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焦慮

不讀書焦慮

不讀書焦慮,網路新詞,指的是現代人不喜歡讀書,或者經常讀不完一本書的焦慮。

基本信息

釋義

不讀書焦慮不讀書焦慮
不讀書焦慮,指的是不讀書的焦慮,也是讀不完書的焦慮。

“不讀書焦慮”的歸納確實擊中不少年輕人的內心的軟肋,不過,比它“焦”得多的“慮”既深且廣,相比而言,“沒怎么看書”未必有那么重要。

出處

來自品玩網報導,雙十節那天,“新世相說,在這個越來越難讀完一本書的時代,他們想用每天一塊錢來幫你治好這種叫做‘不讀書焦慮’的絕症”。療效還看不到,但病患們的熱情很高漲:這篇文章推送僅一個小時後,就有4000多名“絕症患者”購買了會員服務,也就是一小時銷售額達到157萬人民幣。

現象

不讀書焦慮不讀書焦慮
作為“禮義之邦”、“文明古國”的中國,在當代卻遭遇了“不讀書”的現實尷尬。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7.84本,歐美國家年人均閱讀量約為16本,北歐國家更達到年均24本。而在活動發起國英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這一數據更是高達64本。熱鬧的活動與嚴峻的現實一對比,免不了遭遇“有這工夫還不如去讀書”的情緒宣洩。

與諸多公益號召不同,讀書並非被暗藏在角落不為人知,相反,中國人一直生活在“多讀書”的規勸里。而在今天,讀書多少似乎變成了不少人的一種“姿勢”,用於向外界宣示“我是讀書的”。正如每年的世界讀書日,社交媒體常被修飾過的“親切讀書照”刷屏,讀書成了文化格調的彰顯,變成了“炫耀性消費”。做出愛讀書的姿態、大張旗鼓舉辦活動,或許只是展現了一種補償性心理:正是現實情境的過於冷清,造成了姿態展示的極端熱鬧。對不讀書的過度焦慮,造成了全民號召讀書的文化景觀。

應對

讀書顯然不是公共常識,認知科學、心理學的理論也常常被有意的混搭、闡釋,得出很多偽科學。給人行動力的,只有兩件事,熱愛和DeadLine。

個人本位自然無需多言,在無窮多選擇的當代生活里,閱讀並不輕鬆,往往要誠心正意,是對自己智識的挑戰。所以此事沒有熱愛,沒有求知的火,是難以為繼的。而DeadLine是拿來應對愛偷懶的大腦。潤滑而放鬆是高貴的本能,自我整合是靈感的源泉。但松多了,就會頹,會泄氣。

應當承認讀書也是有疲勞耐性的,即使它難以被發現感受到。往往在選擇閱讀的過程中它會由於選擇過程而被忽視。但仍然是要加以注意。計畫三天的閱讀,是可行、且實際的執行意圖(ImplementationIntentions)。過長的計畫、書單是一種誘惑,常常無可無不可。而三天的計畫能直面困難,準確的和現實比照,形成一個相對準確的規劃。

除了短期的計畫,另一個事情是讀書會。安靜並且美好的閱讀是孤獨的,但交流和分享能得到絕妙的共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