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策 劃:源創圖書
出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定 價:39.80元
I S B N : 978-7-300-23471-1
名家推薦
認識冷玉斌老師多年,一切有關他的信息,都是讀書和教書的事,人世間的喧囂浮躁,擾不了玉斌老師沉靜的心。學生必須跟真正的讀書人在一起,才有可能獲得教養;一生中有幾盞燈始終亮著,良好的習慣就能延續到永久。我想,在很久很久以後,當那些學生回望童年時,仍然會看到讀書人冷玉斌老師點亮的燈。
——《致青年教師》作者、退休教師 吳 非
冷玉斌老師是純粹的讀書人,讀得多,讀得活,讀得透。讀之餘又勤於寫,他的文章厚實深遠,滿紙赤誠,讀來受益良多。
——《教書記》作者、國小教師 朱 煜
用十年光陰,冷玉斌老師寫出這本火熱的書。此書教人熱愛,也讓人冷靜;值得輕撫,更值得細讀。
——《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作者、“越讀館”創始人 郭初陽
冷玉斌老師的教書,浸潤著對孩子的溫情、對人性的尊重;他的讀書功力,來自一天天的積累,一篇篇的錘鍊。更令我欽佩的是,他的文字非常明亮,既有哲學的關照,也有生命的脈動,好看,耐思。
——《被遺忘的燭光》主編、“大地良師”互學計畫發起人 王麗琴
內容簡介
教師的專業成長,歸根到底決定於兩件事。一是實踐與反思,即“教書”,二是學習與汲取,即“讀書”。“
著眼於此,本書精選冷玉斌老師教書與讀書之文近30篇,有教育隨筆、教學反思、教材解讀、讀書札記、童書評論等,案例豐富,內容多樣;既有專注學科的思慮,也有面向教育的言說,更有落腳人生的省察,視角獨特,思考獨到。
作者記教書事,述讀書味,冷眼熱心,筆端常帶溫情與善意。冷老師 “教”“讀”相長,極具借鑑價值。
本書適合中國小教師培訓與閱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優秀讀本,也適合教育管理者閱讀。
作者簡介
冷玉斌,國小語文教學專家,“國培計畫”北京大學國小語文課程開發及教學指導專家。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參與編寫《新經典·日日誦》《我的母語課》《新語文讀本》等。
目 錄
序 一天天讀書,一天天教書
上篇 教書
第一輯 教育行走
新生小寒
豬小妹的芭蕾課
教育,可能性的藝術
找到一條合適的路
細說“兒童新聞”
漫步雲端
獻出更多教育的善意
第二輯 語文光亮
追尋有智慧的閱讀
聆聽文本內部的聲音——《孫中山破陋習》教學三題
從“好教不好教”看教材選文標準兼及其他
卻向教材覓“兒童”
做媽媽是一件很複雜的事——《蘑菇該獎給誰》四題
《小鷹學飛》三題
“一起尋找聖誕老人”教學賞析
下篇 讀書
第一輯 經典味道
和洛克一起,緩緩前行
癸巳伏日讀書小札
新春做伴好讀書
在書中小站片刻
學習善良
當我們談論雷夫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經歷“具體的閱讀過程”
第二輯 童書綠蔭
最好的時光
一寸一寸好人生
向著夢想那方
底層的珍珠
他的啟蒙,你的童年
把世界帶給孩子
後 記
序
一天天讀書,一天天教書
冷玉斌是我的好友。他憨厚而低調,於是他很容易被人遺忘。
可就是這樣一位不起眼的小伙子,竟是教育部“國培計畫”北京大學國小語文課程開發及教學指導專家。
如果你讀了他參與編寫的《救救孩子:國小語文教材批判》,你就不得不為他對教材的深邃理解而折服;如果你瀏覽了他主編的《家庭學校》,你就不得不為他的教育視野而喝彩。他還主持了“‘親近母語’兒童哲學課程研究”課題,擔任《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的國小語文培訓學科顧問……
獻出更多教育的善意
一直以來,冷玉斌都在江蘇省興化市的一個小鎮生活、教書。
他目睹了村小被撤併、學生長期留守且身心成長受阻等令人痛心的景象。看著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常常不自覺地感到難過。當一些孩子窮得還在為一本五毛錢的本子哭泣時,他感到,所有的教育都難有成果。
於是,畏縮、自卑、短視隨之而起。
冷玉斌也不例外,他也無望、無助過,也焦慮、憂傷、慌張過。
可是,鄉村何辜?於是他選擇了閱讀,他堅信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力量和自信,也堅信能夠在閱讀中構築一個心中的廣袤世界。
他讀到王小妮《上課記》序言中的一段話:“在今天,一個自認的好人總不能什麼也不做,總不能繼續束手待亡。哪怕多數人都在側目觀望,認為我做的這些全無意義,渺小微弱,甚至是飛蛾撲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勞的,也要讓這徒勞發生。”這時,他忽然明白,在鄉村,在這個時代,他所做的、所說的,即使是徒勞的,但在發生的那一刻,依然有它深遠的意義。於是,他說,“總得有人去擦星星”,“即使你不見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對星星而言,這種被愛的溫暖,還是可貴的”。
是的,的確可貴。因為有了閱讀,他挺住了。閱讀,尤其是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使他安定了下來,讓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悟出了“理想的教育無非是師與生都成長為真正的人”這個道理。
其實,冷玉斌所做的,無非是些瑣事。
比如,因為自己喜歡讀書,他便也希望學生能通過閱讀拓展眼界,增長見識,讓他們向著明亮那方發展。他開過童書講堂,每周一次;也曾設法下載好的兒童影片,在班上和學生一起欣賞。從2004年開始,他在自己班上開始了兒童文學作品的介紹與導讀。最初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大聲讀給孩子們聽。讀書過程中,學生們一陣歡笑接著一陣歡笑。在大聲讀之外,他還嘗試進行師生共讀,然後圍繞一本書展開討論並撰寫筆記,製作個人讀書卡和讀書小報。他在教室牆上貼上了一張大白紙,紙上寫有全班同學的名字,每個名字後面是一節火車頭。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匯報之後就可以在自己的火車頭後添上一節小車廂。今天他還記得,一位姓許的學生在一個學期內,火車頭後面的小車廂從無到有,達到了近40節。
“那是最好的閱讀時光。”每當回憶起這些時,他就興高采烈。
這些做法,他始終在堅持,故尤令人欽佩。雖然是小事工程,但積細流成江海,積跬步達萬里,數年下來,對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一直堅持與學生進行“人”的交往,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冷玉斌認為,教育須更偏重於生活、精神和靈魂。因而,他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孩子的朋友與嚮導。與學生一起聊聊天,談談心,開故事會,一起到學校草坪上享受陽光,享受閱讀,這些事情多么美好!在一本書里,一名學生說他的國文老師“只是靜靜地看著我,讀我的文章,並在適當的時刻讓我知道,他正在看著”。冷玉斌說,他要的就是這種生活狀態。
“我還是相信,生活並非命運,我可以學特蕾莎修女,懷著一顆偉大的心,做細小的事情,用自己的愛和關懷,給鄉村更多教育的善意。”在《獻出更多教育的善意》一文中,冷玉斌如是說。這大約就是他作為一個教師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個讀書人的良知。
閱讀意味著發現聯繫
冷玉斌痴迷讀書,“有時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讀,有時逢著喜歡的就拿來讀”。當然,他也有特別專注的,比如對兒童文學,他就特別感興趣,並有意識地收集書籍,現在,手頭已經收集了兒童文學書2000多冊;對圖畫書,他更加著迷。
總有人會問:“你平時這么忙,如何能看這么多書?”冷玉斌說他讀書的速度很快,而且也不見得把書一頁頁翻完,因為很多時候,他是隨著問題讀的。
當一個人以讀書為生活時,有時會陷入孤苦之中。
在一篇談讀書的文章中,他這樣寫道:“夜是靜的,我與書之間,只存在一種微微的溫涼之意,執卷在手,仿佛握住全部的自己……我一向認為,想要堅持長時段的個人化閱讀,一定得保持必要的孤獨,假期喧囂,尤需如此。”
相信天下大多數讀書人,都會將這種孤獨當作一種私有的幸福。可是,在一次談話中,我還是不合時宜地問了他一句:“你想靠讀書來改變教育,是不是一廂情願?”
冷玉斌無奈地笑笑:“從沒這么想過。”
冷玉斌不亦樂乎地走在教師閱讀的路上,因為讀書給了他豐富的精神養分,而且這種養分不光滋養著他,也滋養著他身邊的人。一天天教書,一天天讀書,孩子經由這樣的陪伴,也許便有了一個遠大前程。所以說,教師的閱讀,看似沒有即刻的功利,實則卻是一種對未來長久負責的體現。一位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最珍貴的服務之一,就是將他們從一本書帶往另一本書。所以,許多時候,閱讀的力量甚於教書。
不僅如此,冷玉斌的愛讀書,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周圍的老師。早在2006年,他就和同事組織了“遠流”讀書會,舉辦沙龍和專題講演,以閱讀影響了很多青年教師。
當時,大家一起讀教育、教學類的書,如各種教育經典;讀文史類的書,如葉嘉瑩和朱光潛的著作。當然,兒童文學是重點,像《窗邊的小豆豆》《夏洛的網》等,幾乎人手一冊,他們希望藉此觸摸孩子的心靈。
“共讀”產生了令人愉悅的效果。冷玉斌說,他最開心的事就是發現推薦的某本書恰好與某位老師“尺碼相同”。
在寧靜中閱讀、思考
不少朋友都勸冷玉斌“趕快出來”,他若有所思地說:“自己的確在考慮這個問題。”然而幾年過去了,他依舊在小鎮上自得其樂。
不是說他沒有向外的心思。自受邀成為《家庭學校》的主編以來,他不負眾望,“今天我們如何讀經”“兒童與網路”“兒童與哲學”“兒童的藝術教育”等幾個專題觀點獨到,讓讀者耳目一新;他在各處做的報告、撰寫的文字,也發人深省。但他說:“我一直都過得很安樂,不想與家人分開,最主要的是,雖然這個地方條件差,但可以擁有研究與思考的自由,可以比較安心地讀些書、想些問題。”
原來,相對落後的小鎮,在冷玉斌看來,卻是寧靜而自由的寶地。當然,更重要的,或許是因為那裡有著他所放心不下的孩子。這便是他的視野和境界。“心有多大,地有多寬。”我問他:“如果給你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你會做什麼?”冷玉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開一間書店;一家三口常常旅行。”
王小慶
2017年5月
書 摘
新 生 小 寒
朋友的孩子小寒聰明伶俐,活潑討喜。幾個月前剛入學,學習中趣事多多,朋友常常講得眉飛色舞。最近又聽了幾個,一笑過後,再三咀嚼,卻愈加感覺不是滋味。
“還有一個是留給老師的!”
單元測驗里有道題目,一個班17個小朋友,每人分一個蘋果,應選哪個盤子裡的。下面畫著四個盤子,上面各一條算式:9+7、10+8、9+8、7+8。很明顯,答案是“9+8”,17個蘋果。可小傢伙偏偏選了“10+8”——扣掉6分。發試卷時數學老師把他喊上去,一頓批評:“這么簡單還做錯?”
回到家,朋友一看試卷——94分,挺好,找到做錯的題,惱了,這題目有什麼難的?問小寒:“17個人,每人分1個蘋果,要幾個?”“17個。”“10+8等於幾?”“18。”“那你怎么選它?”“還有一個是留給老師的!”小寒一臉委屈。
朋友愕然,好半天才問:“你告訴老師了嗎?”
“老師批評我,我來不及說。”
真沒想到,錯誤的背後竟蘊藏著這樣一顆純潔、天真的童心!“還有一個是留給老師的!”說得多好,在這樣小小的選擇面前,小寒沒有忘了留一份愛給老師,錯得多有人情味!
可惜的是,老師沒能領受到孩子的心意,並且給了孩子“公正”的評判:扣6分加一頓批評。我想,老師將6分扣掉無可厚非,畢竟按照答案,這是“錯誤”的,但一頓不由分說的批評卻令人遺憾。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錯誤。小寒在試卷上用一個蘋果悄悄表達了對老師的尊敬與關心,這是一個孩子對老師很自然的愛。在我們眼中,8、9、10隻是空洞的數字,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蘋果。當所有同學都有了蘋果,他大方地“錯”了一個給老師,這就是童心。對這樣的“錯誤”即便是加分又何妨?不僅是因為把一個蘋果“送”給了老師,更重要的是對他童心的褒揚。
小寒當然委屈,扣掉分也就罷了,“送”了個蘋果給老師還遭到一頓批評,而且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他在選擇的時候肯定沒有考慮太多,只是“多一個給老師”,單純、無私。而在老師眼中,這多出的一個蘋果並不簡單,班上的總分少了6分,優秀人數少了一個,平均分少了……卻不曾想到,在錯誤背後還藏著一個美麗的世界。
教學不是教孩子對與錯的二分法,而是如何啟動孩子思維的過程。只要孩子的解釋有趣,即表示他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了,答對答錯也就不再那般重要了,不是嗎?面對錯誤,我們是不是要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呢?不然,我們失去的只怕不僅僅是一個蘋果了吧?
“這個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說”
小寒頭腦靈活,嘴巴也快,不管上什麼課,發言都很積極。有時老師一個問題提出來,其他同學還沒來得及反應,他就喊出來了。老師不樂意了,小寒一開口,立刻遭到斥責:“插嘴!”一來二去,小寒學乖了。老師再提出問題時,他不插嘴了,就在位置上坐著,但嘴裡在小聲念叨:“這個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說。”
後來老師向家長告狀,說小寒上課不聽講,老師提問時不思考、不回答,還淨說廢話。朋友回家一問,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聽了這事,起初我樂壞了,小傢伙真鬼,“這個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說”。瞧那份不屑,酷!但很快就樂不起來了,只想起一句話:“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從最初的積極回答,甚至不請自答,到最後的“這個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說”。小寒的積極性、學習熱情一點點被敲打、被磨平,這真的很可悲,也很可怕。
新課程倡導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在寬鬆、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是合情合理的,它不是亂,而是活。毫無疑問,很少有學生是為了破壞課堂秩序、影響他人學習而插嘴;相反,他們往往聽課專心,思維活躍,參與意識、求知慾望強烈。然而,在以教師為主宰的課堂上,他們輕則被老師提醒、阻止,重則被罰。久而久之,他們不再是滿臉靈氣,而是正襟危坐;不再主動思考,而只是被動接受;不再大膽質疑,而是全盤吸收。結果,課堂紀律是好了,但活潑的思維消失了,熱鬧的氣氛沒有了,甚至出現了如小寒這樣的學生——“這個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說”。老師沒有喚醒學生,反而打壓學生,這樣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其實,對待課堂上的插嘴,教師套用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在心理上接納,因勢利導,不能扼殺學生學習的興趣、智慧的萌芽和創造的火花。
行文至此,又記起鄭淵潔寫的《馴兔記》,結局是這樣的:皮皮魯變得沉默寡言了,他不敢張嘴說話,他不能說出自己的主見,因為他已經是兔子了。難道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還在做著“馴兔”的工作嗎?
“我讀過了,我也會背了”
那天早晨,朋友送鑰匙給小寒,走進校園時,老師們剛下早操。朋友和老師一起走進教室——好啊,後牆那兒站了三個,當中那個正是小寒!
小組長跑過來向老師報告:“您做操的時候小寒他們不讀書,在玩。”
果然,其他學生都在專心地預習課文,朋友氣呼呼地走過去:“別人都讀,你呢?”
大概是被抓了個正著,小寒縮著腦袋怯怯地說:“我讀過了。”
老師劈頭一句:“讀了有什麼用,要會背!”
“我也會背了。”聲音大了些。
朋友抓過他的書:“背給我聽。”
小寒高聲背出三篇課文,一字不差。
朋友看了看老師,老師喊了起來:“要有感情!”
好一個“要有感情”!我真懷疑這位老師是不是在和小寒賭氣。明明是超額完成了任務,卻沒有得到絲毫讚揚。看得出,當小寒高聲背出課文時心裡很驕傲,別人沒做到的他都做到了。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小寒產生了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後又付諸行動,最終獲得了學習成果,這是多么生動的例子呀!然而,老師似乎成了個討賬的債主,窮追猛打,利滾利,翻幾番,先是“讀書”,然後“背書”,最後是“要有感情”。這一個個任務變成了一道道門檻,讓小寒望而卻步,此時背出課文卻什麼都不算。只因為,有了成果之後“他在玩”,這使小寒所有的成績都被忽視了,非但沒能成為學習能手,反而成了看牆“勇士”。
姑且不說玩是孩子的權利,小寒之所以玩恰恰是出於他有了成果後的喜悅與自得,對學習的興趣、熱愛,可以漸漸在其中生成、長大。老師卻看不到這一點,他只發現小寒在開小差,因為他要的是權威的教師、規矩的學生,不容許有一點點的活躍與生動。小寒真是無辜,他哪裡懂得這是老師的“成人中心論”,就是要比你高一籌!如果再有幾次不講理的追問,小寒就可能會習慣接受一個任務,完成它,然後再重複完成……長此以往,個性與創新必定蕩然無存。曾讀過一則報導,說中國的“奧數”選手獲得金牌後,會愣愣地站著,連慶祝都不會,原因大概正在於此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對小寒這樣接受能力強、學習速度快的孩子,我們怎能吝惜一抹微笑、一聲讚嘆、一點鼓勵、一片愛心?
這幾天,小寒的身影不斷在我眼前浮現,他小小的遭遇真切折射出課改中教師的不足。究其根源,就是思想的缺失、民主意識的缺失。有意無意間,我們已習慣將對錯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習慣於師道尊嚴、高高在上,習慣於老實、聽話的就是好孩子……努力突破這些陳規陋俗,仍然是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我想,這一是要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質,二是要培養民主的性格,樂於分享、善於溝通、服膺真理、勇於承擔的性格。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上。什麼時候,課堂上真正洋溢著思想的空氣,充盈著民主的陽光,我想,那樣的教室里才真正擁有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