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生病的222個健康智慧》作者曾為多家報刊及電視台撰寫科普保健文章500餘篇,文章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深受廣大讀者歡迎。《不生病的222個健康智慧》從這些文章中精選出222篇,並按照一定規律分類編排,使之條理更清晰,可讀性更強。編輯推薦
《不生病的222個健康智慧》本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科學思想,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在飲食細節、生活習慣、四季養生要點、實用健康竅門、家庭用藥常識等方面詳細地講述了保健之道,用科學的理論將疾病拒之門外,讓健康的智慧伴生命同行。
作者簡介
莊乾竹,女,中醫學博士,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信息管理部副主任。主編有《中醫百病百方叢書——糖尿病分冊》、《中國醫藥文化遺產考論》等著作,副主編的著作有《中華醫藥文明史集論》、《常見疑難病名方驗方集莘叢書——肺癌》、《華佗研究集成》等.參編著作有《中醫養生學》、《糖尿病中西醫綜合治療》,《常見疑難病名方驗方集萃叢書——慢性胃炎》等。先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3項、國家級科研課題3項。
在《生命時報》、《健康時報》、《中老年保健》、《醫藥與保健》、《飲食科學》等報刊雜誌上發表醫學科普文稿近500篇,為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某欄目撰寫醫學科普文稿30餘篇。
白英秀,女,醫學碩士,主任醫師,現任職於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際體檢醫院.主管中醫調理。擅長內科常見疾病的中西醫結合預防與治療。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吃對了疾病繞道走,吃錯了疾病找上門
一、五穀雜糧
粥油,可以和參湯媲美
要降膽固醇,燕麥效驚人
脫髮與主食攝入不足有關
頭髮稀疏,多吃糙米
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
元宵好吃莫貪食
牛奶黑米粥,益氣養血
每日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
綠豆防暑又解毒
紅豆利水又消腫
栗子補腎,每天5~10枚
常吃芝麻醬,皮膚更健康
二、菜豆水果
經常感冒,少食香菜
臘八蒜,可殺菌防感冒
有眼病,別吃蒜
防輻射,多吃些松蘑
節日餐桌上,別少了菌類食物
水芹保肝,旱芹降壓
海帶與紫菜,各有千秋
荸薺好吃莫生食
黑木耳切勿趁鮮食用
過食苦瓜減肥,不可取
西紅柿生吃補維生素C,熟吃價更高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生薑最好早上吃
豆芽,升華了豆類的營養
八種食物,讓血管保持年輕
金橘防感冒,每天5枚就夠
老人便秘,少吃生冷水果
桑椹,紫紅者最佳
蘋果生吃通便,熟吃止瀉
西瓜皮,更解暑
經常上火,少吃桃
常吃柑橘能抗癌
根據職業,選擇水果
三、魚禽肉蛋及其他
吃羊肉最好別吃西瓜
吃烤肉,就點涼茶
豬血比豬肉更利於老年人健康
兔肉美容,怕冷別吃
蔥姜炒蟹,體寒的人也能吃
用腦過度,常吃松子
鮮桃仁,不宜直接食用
燕窩,一次5克就夠
“多吃辣可長壽”的說法不太靠譜
早喝鹽水,晚喝蜂蜜
菊花茶,並非人人都能喝
獻血後這樣補最有效
節後飲食,注意呵護胃腸
晚餐不當可“惹禍”
常吃甜食者,易受眼疾的青睞
素食,最好按照體質吃
男人亂吃,小心不育
第二章 好習慣是健康的銀行,壞習慣是健康的刑場
一、生活方式
衣領過高過緊,不利健康
常戴帽子,別忘了按摩頭皮
束腰太緊,痔瘡腰病盯上您
別讓內衣“緊”出病來
老年人,內褲穿著有講究
鞋子,應該換著穿
選擇鞋墊,最好因人而異
襪口太緊,健康流失
睡覺時,請給身體“鬆綁”
臥床太久,有礙健康
枕頭,還是圓柱形的好
選枕頭,要看芯
熬夜時吸菸,危害更大
打牌、下棋,別坐的太久
打電話時,別用脖子夾著話筒
上班路上,別總戴著耳機
背包外出,這樣最省力
藥皂,不能當作消毒品
水果,別“吃”到臉上
想打噴嚏時,別忍著
冰櫃里,常備幾個冰袋
洗涼水澡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
二、飲食習慣
茶葉渣,嚼嚼咽了不科學
生薑入菜,別去皮
烹製海參,別加醋
香椿,用沸水焯後再吃
炒豆芽時,放點醋
食用芹菜,切勿棄葉不食
吃螃蟹,別喝茶
吃完棗,別急著吐核
吃柑橘,別丟絡
每天喝多少水,需因人而異
這些喝水習慣,必須改一改
飲料,最好喝熱的
軟硬兼食,牙齒健康
吸菸喝酒後,最好喝點梨汁
這些解酒方法,最好別用
吃撐了,別到處溜達
空腹或飽餐後,有些事情做不得
周末,和這些飲食習慣說再見
第三章 春夏秋冬四季輪迴,衣食住行“與時俱進”
一、春安
冬春換季時,我們該吃點什麼
初春時節,兩層薄被更保暖
當心春風“吹”出口角炎
春天,多吃點山藥
春食韭菜,可提高免疫力
早春宜保暖,衣服宜漸減
春來野菜香,各取所需有側重
春天當心“桃花”上臉
春天,要警惕痼疾復發
春食菠菜好處多
春天裡散步好處多
春天放風箏,祛病又健身
春季外出遊玩,注意呵護腿腳
春季野外踏青,嚴防萊姆病
科學養生防春困
……
第四章 健康生活,一點就通
第五章 用好家庭小藥箱,小病速愈大病速康
……
圖書文摘
第一章 吃對了疾病繞道走,吃錯了疾病找上門
一、五穀雜糧
粥油,可以和參湯媲美
我們在熬粥時,待到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黏稠物,形如油膏,用勺子輕輕撇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米油”,俗稱粥油,通常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大米和小米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浮在上面的米油中的營養最為豐富,乃米粥湯之精華,其滋補力最強,不亞於滋補藥人參、熟地黃。
據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米油“味甘性平,能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利小便、通淋漓”、“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醫學家王孟英所著的《隨息居飲食譜》中不僅認為“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而且對米油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米油可代參湯”,他還說,古代醫家在救治身體極度虛弱的患者時,常用參湯來大補元氣,然而一些窮人家無錢買參,便用米油來代替參湯服用,效果也非常不錯。由此可知,米油還與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
中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的說法,意思是說老年人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因此,老年人若常食米油,可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產婦、慢性胃腸炎等各種慢性病患者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元氣不足,宜常食米油來補益元氣、增長力氣,以促進身體的早日康復。
食用時一般可單取米油空腹食用。中醫認為食鹽味鹹,入腎經,服用米油時若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藥”入腎經的作用,以增強米油補腎益精的功效。據《紫林單方》記載,將米油取出後,加入少許食鹽,空腹服用可以治療“男子精清不育”,可見米油還具有壯陽的作用,適合陽痿、遺精、早泄等性功能障礙及男子不育、遺精、遺尿、小便淋漓不盡等中醫辨證屬於腎陽虛者服用。此外,嬰幼兒在開始添加輔食時,米油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由此可見,我們在喝粥的同時應養成吃粥油的習慣,它不但是一味信手易得的補益良藥,而且還可治療多種疾病,千萬不要棄之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