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盤花鼓

上盤花鼓

1956年,上盤劇團演出的花鼓戲參加寧波專區會演,獲一等獎。 1956年,“上盤花鼓”在縣文藝會演中,獲一等獎,並參加省的會演。 “花鼓”重見天日,上盤的三人花鼓,又在縣文藝會演中獲獎。

上盤花鼓

概述

花鼓源於安徽鳳陽,相傳明代傳入我市沿海上盤一帶,藝人受鳳陽花鼓影響,以江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創作了《寄生草》、《和尚採花》、《相思深》、《小妹送郎情》等10餘種曲調。沿海民間每逢喜慶、請老爺、趕廟會時,花鼓隊隨巡遊隊伍邊游邊表演。表演場地不限,屋檐下,曬場上,戲台口,大路邊都可進行。

上盤花鼓上盤花鼓

表演者有花鼓公、花鼓婆(舊時男扮女裝)二人。花鼓公戴紅纓帽,身著小褂,左右手各持小鑼和鑼扦;花鼓婆額上包頭紗,身穿大紅大襟衣,大腳口綠褲,腳穿平底圓口鞋,一隻花鼓斜背腰間,手持圓鼓和鼓箸,邊唱邊舞邊擊鼓,動作風趣活潑,詼諧幽默。原先花鼓不伴奏,後來受當地習俗影響,逐漸配置了二胡、笛子、木魚、三弦、琵琶、鼓板、碰鐘等民間樂器。並輔以伴唱、幫唱和領唱,使花鼓形成沿海一帶獨特的表演藝術。從舞蹈動作看,花鼓婆以流水式的小碎步為主,表現出女性的陰柔之美,並不時穿插一些翻腕、聳肩等細膩動作。花鼓公動作較則大方,下蹲跳步,蹦跳躍翻,以體現男性的陽剛之美。男女的調情動作,主要以擊肩、聳肩、縮肩、搶腰、坐腰等組合而成,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
1956年,上盤劇團演出的花鼓戲參加寧波專區會演,獲一等獎。1990年載入《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一書。2007年6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上盤花鼓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傳承人有王呂員、張彩招(女)等人。

簡介

上盤花鼓,是流傳在臨海一帶民間喜聞樂見的舞蹈。明末清初安徽“鳳陽花鼓”通過賣唱乞討者傳入臨海沿海區域,在流變的過程中《上盤花鼓》又融入了當地的鄉風民情,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格。上盤花鼓每逢節慶、廟會隨巡遊隊伍邊行邊唱邊舞。基本形式為花鼓婆於花鼓公兩人邊唱邊擊鼓邊對唱邊舞,並互串角色,動作風趣活潑,表情詼諧幽默,舞蹈動律滲入了地方戲曲架子功於武術因素;曲調以江南民間小調為基礎,並輔以伴唱、幫唱和領唱的獨特形式。傳統節目有《寄生草》、《和尚下山》、《想思深》、《小妹送情郎》等十餘個。[1]

起源

上盤“花鼓”又稱“花鼓戲”“打花鼓”是上盤及其附近鄉鎮流傳廣泛的民間文化的精華,它的起源與歷史存在著不同的傳說。
1、第一種說法是上盤花鼓,是上盤漁民獨創的一種自娛自樂的傳統藝術,跟鳳陽花鼓的曲調等不太一樣,據老人們的記憶,上盤花鼓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2、第二種說法認為上盤花鼓源於安徽的“鳳陽花鼓”受鳳陽花鼓戲的影響,將其原傳統只唱不舞的坐唱花鼓戲,改變為以江南民間小調為基礎的邊唱邊舞有地方特色的老鼓戲。
第二種起源於“鳳陽花鼓”也有在著兩個不同的傳說:一個據傳在明未清初,安徽鳳陽一帶由於旱、澇、蟲災害年年不斷,當地民謠中曾說:“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因此,田園荒蕪。每年秋後大批農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四處逃荒。成眾結隊身背花鼓的災民,到江浙一帶、手打花鼓、口唱小曲,以此賣藝謀生、一邊表演花鼓、一邊乞求資助,上盤當地的演唱藝人在鳳陽花鼓傳入當地時,對這種外來的歌舞形式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藝人們吸收和改造了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結合當地民眾娛樂的需要,將原先的小調坐唱改為通過音樂和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在表現手法和舞蹈動律上與鳳陽花鼓既有共同性,又有當地民眾喜歡的原來個性,與原來流傳的小調演唱形式截然不同,形成了現在的“上盤花鼓”。使花鼓長期在上盤等地生根流傳,並形成富有上盤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品種之一,為廣大民眾喜看愛聽。
另一個起源於“鳳陽花鼓”的傳說是:在清朝同治和光緒年間,安徽大旱,鳳陽一帶的游荒花鼓班到江浙臨海沿海一帶演唱,其中有一家庭班,遭到瘟疫,父母雙亡,姐妹兩人,妹妹又病到,沒辦法姐姐插草標賣身,條件是幫助妹妹治病,舍施兩具棺材,讓妹妹將父母遣體帶回家安葬,在家鄉頂門招媚。漂亮的姐姐就嫁給那個好心人,做牛做馬都無所畏。結果當時上盤漁民為姐姐孝心感動,資助銀兩,幫其全家回到鳳陽。姐姐為感恩,孤身一人跋涉千里到上盤嫁給好心人的兒子做妾,生了兩女二男。為感謝這一帶的好心漁民,姐姐親自教練兩個女兒,每逢日節到寺廟演唱酬神。為了適應本地風俗,結合本地小鼓小調,開創了大鼓作表,小鼓作舞的特殊表演形式。
還有流傳的第三種說法是:上盤有個破落子弟,參加黃岩亂彈,因唱腔不美不能走紅,回家後因生活困難,剛好碰到安徽有唱鳳陽花鼓,班次不大、人數很少。於是打定主意,拉來一個在戲班不走運的琴師,兩人將一對兒女妝扮起來,結合秧歌與鳳陽花鼓形式,獨創了上盤花鼓。女子長辮扎蝴蝶結,紅衣綠褲花鞋,稱花鼓婆。[2]

歷史興哀

1949年解放初期,上盤業餘劇團以“花鼓”的文藝形式,配合清匪反霸、土改、抗美援朝,三大改造的政治運動,開展宣傳活動,受到黨和政府的讚揚。
1956年,“上盤花鼓”在縣文藝會演中,獲一等獎,並參加省的會演。(代表臨海縣去杭州參加浙江省民間藝術觀摩演出,獲得極高的評價,連著謝了三次幕,還受到省長的表揚。當時,他們佩戴著民間藝術代表的征物,在杭州表演了半個月)。
本年,參加寧波專區公演獲一等獎。
1957年,在杭州人民大會堂公演,得到觀眾的好評,演員王呂園榮獲優秀演員獎。
1959年,改由上盤劇團王呂員、張彩招、台州越居團周碧玲、朱芬玲、大田單香女等5人表演的“上盤花鼓”在省文藝處管明若、省群藝館周西等,在大田開辦的藝術學校老師的輔導下,將2人花鼓改為5人花鼓,先後參加地、省文藝會演,被活動組織者譽為東方的“芭蕾舞”。“上盤花鼓”再次各名揚杭城。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盤花鼓”隱埋民間,1978提。“花鼓”重見天日,上盤的三人花鼓,又在縣文藝會演中獲獎。
1980年,由杜橋區(當時上盤屬杜橋區管轄)文化站創編,以“小妹妹送郎參軍”為內容的花鼓,在縣文藝演出中,更為民眾所讚賞。
1986年,上盤花鼓老藝人王呂員張彩招為台州群藝館館長葉烽華陪同的省民舞編委會攝像隊在金杏燈琅銀柱表演、錄像。
1998年參加第一屆“中國江南長城節”表演已來,到目前已連續參加六屆。
1999年在臨海城關舉辦的元宵燈會上,應邀參加的上盤花鼓,博得了陣陣掌聲。
2000年,臨海市文化館和台州市群藝館分別以“上盤花鼓為基礎,排練藝術舞蹈”“花鼓情”在台州市和浙江省廣場文藝會演中獲獎。
2001年的臨海江南長城節上,5對演員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贏得了眾多的掌聲和笑聲,當晚連著演出了兩場,仍有觀眾要求加演。
2002年組織了21對花鼓表演隊伍,參加第三屆臨海江南長城節的大型民間踩街活動。輕快的音樂、整齊的步伐,恢弘的氣勢,引起絡大媒體的關注。使上盤花鼓達到了藝術的頂峰。
2005年參加台州市首屆藝術節並獲優秀獎。
2006年參加台州市首屆農民文化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
2006年6月上盤鎮花鼓被浙江省文化廳授予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第三批)
2007年2月列入台州市第一批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參考資料:

1. 上盤花鼓
http://tzyc.tzinfo.net/fyxm.asp?Sid=40
2. 上盤花鼓的起源
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7492
3. 上盤花鼓的歷史興哀
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70KDC41&xpos=2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