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

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就是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現症狀。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並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的特點是受累下肢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和複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並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病變常累及彈性及大中等肌性動脈,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因常有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其原因仍未明確,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症,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2.基礎疾病

(1)高血壓:高壓血流長期衝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使脂質易在動脈壁沉積,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3)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脂肪代謝會出現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稱做脂蛋白)會產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

3.其他

吸菸、缺少運動、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壓力過大等原因也會加重或導致下肢動脈硬化而致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

臨床表現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表現與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的程度有關,早期可能無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下肢發涼、麻木脹痛、下肢容易疲勞、間歇性跛行,休息後可緩解,而且容易發生足癬。休息時也發生疼痛則是下肢嚴重缺血的表現,常伴有肢端麻木,足背動脈搏動消失等。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後期可出現靜息痛、皮膚溫度明顯降低、發紺、紫暗、趾端潰瘍等、肢體晝夜疼痛、無法行走等症狀。晚期還可發生肢端潰瘍和壞疽。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症狀的有無、輕重受病變進展的速度、側支循環的多寡、個體的耐受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

檢查

1.踝/肱指數

踝部動脈收縮壓與肱動脈收縮壓之比,稱為踝/肱指數(ABI),正常人ABI為0.9-1.3;間歇性跛行者ABI多在0.35-0.9之間,而靜息痛患者的ABI常低於0.4-0.5。

2.節段動脈壓測定

利用都卜勒儀測量髂、股、膕、脛動脈不同節段壓力和波形,並分別與肱動脈壓比較,以確定閉塞性病變的部位。

3.彩色都卜勒超聲顯像檢查

通過超聲顯像和都卜勒血流測定可以直接觀察到動脈狹窄或閉塞病變的程度及範圍,是一種較準確的無創檢查方法。

4.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MRA可以提供類似血管造影的周圍血管解剖形態,但有假陽性,不能取代動脈造影。

5.動脈造影

是診斷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金標準,在了解動脈病變的同時,還要了解遠端動脈流出道情況,這對決定下肢血管重建手術很有意義。

治療

1.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

(1)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低鹽低脂飲食、減少熱量攝入、保持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情愉快等。

(2)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如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控制,減輕及預防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和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的進展。

2.經皮球囊血管成形術(PTA)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球囊成形術是血管疾病治療上的重大進展,目前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擴張血管的主要機理在於氣囊擴張分離狹窄硬化的內膜,同時破壞中膜平滑肌層和膠原纖維.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斷裂,中膜伸展,因而球囊血管擴張術是一種機械擴張導致血管重塑的治療方法。

3.血管內支架

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可導致血管夾層撕裂和彈性回縮,而支架植入通過擠壓斑塊和壓迫管壁,克服了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的兩個主要缺陷,是一種新的腔內治療手段。下肢動脈硬化性狹窄血管內支架根據是否需要球囊擴張而分為二大類:球囊擴張支架和自膨脹支架。

4.血管腔內硬化斑塊旋切術(PAC)

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轉裝置將粥樣斑塊研磨成極細小的微粒,被粉碎的粥樣斑塊碎屑及微粒可被網狀內皮系統吞噬,不致引起遠端血管堵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動脈粥樣斑塊旋切術理論上能在切除血管壁鈣化硬斑同時不損傷血管壁。

預後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出現動脈的閉塞,形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肢體由於缺血,會表現為發涼、發麻、疼痛,後期還有可能出現壞死,導致截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預防

主要針對病因預防,如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並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吃動平衡、戒菸、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同時要注意體檢,以及時發現下肢動脈硬化及狹窄程度,以便早期治療,改善長期生活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