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信息
別名塌地松、黑菜、塌棵菜。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己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
烏塌菜是十字花科不結球白菜的一個變種,以黑綠色葉為產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烏塌菜的莖葉肥嫩甜美,且營養豐富。每100克鮮葉中含維生素C高達70毫克,鈣180毫克以及鐵、磷、鎂等礦物質。其炒食、煮湯別有風味,為其它蔬菜所不及,在綠葉菜中不失為上品。
植物學特徵
烏塌菜的植物學特徵與普通散葉白菜相近。植株塌地或半塌地型。烏塌菜根發達,分布較淺,再生力強。莖為短縮莖,但遇高溫或過度密植也會伸長。蓮座葉著生於短縮莖上,柔嫩多汗,為主要食用部分。葉色濃綠至墨綠,葉片橢圓至倒卵形,有羽狀深裂或淺裂,葉柄明顯肥厚,直立或半直立。復總狀花序,黃色,為蟲媒花。果實為長角果,成熟時易裂。種子近圓形,紅褐或黃褐色,千粒重1.5~2.2克。
環境條件
烏塌菜種子成熟後有較短的休眠期。種子在15~30度下,經1~3天發芽,以20~25度為發芽適溫,最低溫度4~8度,最高溫度為40度。
烏塌菜性喜冷涼,在平均氣溫18~20度的條件下條生長最好,能耐零下8~10度低溫。烏塌菜在25度以上的高溫及乾燥條件下,生長衰弱,易受病毒病為害,品質差,產量低。
烏塌菜對光照的要求較強,紅光促進生育,乾物質增加;綠光生育受抑。陰雨弱光易引起徒長,莖節伸長,品質下降。烏塌菜屬種子春化型,在種子萌動及綠體植株階段,均可接受低溫感應而完成春化。長日照及較高的溫度條件有利於抽薹、開花。
烏塌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以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強的粘土或沖積土最適宜,較耐酸性土壤。
烏塌菜對肥水的需要量與植株的生長量幾乎是平行的。生長初期需水肥少,生長盛期需水肥量多。影響最大的是氮肥,鉀肥次之。但磷肥增產不明顯。微量元素硼的不足會引起硼的營養缺乏症。
品種選擇
烏塌菜的品種很多,按其株型分為塌地與半塌地兩種類型。
1、塌地型植株塌地與地面緊貼,代表品種有常州烏塌菜,上海大、小八葉等。葉橢圓形或倒卵形,墨綠色,葉面微皺,有光澤,全緣,四周向外翻卷,葉柄淺綠色,扁平,生長期較長。
植株葉片平展塌地生長,開展度30厘米;葉柄綠色,葉片橢圓形,深綠色,葉面皺縮,有光澤,葉緣全圓,單株重200克;品質優良,經霜雪後風味更佳。
北京地區一般於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60—70天后收穫。越冬栽培,於9月下旬播種育苗,10月下旬定植於冷床中,12月下旬收穫。每畝用種量500至750克,行株距30×25厘米。
2.半塌地型植株不完全塌地,代表品種有南京瓢菜,合肥黃心烏及黑心烏,成都烏腳白等。其葉片半直立,葉圓形、墨綠色,葉有皺褶,葉脈細稀,葉全緣,葉柄扁平微凹,白色,葉尖外翻,有菊花心之稱。
栽培技術
關於烏塌菜的種植,人類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烏塌菜雖抗寒,但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旺盛生長。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至春節前後供應。
1.播種育苗烏塌菜一般都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地宜選擇未種過同科蔬菜、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的壤土。苗床做成平畦或低畦,播種應掌握勻播與適當稀播,過密易引起徒長。播種前澆透水,然後撒播乾籽或浸泡1小時左右的濕籽,上覆一層1厘米厚的細土,以保證水分的正常供給。適期播種的白菜2~3天即可出苗,出苗後要及時間苗,防止徒長,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一般苗齡25~30天即可定植,定植前需澆透水,以利拔苗。
2.整地、施基肥選擇土質疏鬆、夏季空閒的熟地。深耕30厘米,每畝施用2000~2500千克基肥。用氨水作基肥效果很好,不但促進生長,並有殺菌、減輕病蟲害的作用,每畝用量約50千克。
3.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移栽,密度為15~20厘米見方。定植深度因氣候、土質而異,早秋宜淺栽,以防深栽爛心;寒露後,栽菜直深些,可以防寒。
4.田間管理要注意定植質量,保證齊苗,如有缺苗要及時補苗。定植後及時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後酌情澆水並追施速效氮肥,是加強生長,保證豐產優質的主要環節。冬季生長緩慢,且地溫較低,應減少澆水施肥,並可覆蓋一些土雜肥、草木灰等,保苗越冬。早春返青後,再結合澆水追施糞水或尿素2~3次,即可拔起上市。
5、採收烏塌菜採收期依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和消費需要而定。一般定植後30~40天可陸續採收;採收充分長大的需要50~60天。畝產1500~2000千克。
6.病蟲害及其防治烏塌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軟腐病、乾燒心病等;蟲害主要有菜蛾、蚜蟲等。藥劑防治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湨氰菊酯每畝10~15毫升或50%代森銨水劑800~1000倍液,或抑太保2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