學的研究能夠闡明民族文化,還出版了大量著作。
在中國,民俗學的研究一直到五四以後才開始走上科學軌道。1920年,北大成立歌謠研究會。在二、三十年代,我國的民俗學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各地紛紛成立民俗學會,出版專門刊物和叢書,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解放前,民俗學作為一門科學還沒有建立起來。解放後,1950年,成立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收集、整理、出版了大量民間文藝作品。十年動亂,民俗學事業也遭到一場浩劫。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民俗學記述和研究活動進入了一個復興和蓬勃發展的新階段。1983年,中國民俗學會在京成立。民俗學研究終於邁上科學的軌道,發展迅速,在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