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上與下相對,脘同管。位居心蔽骨下3寸,適當胃的上口賁門處,主治胃疾,因名上脘。
治法
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理論基礎
出處
《素問·氣穴論》:“上紀者,胃脘也。”王冰註:“謂中脘也。”
《難經》稱“太倉”;
《針灸甲乙經》作“中脘”。
穴名
釋名
脘,或作“管”,指胃腑。穴近胃脘之中故名。又稱“胃脘”,義同。一名“太倉”,意指胃主受納水谷。
穴義
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中脘。中,指本穴相對於上脘、下脘二穴而為中也。脘,空腔也。中脘名意指任有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繼續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脘。中管、中碗名意與中脘同,碗通脘。2)上紀。上,上部也。紀,綱紀之意。上紀名意指本穴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為先聚集後下行,本穴如有對胸腹體表氣血抓總提綱的作用,故名上紀。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氣血直接作用於胃腑。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性溫,與胃經氣血同性,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故名胃脘。胃管名意與胃脘同,管通脘。
4)大倉。大,與小相對,大也。倉,倉庫也。大倉名意指本穴為地部經水匯聚的大倉庫。理同中脘名解。太倉名意與大倉同。
5)三管。三,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它不光來自於任脈上部經脈的冷降之水,還有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水液,故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穴位
【解剖】同水分穴。
穴性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任脈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
【治法】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5寸處。
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下緣及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7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操作
直刺1~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等。
配伍
配內關、公孫,寬胸和胃,治療賁門痙攣;
配內關、手三里、足三里,理氣通絡,治療急性胃痛;
配豐隆、風池、申脈、照海、後溪化痰降濁、調和陰陽,治癲癇;
配中脘,理氣和胃寧心,治療九種心痛。
相關論述
2.《綱目》“卒心痛不可忍,刺上脘8分,先補後瀉。”
3.《百症賦》:“發狂奔走,上脘同起於神門。”
臨床治療
辯證
【主治】胃痛,嘔吐,吞酸,呃逆,腹脹,泄瀉,黃疸,癲狂。
【配穴舉例】配天樞治霍亂吐瀉(《針灸大成》八配足三里治黃疸四肢無力(《玉龍經》);配氣海治便血、嘔血、腕腹脹滿(《腧穴學》);配內關、足三里治胃痛、嘔吐(《針灸學》)。
配天樞,有和胃降逆,化濕去穢的作用,主治霍亂吐瀉。
配氣海,有益氣攝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嘔血,脘腹脹痛。
配足三里,有調和胃氣,升提脾氣,去濕化濁的作用,主治胃痛,泄瀉,黃疸,四肢無力。
配胃俞,屬俞募配穴法,有調中和胃,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脹滿,食欲不振,嘔吐呃逆。
治療
文獻摘要
《大成》: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聚英》:素注,針一寸二分,灸七壯……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
《圖翼》:孕婦不可灸。
《循經》: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