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正文
自1949年至1979年,共召開過四次。![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img/5/6b0/nBnauM3XxcjM5ETN3YT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A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第二次,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開,改名為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出席代表581人,列席代表189人。全國文聯主席郭沫若致開幕詞,周恩來向大會作了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和文藝工作任務的政治報告,周揚作了題為《為創造更多的優秀的文藝作品而奮鬥》的報告,茅盾作了題為《新的現實和新的任務》的報告。這次大會是在黨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國家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新形勢下召開的,大會號召文藝工作者為實現新的歷史任務而奮鬥,強調繁榮創作,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創造新英雄形象。
第三次,1960年7月22日至8月14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2444人。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宋慶齡、鄧小平等出席了開幕式。郭沫若致開幕詞,陸定一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致祝詞,周恩來總理在大會上作了國內外形勢的報告,陳毅、李富春副總理分別作了國際形勢和國家經濟建設問題的報告。周揚、茅盾分別作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道路》、《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的報告。大會主要回顧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藝工作的成就,肯定“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學藝術是在兩條道路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關於今後任務,強調反對帝國主義、反對現代修正主義和批判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提倡掌握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方法。會上選舉了新的領導機構。
第四次,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開。出席代表3200人。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出席了開幕式。茅盾致開幕詞,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致祝詞,周揚作題為《繼往開來,繁榮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的大會報告,夏衍致閉幕詞。大會閉幕後,在中宣部、文化部聯合舉行的招待出席這次大會全體代表的茶話會上,胡耀邦講了話,充分肯定大會的重要意義。這次大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召開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面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30年文藝戰線上正反兩方面經驗,明確了新的歷史時期文藝工作的任務,一致決心為建設祖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貢獻力量。這是經過“文化大革命”後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是又一次團結誓師的大會。大會修改了“文聯”和各協會的章程,選舉了“文聯”和各協會新的領導機構。這次大會在中國文藝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img/4/688/nBnauM3X2IDMxMTN3YT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