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上海蔬菜產銷方針政策
第一章蔬菜商業歷史沿革
第二章蔬菜商業機構
第三章蔬菜批發商業的職能和基本建設
第四章蔬菜生產
第五章蔬菜收購調入
第六章蔬菜批發供應
第七章蔬菜零售
第八章蔬菜儲運包裝
第九章蔬菜種子
第十章蔬菜加工
第十一章豆製品、筋粉和澱粉加工
第十二章蔬菜計畫
第十三章蔬菜物價
第十四章蔬菜商業人事教育
附錄
編後記 修編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蔬菜商業歷史沿革
概述
自有商品交換以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上海蔬菜購銷的基本形式是集市貿易。
蔬菜批發商業的出現遲於集市貿易。它是在大的城鎮建立,商品經濟發展,蔬菜生產與零售需藉助於批發作為中介時才產生的。約在清道光中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上海縣城開始有代客說合交易的蔬菜地貨牙行出現。隨著上海的開埠,至道光末年(1850年),在現在的南市區大東門創辦了第一家蔬菜地貨行唐恆泰號。以後,沿黃浦江小東門一帶,蔬菜地貨行逐步發展。光緒十四年(1888年),水果地貨業已有了同業公所“時行堂”。20世紀初,在租界境內的蘇州河沿岸(今乍浦路橋到新閘橋一線),也陸續開辦了一些蔬菜地貨行。老閘橋一帶的行家,建立蔬菜地貨業同業公所“廣厚堂”。到民國3年(1914年),全市蔬菜地貨行已發展到58家。
民國26年(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華,上海淪陷。日軍為保證軍需,於民國29~30年(1940~1941年)分別在西藏路橋堍和小東門中山南路圈地,建立了偽“上海特別市中央市場”。北區為一分場,南區為二分場,強行把蔬菜地貨行遷入場內營業,由此,上海出現了兩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當時日軍實行封鎖,物資流通困難,全國各地生產的蔬菜難以進入上海出售,使郊區地貨行有了較大發展。到民國32年(1943年),市區有地貨行170餘家,郊區有70餘家。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接管了偽中央市場,改為農產市場。後又移交商人主辦,組建了上海蔬菜地貨業運銷聯營商場,北市場為一商場,南市場為二商場,各選理監事會,下設管理處。與此相適應,北南兩場分別組建了地貨業同業公會和蔬菜業同業公會。商場和公會均由行家頭面人物和一些流氓、“菜霸”操縱,直到上海解放。
上海菜場出現於19世紀中葉。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法租界洋涇浜南岸菜市街附近(今寧海東路東端一帶),有外國商人仿西歐做法搭棚辦起了上海第一家菜場――中央菜場。清同治九年(1880年)前後,在當時盆湯弄(今南京東路山西路)一帶辦起了東荒場和西荒場菜場(也有人稱為南京路菜場)。20世紀初,又出現了太和街、唐家灣和哈同路(今安義路)等木瓦和鉛皮棚結構的室內菜場,但蔬菜交易仍主要依靠集市貿易。20世紀20年代後,隨著租界畸形繁榮,當局陸續在鬧市區建造了西門(今順昌路)、愛而近路(安慶路)、松潘、三角地、四馬路(福州路)、八仙橋、西摩路(陝西北路)和大自鳴鐘(西康路)等20餘個室內菜場;還劃定地段讓攤販設攤營業,出現了寧興路(寧海東路)、巨賴達路(巨鹿路)、麥琪路(烏魯木齊中路)等一批露天菜場。到抗日戰爭爆發時,上海已有49個菜場。
日偽時期,上海近郊各地居民紛紛擁入租界避難,不少人為謀生做了攤販,菜場有了較大發展。抗戰結束,國民政府衛生局設菜場管理所,接收了租界時期建造的22個室內菜場,作為市立菜場。以後又對8個私立室內菜場進行管理,警察局還批准95個地段,設立馬路菜場,加上還有一批集市,到解放前夕,上海菜場總數已在200個左右。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逐步加強對蔬菜地貨行的管理和改造,開始由供銷合作社建立蔬菜業務機構,幫助農民推銷蔬菜,降低手續費,減輕蔬菜地貨行對菜農和攤販的中間剝削。1951年組織地貨行聯營,以後供銷社逐步掌握貨源。1954年對郊區蔬菜地貨行採取排擠的政策全部完成改造。1955年,對市區南北市場蔬菜地貨行採取先代批、後代替的政策,分兩步加以改造。1956年1月,國營上海市蔬菜公司成立,標誌著蔬菜批發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完成。
對零售菜場攤販的改造,解放初期主要由工商稅務部門加強市場物價和稅收管理,逐步把他們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1956年1月份批准全行業公私合營後,“先帶帽、後整頓”,把攤販組織成聯購分銷和聯購聯銷的合作小組,以行業組為單位,共負盈虧。1958年“大躍進”時期,又把菜場改造為全場統負盈虧的集體所有制“合作菜場”。行業內稱第一次的改造為“小合作”,第二次的改造為“大合作”。實行“大合作”標誌著綜合性零售菜場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完成。
蔬菜商業機構
概述
解放後,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逐步加強了對蔬菜產供銷的領導,建立了適應蔬菜商品流通的各級機構。
1950年1月,市郊區供銷合作總社即組建蔬菜聯合辦公室(聯辦),在近郊一些區建立蔬菜供銷站,在市區建立蔬菜營業處。9月,蔬菜聯辦撤銷,蔬菜供銷站移交給各區社,營業處移交給市供銷合作總社蔬菜管理科。1950年底,市郊社併入新組建的上海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市聯社)。1954年12月,恢復成立市郊區供銷合作社並設蔬菜供銷經理部。蔬菜供銷經理部在市區和郊區建有11個蔬菜批發站和18個分站,組織蔬菜商品流通,並加強對私營蔬菜批發商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至1955年,對郊區和市區蔬菜地貨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先後完成。1956年1月,根據國務院的規定,蔬菜交由國營商業統一經營,上海市蔬菜公司成立,下屬市區和郊區5個客菜和郊菜批發部,30個批發中心站、分站及11個加工場。1956年8月,原市油脂公司所屬醬菜行業歸市蔬菜公司管理。
1956年6月及1957年4月,市蔬菜公司與市豆制副食品公司經歷了先拆開、後又合併的過程。1957年10月,區屬17個澱粉、冬粉廠和1個乳腐廠歸口由市蔬菜公司管理。1958年9月,市蔬菜公司與市果品雜貨公司合併為市蔬菜果品公司。
1959年,市委、市府成立了市蔬菜生產供應指揮部,對蔬菜實行統購統銷。這年10月蔬菜和果品的經營再度分開,恢復市蔬菜公司單獨建制。郊區的蔬菜批發機構經歷了下放,再收上來,直到黨政關係全部劃歸市蔬菜公司的過程:1961年夏,在原上海、嘉定、寶山、川沙4個縣經理部外,還在松江、青浦、南匯新建3個經理部。1963年3月,新建的3個部撤銷。市區的南市、北市和曹家渡3個客菜經營部(原稱批發部),則經歷了集中經營後又恢復分散自主經營的變化。在零售上,1958年菜場實行“大合作”,成為全場統負盈虧的“合作菜場”,各區陸續成立國營區副食品公司,統管菜場、豆製品和醬鹹菜行業。1963年7月,區公司和所屬菜場等歸口市蔬菜公司管理(有關零售機構變化詳見第七章)。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蔬菜生產供應指揮系統一度陷入混亂,但業務經營機構尚維持運轉。1974年11月,市委批准建立市蔬菜領導小組,抓農商兩家生產供應的協調。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1977年6月成立市副食品領導小組,抓恢復蔬菜和豬禽蛋魚的生產規劃和供應。1981年5月,成立市蔬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經幾次變動,到1989年3月以後,改由市農委組建的蔬菜副食品辦公室指導蔬菜工作。
在相當一個時期內,蔬菜商業機構都是按計畫經濟的模式設定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蔬菜經營機構設定開始逐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1979年底,市蔬菜公司第一經營部(原南市經營部)開辦貿易貨棧;1980年11月,又開設上海市副食品交易市場。1983年4月起,第二第三經營部(原北市和曹家渡經營部)先後辦成了副食品交易市場,購銷業務從計畫為主轉為以市場為主。
50年代歸口市蔬菜公司的11家真澱粉廠經裁併改合後,在1985年4月建立澱粉總廠,並於1988年4月劃歸市商業二局直接領導,成立了上海澱粉公司。
1988年5月,適應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郊縣4個經營部(原稱經理部)在經營上實行“雙軌分流”的改革,各蔬菜購銷站增掛“交易市場”牌子,購銷站經營契約定購部分的蔬菜,交易市場經營放開部分的蔬菜。1989年10月,市蔬菜公司組建了類似分公司的上海副食品聯營總公司,統一管理市區3個交易市場。1990年2月市蔬菜公司又組建工業管理部管理公司所屬的加工廠。1990年11月,郊區蔬菜購銷站全部改為副食品交易市場。
到1990年底,市蔬菜公司的經營機構,有聯營總公司管理的上海市、北市和曹家渡3個市區副食品交易市場;有公司經理室直接領導的第四、五、六、七和華江(1984年6月新建)5個郊菜經營部,下屬20個副食品交易市場(原購銷站),有1個種子經營部和1個託運服務部(原運輸部);還有工業管理部領導的2個速凍食品廠(原蔬菜脫水加工廠)、3個醬菜廠及其附屬的2個聯營廠,與香港合資的蛇口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1月,上海商聯貿易發展總公司和上海澱粉公司成建制劃入市蔬菜公司後,組建上海市蔬菜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