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定位為心理學科普讀物,選取心理學百年發展歷史上最為著名、為眾人所公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和套用、影響進行介紹。內容淺顯易懂,文字活潑生動,形式圖文並茂,不僅對心理學大師皮亞傑的理論進行與社會生活相聯繫的解釋,而且對其理論在實踐生活中的套用進行生動活潑的描述,最後還將對大師的理論和套用進行細緻的評說。

內容簡介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特色是生動活潑,圖文並茂地詮釋心理學百年經典和大師理論。

圖書目錄

第一章貢獻卓著的皮亞傑
第二章博學多才的皮亞傑
一、聰慧博學的皮亞傑
二、筆耕不息、成果卓著的皮亞傑
第三章皮亞傑的傑出理論
一、思想起源
(一)發生認識論的認識論起源
(二)結構主義起源
(三)系統論與控制論起源
(四)皮亞傑理論的生物學起源
(五)皮亞傑理論的數學和邏輯學起源
(六)皮亞傑理論的心理學起源
二、臨床談話法
三、重要概念與觀點
(一)圖式
(二)同化
(三)順應
(四)平衡
(五)自我中心化、觀點採擇、去自我中心化
(六)平衡模式
四、認知發生論
(一)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二)認知發展的階段論
五、道德發展階段論
(一)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的研究方法
(二)兒童道德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皮亞傑關於兒童道德發展理論
六、雙重建構論
(一)結構主義
(二)結構及其特徵
(三)多種形式的建構主義
(四)皮亞傑理論中的結構主義與建構主義
(五)皮亞傑的個體認知建構主義
第四章皮亞傑理論的套用
一、發生認知論對教育理論的貢獻
(一)確認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與普遍性
(二)確認兒童心智成長的內發性與主動性
(三)確認兒童認知發展階段成長速度不
二、發生認知論在教育實踐中的套用
(一)皮亞傑理論的直接套用
(二)皮亞傑理論中的一般法則在教育實踐中的套用
三、兒童道德發展理論對德育教育的啟示
(一)皮亞傑道德發展理論的教育意義
(二)德育教育特點與方法
四、雙重建構論的教育意義
第五章激發人們多重思考的皮亞傑
一、皮亞傑的傑出貢獻
二、發生認知論的爭議所在
三、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的評價
(一)貢獻
(二)局限與不足

序言

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同時也離不開心理學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貢獻,以及他們在心理學領域作出的傑出成就。2002年,美國心理學雜誌《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依據心理學者在心理學領域的貢獻,評選出前99位心理學家。《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叢書就是從這99個人中選擇出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講述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歷、理論思考,以及取得的成就。希望通過叢書的介紹,讀者對心理學有進一步的認識,對心理學研究有更深入的思考。
心理學的發展是時代精神和心理學家結合的產物。每一位心理學家都是在總結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現推動心理學的發展與進步的。具體來說,時代的進步為心理學提供了社會歷史條件,而心理學家利用這些條件完成了心理學史上的重大變革。“心理學有很長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19世紀中葉以後,哲學已經為心理學積累了豐富的理論概念;生理學領域的成就為心理學提供了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心理物理學的發現為心理學準備了科學的發展模式和方向。最終,馮特的心理學實驗室的建立,才把心理學從哲學的娘胎里催生出來,使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在肯定時代精神的同時,我們無法抹煞心理學家在心理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心理學家的成長曆程可以作為心理學後繼者的參照,這些人為什麼會從事心理學研究?他們是如何為之堅定不移、辛勤付出的?讀者或許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第一,心理學家對心理學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巴甫洛夫是一位“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的心理學家。他在從消化系統的生理研究轉向神經系統的心理研究時,曾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他的決心。經過長達30多年艱苦卓絕的研究探索,巴甫洛夫終於建立了完整的條件反射學說。這種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是值得心理學後繼者學習和借鑑的。
第二,心理學家對信念的堅守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他生前就遭人非議,而他死後仍難逃詬病。即使這樣,也不能否定精神分析理論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詮釋了人類心理和行為的功勞。如果沒有弗洛伊德對“力比多”的堅定信念,就可能不會出現心理學的“第二勢力”。心理學研究者首先是作為社會人而存在的,一個時代的文化思潮、價值觀和科學哲學觀都會影響到心理學研究者的熱情和研究取向,甚至決定著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論原則的形成。所以,今天看來,心理學發展史上任何一個理論流派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價值。當然,這些心理學思潮的形成都離不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研究信念的堅守。
第三,心理學家對實證研究和理論思維的態度是心理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一門學科的進步,既需要科學的實驗求證,也離不開嚴謹的理論思維。心理學也是這樣,構造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心理學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學實驗是為證實心理學理論而存在的。例如,格式塔心理學的似動和頓悟實驗。但是,當前的心理學實驗是在尋找和發現問題。研究者試圖把心理學理論建立在大量的心理學實驗結論之上,或者說把心理學實驗作為發現心理學理論的唯一有效的途徑。通過這種途徑建立起來的心理學理論更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代心理學再沒出現像詹姆斯、馬斯洛、科勒這樣的心理學大家,也沒有出現如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這樣的心理學理論,這與當代心理學重視實驗求證,偏廢理論思維不無關係。叢書在介紹這些心理學家的章節中列出了“理論背景”板塊,一方面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學理論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出理論思考在心理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叢書每本書介紹一位心理學家。編者制定了詳細的編寫原則和體例要求。叢書作者大多直接從事有關某一心理學流派、或某一位心理學家的理論研究工作。他們在準確把握這些思想理論的前提下,多方面收集材料,力爭使內容生動活潑,可讀性強。誠然,叢書編者和作者的觀點難免會有偏頗、不當之處,還請讀者指正。
葉浩生
2012年8月22日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