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背景
危亦林感於世之醫書浩瀚,卒有所檢,目不能周,遂將家傳五世積累的經驗方劑,按元代所定的醫學科目分類,歷經10年,於至元三年(1337年)編成是書,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
流傳版本
國內現存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寧路官醫提領陳志刻本,或有日人抄配,或為殘卷;明初書林魏家復刻本,為全帙;清《四庫全書》文淵、文津、文溯閣本,為抄本。國外有朝鮮據元刻重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作者簡介
危亦林(1277~1347),元代著名骨傷科醫家,我國古代骨傷科代表人物之一。字達齋,南豐(今江西南豐)人。自幼好學,青年時已由家傳醫業。精瘡腫、咽喉、口齒等科,曾任南豐醫學教授。
書評、序言
危氏世醫得效方序
語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醫何以貴世業也?謂其更嘗多,而險危劇易皆得之耳聞目見,較之臆決嘗試者,得失何啻倍蓰。且藥進醫手,而方傳古人,古方之行於世者何算,一證而百方具,將為所適從哉!夫病者懸命醫師,方必對脈,藥必療病,譬之抽關啟鑰,應手而決,斯善之善有矣。若中無定見,姑徐徐焉取古方歷試之,以庶幾一遇焉。雖非有心殺人,而人之死於其手者多矣。醫所以貴專門,方所以貴經驗也。南豐危亦林,先世遇古名醫董奉遠孫京,受醫術,其後世業之。且遍參諸科,至亦林五葉,而學益備技益工,所全活者益眾。乃取平昔所用古方,驗而無失者,並與其祖、父以來得之師授者,類萃成書,仿《聖濟總錄》以十三科編次,名曰《世醫得效方》,將鋟梓以廣其傳。余觀世之人,得一方輒靳靳焉莫肯示人,往往以《肘後》、《千金》為解。今危氏以五世所得之秘,一旦盡以公諸人,其過人遠矣。昔許叔微未達時,人勸以樹陰德,許念貧而樹德惟醫為可,乃攻醫以活人,其後訖致顯宦,造物之報施如此。然余以為以身種者有限,以書種者無窮。今危氏能公其術於人,使家有其書,即人無夭死,其所種者不亦多乎。陰德之報,在其身,在其子孫,余知其必有過於許氏者矣。
後至元四年八月承事郎同知永新州事王充耘與耕書
世醫得效方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自《難經》、《湯液》、《靈樞》、《傷寒論》等篇出,而後之醫師著述者,殆數百家。蓋發縱指示,俾對病而知證,因證而得藥,其用心亦仁矣哉!仆幼而好學,弱冠而業醫,重念先世授受之難。由鼻祖自撫而遷於南豐。高祖雲仙,遊學東京,遇董奉廿五世孫京,授以大方脈,還家而醫道日行。伯祖子美,復傳婦人、正骨、金鏃等科。大父碧崖,得小方科於周氏。伯熙載進學眼科及療瘵疾。至仆,再參究瘡腫、咽喉口齒等科,及儲積古方,並近代名醫諸方。由高祖至仆,凡五世矣。隨試隨效。然而方書浩若滄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乃於天曆初元,以十三科名目,依按古方,參之家傳,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編次甫成,為十有九卷,名曰《世醫得效方》。首論脈病證治,次由大方脈雜醫科以發端,至於瘡腫科而終編。分門析類,一開卷間,綱舉而目張,由博以見約。固非敢求異於昔人,直不過欲便於觀覽雲耳。欽惟國朝念群黎之疾苦,惠民有局,設教有學,於醫尤切。然自愧山林鄙陋,見聞不博,妄意纂集,舛謬惟多。尤欲當道縉紳醫師,進而教之,訂其訛,補其偏,俾繡諸梓,則庶幾廣聖皇好生之仁於無窮,豈不韙歟!
仍至元三年丁丑七月既望嘉禾後學達齋危亦林拜手謹書
建寧路官醫提領陳志序
達齋危先生《世醫得效方》,蓋以先世秘傳及至於今,凡治療所經驗者,仿《聖濟總錄》十三科之目,類而編之,計十二帙,進之本道官醫提舉司。上之太醫院,得加稱賞,付所屬俾刊而傳焉。先生家世江西之南豐,授本州醫學教授,故用心亦勤矣。歲在壬午,先生過予書林,因得北面師之,且以全帙見授。嗟乎!千方易得,一效難求。觀乎此方,則知先生家得其傳,世守其學,用無不驗,疾無不愈,以得效名方,迨猶影響之於形聲也。活人陰德,其有涯哉!予又安敢私有,故命工繡梓,以廣其傳。庶乎先生惠濟之心,得以見於當世,嘉與民生,同躋壽域,不亦宜乎?
至正三年歲在癸未仲夏建寧路官醫提領陳志頓首謹書
江西官醫提舉司牒太醫院書
皇帝聖旨里江西等處官醫提舉司至元三年十月初二日,據南豐州醫學教授司狀申準本學學正甘宗羅關該,切見本州前官醫副提領危亦林,儒學淵源,醫書博覽,家居豐郡,世稱良醫。自天曆元年充本州醫學學錄,轉充官醫副提領。以昕夕之餘,考之古方,參以家傳,集成一書,名曰《世醫得效方》。以太醫院官降一十三科名目,編排有序,方藥至明,實為希有。似此可見其活人之心甚至,理宜言舉,今其繡梓廣行,庶傳永久,以濟生民。然此關請備申之司參訂,可否施行。準此。施行間,又準南豐州前官醫副提領危亦林關該,幼讀儒書,長習醫業。由鼻祖自撫州遷於南豐。高祖雲仙,遊學東京,遇董奉二十五世孫京名威輩,授以大方脈科,還家醫道日行。伯祖子美,進傳臨江劉三點建昌路新城縣五路陳姓婦人科,杭州田馬騎正骨金鏃科。大父碧崖,復傳黎川大磜周氏小方科。伯熙再傳福建汀州路程光明眼科,南城縣周后游治瘵疾,至亦林復進傳本州斤竹江東山瘡腫科,臨川范叔清咽喉齒科。及儲積古方,並近代名醫諸方,由高祖至亦林,凡五世矣,隨試隨效。茲不敢負先代傳授之難,亦不敢自秘所學,遂於天曆元年為首以奉到太醫院所頒一十三科名目,除祝由科不曾習學外,依按古方,參之家傳,十年刻苦,編次成書,名曰《世醫得效方》。始自大方脈雜醫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兼婦人雜病科、眼科、口齒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鏃科、瘡腫科,針灸略附各科,外附編孫真人養生書,通一十二帙。自愧山林鄙陋,見聞不博,舛謬惟多,敢求校正間,又蒙本州醫學甘學正關保舉行令繡梓,以廣其傳。為此,今將編到《世醫得效方》分列各科諸方綱目,治證詳細,方藥明白,裝成一十二帙完備,見在煩為申解上司,委官參考。如可觀採,乞賜行下與亦林刊行,少盡活人濟世之心,允符國朝一視同仁之美。關請以上施行。準此。照得官醫副提領危亦林,性行純謹,醫儒兼通。所編《世醫得效方》,委依太醫院官行一十三科,綱目至明,方藥可用。如蒙委官校勘,發付本官刊行,實為便益。據此今將本官編到《世醫得效方》一十二帙,隨此申解前去,保結申乞照詳施行。得此。照得南豐州醫學教授司申解本州前官醫副提領危亦林編到《世醫得效方》一十二帙,未經校正,關委本司官余提舉不妨司事以上校正明白,保結關報,以憑施行去後。今準余提舉關該前事,除將發到南豐州官醫副提領危亦林所編《世醫得效方》一十二帙,各科治證方藥,再三披閱,詳復考校。的見危亦林廣覽醫經,深明脈理,藥君臣佐使之辨,方按今古南北之宜,議論詳明,證治精審,委有活人之念,宜為當世之需。仍慮當職見或差謬,未明至理,如蒙申解太醫院,重行委官參考訂正,發付刊行,庶傳永久。上可裨於聖化,下有濟於斯民。然此,今將校正過危亦林所編《世醫得效方》一十二帙,隨此發回,保結關請照驗施行。準此。卑司看詳南豐州官醫副提領危亦林,學有淵源,出自家庭之訓,術精藥石,見諸方冊之明。志已願於活人,書宜刊以濟世。代慮本司官余提舉參考未詳,校對罔備。或以己見,恐多差殊,宜依本官所言,申解上司,再行委官三復校正。如可觀採,鋟梓以傳,上明國朝好生之德,下優醫士編集之勞。為此,今將本司官余提舉,已校正南豐州前官醫副提領危亦林《世醫得效方》一十二帙,隨此申解前去,合行保結申覆,伏乞照詳乞賜明降伏下,以憑遵奉施行,須至申者。
右申太醫院至元三年十一月 日抄白申行
章節目錄
卷第一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二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三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四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五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六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七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八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九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十 大方脈雜醫科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卷第十二 小方科
卷第十三 風科
卷第十四 產科兼婦人雜病科
卷第十五 產科兼婦人雜病科
卷第十六 眼科
卷第十七 口齒兼咽喉科
卷第十八 正骨兼金鏃科
卷第十九 瘡腫科
卷第二十 孫真人養生書
內容簡介
《世醫得效方》仿宋代《聖濟總錄》以十三科編次。卷一至十為大方脈雜醫科,分集脈、集病、集證、集治說等醫論和傷風、傷暑、傷濕、中寒等病症,計子目91項。卷十一至十二為小方脈科,列活幼論、初生、噤風、臍風等子目71項。卷十三為風科,列論雜風狀、中風惡證、中風要說及虛證、熱證、癘風、瘓風等子目10項。卷十四至十五為產科兼婦人雜病科,列濟陰論、護胎、保產等子目33項。卷十六為眼科,列五輪八廓、七十二證方等子目12項。卷十七為口齒兼咽喉科,列口病、唇病、舌病、齒病等子目6項。卷十八為正骨兼金鏃科,列正骨金瘡脈候、通治、內損、打仆傷損等子目29項。卷十九為瘡腫科,列五發形圖、秘傳十方、乳癰、心癰等子目24項。有關針灸內容,散見於各科。又卷九治癰疽的秘傳10方,均為危氏家傳秘方。卷十八正骨兼金鏃科所介紹治療手術及經驗方劑,如整復骨折脫臼創用麻醉,及採用懸吊復位以治療脊柱骨折,皆屬骨傷科學的突出貢獻。
影響評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所載古方至多,皆可以資考據”。其中骨傷科的內容,更為豐富,總結了松原之前的成就,有些內容如骨折整復,脫臼用的麻醉法、採用懸吊復位以治脊柱骨折等,都有較高的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