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樂論選》是上海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共建的音樂學基礎課程。
《中國歷代樂論選》教材由楊賽、楊和平、孫曉輝、喻意志、康瑞軍、黃虎、齊江、馮雷共同編纂,系一部我國古代音樂理論作品選集。在材料的選編上,我們力圖使樂論的編撰有利於體現中國音樂理論發展的基本面貌和歷史規律。為了體現這一宗旨,我們把歷代樂論家代表性的觀點與產生了爭議的觀點儘量選出來,以便讀者能從中探索到中國古代樂論發展的線索。對於所選各篇,我們做了兩項工作。其一是注釋,其二是述評。注釋的目的在於解釋詞句,疏通文義。述評的目的在於說明文中的主要觀點和範疇,以及其在音樂理論史上的重要意義和影響。這本樂論選是作為教材使用的。教師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再作一些取捨,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學生的層次和特點重點講授。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順著書中的線索蒐集、整理、分析一些史料,更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教材即將出版。
《中國歷代樂論選》課程已經納入上海音樂學院新編定的高等音樂學院課程標準中。
《中國歷代樂論選》
課程標準
上海音樂學院楊賽
一、前言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
課程性質:本課程根據教學對象的專業和層次,分級組織教學。本課程為音樂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音樂教育專業的主幹課程,藝術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
課程價值:《中國歷代樂論選》課程精選先秦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爭議性的樂論原文進行闡釋、考證、辨析,以提高學生閱讀、研習中國古代樂論文獻的能力和融匯中西音樂文化的能力,對完善音樂人才的知識結構,提高其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課程基本理念
本課程引導學生科學細讀中國歷代典範的樂論作品,並將之還原到特定的音樂背景與人文背景中,理解其深刻內涵,進行中西音樂文化對話,並實現傳統樂論的現代轉換,養成求真務實的優良學風。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本課程分兩個階段實施教學,一個階段為一個學期,共一個學年:
第一期:先秦兩漢樂論
第二期: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樂論。
根據專業不同,本課程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級:掌握中國歷代樂論的基本情況,理解重要的樂論範疇;
第二級:掌握中國歷代樂論的發展,掌握中國樂論體系,了解中國樂論的音樂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三級:能對中國歷代樂論的基本問題考辨,能運用中國樂論參與中西音樂文化的對話,能自覺運用中國樂論參與現代藝術的創作和傳播。
二、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知識:
檢索中國歷代樂論的知識;
科學地細讀與理解中國歷代樂論的知識;
考辯中國歷代樂論的知識;
與中國歷代樂論相關的音樂背景、文化背景和樂論家的知識;
中國歷代樂論發展的知識。
能力:
正確理解中國歷代樂論的能力;
深入挖掘中國樂論思想內涵的能力;
自覺運用中國傳統樂論進行音樂創作和傳播的能力;
運用中國樂論和西方樂論進行對話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過程:
識辨繁體字,通假字,掌握古代樂論中常用的語法和修辭;
將樂論置於特定的文本語境、音樂語境和文化語境中進行細讀;
對樂論進行評析;
背誦經典的樂論作品;
在音樂創作和傳播中靈活運用中國古代樂論。
方法:
文本細讀法:引導學生依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對樂論進行文本細讀;
文化解讀法:將古代文論還原到樂論家的思想體系和當時的音樂狀況和文化生活之中進行理解;
討論法:組織學生在某一範圍內進行討論;
辨析法:組織學生對就中國樂論中有爭議的重要觀點進行辨析、辯論;
現代闡發法:引導學生將古代樂論進行科學的現代美學的闡發;
縱橫比較法:引導學生將樂論放到中國樂論發展史中,放到世界樂論思想中進行比較;
論文寫作法:要求學生將平日學習、討論中國古代樂論的心得寫一篇學期小論文和一篇學年論文。
(三)審美判斷與價值觀
本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與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自覺運用中國音樂藝術理論指導音樂創作、傳播和交流,養成求真務實、承前啟後的學風和搜煉古今、極目天下的氣度。
三、內容標準
(一)課程內容的級別界分
本科階段:音樂學專業修完全三級,音樂教育專業修完第一、第二級,藝術管理專業修完第一級;
研究生階段:側重於第三級的研讀與生髮。
(二)課程內容分級與標準
第一級:
1、掌握中國樂論的基本情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雜家重要樂論、以及各個階段的基本內容;
2、理解重要的樂論範疇:樂而不淫,大音希聲,樂者樂也,禮外樂內,與民同樂,今之樂猶古之樂,非樂,聲無哀樂等;
第二級:
1、掌握中國歷代樂論發展各個時期的基本面貌。先秦時期是中國樂論的發韌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禮樂原範疇和學術爭論,決定了中國樂論的基本框架與範圍;漢代是中國樂論系統化時期,《樂記》、《史記·樂論》對先秦時期尚處於自由狀態分布的禮樂範疇進行了整合,形成了較為純粹、系統的禮樂理論體系;魏晉時期是中國樂論豐富和轉變時期,嵇康、陶淵明等繼先秦諸家之後,對禮樂理論範疇體系中的一些基本命題進行了否定;隋唐以後是中國樂論的發展時期,禮樂理論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同時,也遭到不平則鳴、發乎情性,由乎自然等範疇的挑戰;近現代時期是中西樂論對話和中國現代音樂新生時期。
2、掌握中國樂論體系。中國樂論包括“感覺與感知(聲)——序化與象徵(音)——禮樂制度(樂yuè)——宇宙哲學(和)——生命體驗(樂lè)”五層結構。《樂記》中說:“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即人類對世界的感知,是音樂的基本手段和材料,《樂記》說:“聲者,樂之象也”。聲具有物理屬性,這是中國樂論的第一層。《樂記》中說:“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又說:“聲成文,謂之音”。“變成方”、“聲成文”,都是文之以禮樂的意思,是將自然音響序化、體系化、象徵化,並用金、石、絲、竹等樂器表現出來。這個音,已經不是一種純粹的感嘆和摹擬了,它深深地打上了人類生活的印記,這是中國樂論的第二層。《樂記》中說:“比音而樂之,及乾、戚、羽、旄,謂之樂。”又說:“樂者,所以象德也”,“德音之謂樂”。可見,這個樂不同於我們今天在音樂廳里聽到的音樂。音樂廳里的音樂,與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是一種審美關係。《論語·陽貨》中說:“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樂與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之間已經超出審判關係的範圍,凝固為一種政治倫理關係,這就是禮樂制度。這是中國樂論的第三層。《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樂》樂所立,故長於和。”和廣泛輻射到中國音樂美學各個層次。“聲一無聽”,各種不同的音響要相互調和,這是物理音響之和。“聲應相保曰和,細大不逾曰平”,“審一定和”,這是器樂之和。“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 ,這是政治之和。“凡人神以數合之,以聲昭之,數合聲和,然後可同也”,“凡樂,天地之和,陰陽之調也。”和是中國樂論的第四層。“樂者,樂也”,中國古代樂論中,樂總是與人的情感體驗、生命體驗聯繫在一起的,並順於成章地構築起一個價值系統與行為規範,人與神、器物與制度、觀念與哲學,情感與養成合而為一,構成了渾然一體的中國樂論的理論大廈。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無數的理論家前赴後繼地參與了這一體系的構建,這是世界樂論史上獨一無二的偉跡。
3、了解中國樂論的音樂背景和文化背景。將中國樂論的產生和生髮與置於中國音樂的產生和傳播中進行考察,將中國樂論的基本美學思想置於中國哲學中進行考察。
第三級:
1、對中國歷代樂論的基本問題考辨。雅樂與俗樂,古樂與今樂,心音對應論,大音希聲論,聲無哀樂論,禮別異樂契約等。
2、能運用中國樂論參與中西音樂文化的對話。將中國樂論的範疇、體系、思想與西方樂論進行比較,形成普世性的音樂觀念和全球化的學術視野。
3、能自覺運用中國樂論參與現代藝術的創作和傳播。從近現代中國樂論轉型入手,探討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開展音樂批評,將有人文積澱,歷史積澱與民族審美意蘊的音樂事業推向深入,推動民族音樂產業的發展。
四、實施建議
(一)教材編寫的建議
建議本院聯合全國各大音樂學院,統編一部中國古代樂論作品選集——《中國歷代樂論選》。在材料的選編上,該教材應力圖使樂論的編撰有利於體現中國樂論發展的基本面貌和歷史規律,將歷代樂論家代表性的觀點與產生了爭議的觀點儘量選出來,以便讀者能從中探索到中國古代樂論發展的線索。對於所選各篇,應做三項工作。其一是注釋,其二是述評,其三是參考。注釋的目的在於解釋詞句,疏通文義。述評的目的在於說明文中的主要觀點和範疇,以及其在樂論史上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參考部分則將與正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文獻材料按歷史順序排列出來,給讀者提供一些理論線索。
(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編寫一部規範的、高質量的、經得起考驗的教材;建立一個供學習該課程的網路資源平台;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爭取用兩年的時間建設為上海音樂學院特色課程;用三年時間建設為上海市精品課程;用五年的時間建設為全國精品課程。
該課程將與《中國古歷代音樂作品選》,《中國音樂美學範疇研究》,《中國音樂史料學》,《中國音樂史》等其他傳統音樂課程一起,構成一個基礎紮實,層次分明,互相補充的中國音樂學體系。
(三)教學建議
小班授課,理論課程的教學用小班,便於組織討論,集中學生的精力,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
討論與交流,按照新的學習力理論,學習的效果不在於老師水平的高低,而是取決於學生自己的參與程度,交流更有利於信息的傳播與保存。
圓桌模式,這樣能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更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集中辯析與辯論,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第三級學習中嘗試引入輪流導生制,讓學生輪流做老師,直接指導一小節的課堂教學;
改紙面考試為論文寫作。
(四)教學評價
教師每節課後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表現進行點評,每學期對學生的學期小論文和學年論文進行眉批,尾批和旁批,直接反饋給學生,指導學生改進學習。
學生每節課後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當堂反饋,以利於教師改進教學。
教師組織學生對同學的觀點、發言進行評析,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啟發與進步。
教師將平時考評結果向班主任和輔導員反饋。
開闢網路渠道,全面、客觀、周知地展示教與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