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才培養方面,國際交流學院依託我校電力與自動化工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兩個學院的師資和專業優勢,把培養具有電工電子、計算機、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自主創新意識和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技術人才作為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學院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努力:(1)基礎階段課程設定中對一些內容重疊、陳舊的課程進行了刪減,高年級階段突出專業主幹課程的學習,為畢業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奠定紮實的理論基礎。(2)強化外語。大力加強



學院簡介
國際交流學院成立於2005年,負責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具體運作和教學管理工作。學院與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和赫特福德大學合作辦學,列入國家統招計畫,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學院有教職工12人,設有3個專業,累計培養本科生達千餘人。經過幾年的發展,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辦學特色逐漸形成,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院依託我校電力與自動化工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兩個學院的師資和專業優勢,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培養具有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套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意識和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此,學院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在增強辦學特色和提高辦學質量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1.引進優質教育資源。25%以上的專業課程由合作辦學英方學校派專家參與完成,部分課程採用國外原版教材,實施雙語教學。
2.調整課程設定。(1)對基礎階段課程中一些內容重疊、陳舊的課程進行了刪減,高年級階段突出專業主幹課程的學習,為畢業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奠定紮實的理論基礎。(2)強化外語。基礎階段英語課程設定參照英語專業,設有“大學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國文化”課程,全英語授課。
3.為增強學生培養特色搭建多種平台。(1)搭建培養國際化視野和關注學科前沿意識的平台,為高年級學生舉辦“現代能源與電力發展趨勢”系列講座,聘請校內外專家學者作學科前沿專題報告;(2)搭建開闊視野、體驗多元文化的平台,成功組織學生參加赴英夏令營,免費指導赴英留學學生辦理簽證;(3)搭建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平台,學院建立了市、校、學院三級學生課題的申報、實施與管理制度;(4)搭建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平台,每年春季組織畢業班學生赴專業基地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增強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5)搭建增強動手實踐能力的平台,制定專門的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赴公司企業及生產一線實習,學以致用;(6)搭建培養學生愛心和社會責任意識的平台,成立了以學生獎學金捐助為資金來源的“恆愛”基金會,每年暑期赴雲南貧困山區支教,開展社會實踐;(7)搭建促學生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的平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競技比賽。
辦學六年來,國際交流學院辦學特色已初步形成,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較強的英語語言套用能力,以及國際化視野、學科前沿意識等綜合素質,大大增強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就業渠道大為拓寬。截至2011年7月,已有四屆總計650餘人順利畢業,前三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分別是:2008屆95.77%,2009屆96.75%,2010屆98.21%。13位同學考取國內名校研究生。與此同時,先後有近150位同學出國留學深造,其中85%以上2+2畢業生選擇繼續在國外攻讀碩士學位,有10多位學生博士在讀,其中數位獲得國外大學碩博連讀全額或半額獎學金。
學院領導
學院黨總支書記: 馬進明學院常務副院長: 魏永紅
辦公室主任: 叢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