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貢酒
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即古井貢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九醞春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3/76d/nBnauM3X3EDMxETN1E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xY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古井貢酒的商標註冊卻頗費周折:1960年2月26日,古井酒廠按級申請註冊古井牌古井貢酒商標時,3月18日,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局卻致函答復:古井酒廠申請註冊的古井牌商標可以使用,但"古井貢酒"最好改為"古井酒",也就是“貢”字不能用。後經據理力爭,後經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貢酒的註冊商標和產品簡介。古井貢酒1960年5月被評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被評為中國八大名酒第二名。從此,古井貢酒進人中國名酒行列,名字也越叫越響。十年浩劫期間,文化界及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最嚴重的摧殘。帶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最濃的"古井貢酒"也難逃劫難。1967年古井貢酒的"貢"字被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慘遭戰害,數十萬套"古井貢酒"商標被一舉焚之,簡易新商標"古井酒"以"革命"身份進人"革命者"手中。然而,文化的魁力是無法消退的。應消費者的強烈要求,古井酒廠1973年上報安徽省輕工業局請求恢復使用古井貢酒商標。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員會輕工業局下發檔案,同意恢復古井貢酒名稱的批覆。
從此,古井貢酒這個歷經政治、經濟、文化滄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來,並為人們所鍾愛。
鶴年貢酒
創立於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製御用養生酒、養生茶等而揚名海內外,被譽為“京城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0/7e2/nBnauM3XzYTO4UTO3I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yY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鶴年堂最負盛名的“鶴年壽酒”等功能性養生酒,更是具有傳奇色彩。明嘉靖四年(1525年),當時才25歲的嚴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讀,文章書法已負盛名,來京公幹時住在菜市口南邊的江蘇會館,距鶴年堂很近。此時的鶴年堂已經從丁家轉到浙江藥商曹蒲颯的手中。當時人們稱他為“曹菩薩”,口碑極好。一日嚴嵩偶染小恙來到鶴年堂,“曹菩薩”為他親自開方配藥,相談甚歡,“曹菩薩”知道嚴嵩書法極好,就請他給藥鋪寫個牌匾,據說嚴嵩當時欣然提筆寫下了“鶴年堂”三個字,從此,圍繞這塊牌子匾,演繹了許多傳說。據說此匾一掛上去,便吸引了過往的行人,人們對這三個雄渾大字讚嘆不已,認為京師無二。
有一位山西的老舉子,站在匾下端詳許多,點點頭又搖搖頭,說: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韻味,可惜筆鋒轉折處,時時透出一股奸氣。後來嚴嵩果然成為權臣,當然,這只不過是後人的附會。
嚴嵩題匾之後,從此與鶴年堂來往我了起來。後來嚴嵩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為禮部尚書,費盡心神,攀爬仕途,終於位至首輔,由於過於功於心計,官場明爭暗鬥錯綜複雜,如履薄冰,太過勞神,剛過花甲之年,就已老態龍鍾。他到鶴年堂討教調養之方,鶴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結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氣、調節氣血運行的原理給他配製了“鶴年長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髮變黑,臉色紅潤。嚴嵩和他的家人始終都在使用鶴年堂配製的中草藥,“鶴年長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飲,身體慢慢調養的非常健康,嚴嵩一生在政治鬥爭的鏇渦中竟然活了八十九歲(1408--1569)高齡。嚴嵩喝鶴年長生不老酒而神爽體健之事,後來傳到了嘉慶皇帝的耳朵里,他是又喜又怒,喜的是世上竟然有此等妙方,怒的是“嚴嵩有此秘方,未嘗呈錄,可見人心是難料啊!”於是傳旨命太醫院到鶴年堂照方配酒,交將此方改名為“鶴年壽酒”,列為宮廷秘方,嚴令不得外傳。此方也秘傳至今,鶴年堂福、祿、壽、禧貢灑,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製,功效強,效果好,始終非常受歡迎。
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8/f6e/nBnauM3XxQjN4cjNzM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zY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酃酒
又名酃酉錄酒。在北魏時就成為宮廷的貢酒,而且還被歷代帝王祭祀祖先作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農民自製的“家作酒”,後逐步進入市場,**24年上海版《中國實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5/db9/ml2ZuM3X0ETN3UzMyQ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0Y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於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產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 獨特的地域風貌,獨特的氣候環境,獨特的原料寶藏,獨特的上乘水質,獨特的釀造工藝,造就了鴻茅基酒綿爽清冽,香醇宜人。
清乾隆四年,山西榆次縣王家堡馳名中醫王吉天行醫至鴻茅古鎮,見此等上乘好酒,便毅然收買了鴻茅基酒(當時叫鴻茅白酒或稱鴻茅酒)釀製缸坊,將自家歷代秘傳的中草藥秘方用該酒浸提,製成了功效卓著的鴻茅藥酒。自此,王吉天便停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a/6f8/nBnauM3XxcDN1YDNzU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1Y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羊羔美酒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e/3f1/nBnauM3XzcjN0AzNxgTNzUzM5ETM2UDOxMDMwADMwAjMxAzL4U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羊羔美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選用優質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名貴中藥材陳釀而成,酒業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藥香於一體,酸甜適度,風格獨特,具有滋陰潤肺,增補元氣,壯腰益腎,開胃健脾,養肝明目及烏髮美容之功效。
三國時諸葛亮以羊羔酒犒賞三軍,在《空城計》中,當司馬懿兵臨城下時,諸葛亮在城樓上唱到:“大開城門將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唐代羊羔美酒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給楊貴妃過二十歲生日時,從“沉香亭”貢酒中特意為楊貴妃選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賀,貴妃醉酒後,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興排擊奏樂。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同客人暢飲羊羔美酒時,揮筆寫下了“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唐藥王船”的精美詩句,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補元氣”的滋補保健用品;清朝學者李汝珍在《鏡花緣》中記載羊羔美酒系欒城所產,並將羊羔美酒列為當時55種名酒之量。
杏花村汾酒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宮廷貢酒。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d/d0e/nBnauM3X2gjM4czMyY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2Y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種中藥材配製而成,關於它的配製有一段段優美的傳說。
傳說,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間,與凡人致中和相愛。因生活維難五公文提出要釀造一種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為難。五公文讓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釀造,並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藥。在投放中藥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f/fb6/nBnauM3X0gzM1MTM3Y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2Y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3/45b/nBnauM3XwQjN3kzNxc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3Y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溥傑先生曾為菊花白酒賦詩:“媲蓮花白,蹬鄰竹葉青。菊英夸壽世,藥估慶延齡。醇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長征攜作伴,躍進莫須停。”為蓮花白酒題詩為:“釀美醇凝露,香幽遠益精,秘方傳禁苑,壽世歸聞名。”
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面世。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
![中國古代十大宮廷貢酒](/img/5/4ae/nBnauM3XxIDOwIjN3cjNzkTO5ETM0gTN5IDMwADMwAzMxAzL3Y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燒酒"屬陳香型,色微黃,酒精度53%,理化和衛生指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規定。由於是貢酒,它用鹿血蘸宣紙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滲入酒中,功效了得。
據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國食品工藝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反覆考證後認為:這批清朝貢酒是世界上穴藏時間最長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發現,對中國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