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且末遺址位於且末縣城西南約5─6公里處,距庫爾勒市直線距離 550公里,地處東經85°25',北緯37°80',海拔1273米,1957年國家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並確立為且末古城即在該遺址內。
基本簡介
且末遺址地表無植被,已沙化,呈雅丹地貌,在東西約長1公里,南北寬約200米的範圍內,地表散布著大量的陶片及鐵塊,煉鐵渣等,採集到數件磨盤石殘塊、玻璃片、料珠,在遺址中心已成風蝕地表,尚殘存數間房屋及其他建築遺址。
且末古城離札滾魯克墓地較近,僅隔一片已沙化土約400米的距離,扎滾魯克墓地是且末古城人古墓地。墓地範圍之大,是迄今為止在塔里木盆地東南,車爾臣河流域發現的最大的古墓群。20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等人曾來調查,並有資料介紹。1983年、1985年和1989年國家組織學者在此進行了搶救性的整理工作。
墓葬為無槨無棺的豎穴土壙墓,墓室簡陋,隨葬品貧乏,葬式有多人二次叢葬,單人仰身曲肢葬,墓口棚蓋蘆葦、蒲草、樹枝、皮毛、木頭等。墓壁礫石裸露,邊緣清晰可見。隨葬品有食物、木勺、木梳、牛角杯、毛氈、氈線、印花毛布、氈帽、腰帶、馬鞭、驢皮等。1983年墓葬中出土4具乾屍,2具基本完整,2 具殘缺,出土器物和墓地採集器物60件,根據碳—14檢測,墓葬年代為公元前1000年左右,對於研究且末古代的居民種屬、族別、社會形態、經濟狀況、宗教信仰及生活習俗等方面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物證。
史書記載
且末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漢書里》為“沮末國”,《三國志》寫作“且志”,隋代為“且末郡”,唐代為播仙鎮,(車爾臣河為“走馬川”)。《大唐西域記》稱“折摩馱那古國”,“折摩馱那”是原音,譯名其意有兩種:一為部落名稱,據史書載:“堯舜時期,江淮荊州一帶的三苗部落,被堯擊敗遷到甘肅河西走廊與敦煌的三危山一帶。與當地的民族融合為羌人的祖先。其中的折摩馱那部落受其他部落的侵襲被迫而遷,定居車爾臣河流域,“折摩馱那古國”(且末國)因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折摩馱那是部落首領的名稱,車爾臣才是部落的名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黃文弼、蘇北海持後一種說法。且末由此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中外遊人的巨大興趣。
清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且末稱卡牆,民國3年改為且末二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論土地面積(14.025 萬平方公里),僅次於若羌縣,為中國第二大縣,相當於1個半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