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巴河山水靈秀,人文藪澤,隨著社會進步,優秀人物輩出,上巴河是著名哲學家熊十力的誕生地。上巴河鎮區位優越,南距黃岡市區34公里,距黃州火車讓5公里,東臨巴河與浠水縣隔河相望,距浠水縣城22公里,北鄰總路咀鎮和但店鎮,西距團風縣城20公里。
上巴河鎮是鄂東重鎮,城區基礎設施良好,水、電、路、通訊等各項設施日趨完善,投資環境優越,黃沙、鐵砂開採是國內外客商投資置業的首選佳境,建築建材是上巴河鎮支柱產業。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實收入2.3億元,全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財政收入過5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596元。
鎮情鎮況
1、土壤:土壤為石灰性沖質母質,土層渾厚,PH值為中性到鹼性。土壤中有氮、磷、鉀、硼等多種元素。
2、氣候:屬亞熱帶委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2℃。日照時數多年平均2986小時,日照率為47.2%。雨量多年值為1240毫米,在夏季梅雨時期雨量相對集中,占全年總量的4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達301.7毫米,年最多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本地最多風向為東風,其頻率33%,無霜期263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十二月初,終霜期一般出現在三月上旬末,中旬初。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
3、資源:黃砂、鐵砂資源蘊藏量大,淡水資源豐富,水量充沛,擁有水庫五座,巴河在上巴河境內全長14.8公里,東江河境內全長4.5公里,淡水養殖水面達5000畝,巴河藕3000餘畝,柑桔、板栗、石榴、銀杏等綠化經濟林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70%。
4、人口分布:上巴河鎮總人口為32378人。其中男性17026人,占52.6%,女性15352人,占47.4%,年齡結構分為三階段,0至15歲人口6044人,男性3502人,女性2542人,16至59歲人口22617人,男性11225人,女性11392人,60歲以上人口3717人,男性2299人,女性1418人。
5、交通:上巴河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318國道、106國道貫穿全鎮。集鎮處於黃上公路、柳界公路交匯處,南距黃岡市34公里,黃州火車站5公里,東臨巴河與浠水隔河相望,距浠水縣城22公里,相鄰總路咀、但店、馬曹廟、黃州區陳策樓三個集鎮。西距團風縣城20公里。
6、供水:上巴河鎮城區有日供水能力在1000T以上的自來水廠一座,供水人口達5000餘人。
7、供電:鎮區新建“三五”變電站一座,為從事各業生產提供充足的電力能源供應。
8、通訊:鎮區建有移動、聯動發射塔2個,移動和聯通電話全境貫通,GSM工程已向全鎮提供優質的移動和寬頻業務。
人文風采
歷史傳說上巴河自清代至民國時期,巴河上下,運載貨物的竹排帆船常在此地停靠,因之逐漸形成了集鎮,解放前,鎮區水運暢通。解放後,巴河河床不斷升高,航道游離,水運終止。
名人名事
熊十力(1885—1968),名繼智,、定中、升恆,號子真,中年之後更名十力。晚年自號漆園老人。上巴河鎮熊坳張家灣人,熊對清朝的腐敗政治不滿,立志改革社會,積極投身民主革命,新中國誕生後,曾被選為全國政協二、三、四屆政協委員,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陳毅以及徐特立、林伯渠、郭沫若等都很關心他,與他談論學術。熊十力先後撰有 《原儒》 、 《體用議》 、 《明心篇》 等哲學著作,這些著作傳布歐亞,影響深遠,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熊十力是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
地方文化
巴河在上巴河地段有一個水潭子,故名叫馬家潭,馬家潭村民從古至今每逢端午節民間舉行劃龍船比賽,歡度佳節。
名勝古蹟
有柳公堡、保華寺、普濟寺、竹陂寺、仙人石、天山風景區等名勝古蹟。
小康建設
1、小康建設目標:到2010年末實現工農業產值過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1個億,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過3500元,村村通柏油路,組組通有線電視,戶戶通電話。
2、發展方向:建設高產穩產商品糧基地1萬畝。建設三大經濟帶:即水產經濟帶5000畝,巴河藕蓮米經濟帶5000畝,以石榴和板栗為主綠色經濟5000畝,建設三大支柱產業企業建築建材產業過億元。黃沙、鐵砂開採過億元,工業園區企業產值過億元。
熊十力
沿著長江的一條小支流巴河,上溯到團風縣上巴河鎮熊家坳村張家灣,一條簡易公路旁有個小山包,當地人稱蛇山,這裡是中國當代哲學史上的傑出人物熊十力先生葉落歸根的地方。由磚砌台階拾級而上,便是梁漱溟先生題寫碑名和碑文的熊十力夫婦合葬墓。這是1985年熊十力誕辰100周年時黃岡縣政府修建的,骨灰從他出生的張家灣移葬於此。墓地型制儉樸,台階兩側柏樹梯次挺立,鬱鬱蔥蔥。17年的風雨剝蝕,碑文已模糊不清,墓前台階苔蘚四布,“黃岡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碑牌支撐在台階一邊。
熊十力(1885—1968),上巴河鎮熊坳張家灣人。熊十力少時因家庭貧苦,曾為人放牛,跟著教私塾的父親聽講四書五經。11歲喪父,隨長兄耕讀。16歲曾在其父之友處讀過半年書,此後全靠勤奮自學和獨立思考而蔚成大家。早年參加過辛亥革命,後毅然棄政從文,“決志學術一途”。1922年曾應邀在北京大學講學。1932年,他的代表作 《新唯識論》 出版,標誌著熊十力哲學體系構建成熟。此後他輾轉四川、浙江、廣東等地講學,1950年初任北大教授。晚年定居上海,1968年去世。身後留下300餘萬字的著作。他的 《原儒》 、 《體用議》 、《明心篇》 等哲學著作,傳布歐亞,影響深遠,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1985年,湖北省政協、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在黃州舉行熊十力百年誕辰暨學術討論大會。
遠程教育
上巴河鎮是一個經濟、教育比較落後的一個鄉鎮,教育教學設施相對簡陋、陳舊,在2005年8月份,“遠程教育”工程在上巴河鎮各中國小落戶,完小安裝了模式二設備,教學點安裝了模式—設備,這極大地改善了各中國小的教學條件。“遠程教育”工程實施一個多月以來,深刻地體會到:實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關心,拓展了農村孩子的信息接觸面,為縮小城鎮的教育資源差距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硬體設施已調試、安裝完畢,但鑒於對“遠程教育”工程的陌生,加上信息教育技術普遍是農村教師的薄弱環節,為了保證“遠程教育”工程設備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發揮它的效益,在縣裝備辦領導的指導下,以下幾方面入手,努力做到“全員重視,制度健全,服務教學,重在套用。”
一、成立堅強有力的現代教育領導小組
為了使“遠程教育”工程順利實施,在模式一、二設備到位後,上巴河鎮鎮成立了現代教育領導小組,各學校也迅速的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從任課教師中選拔有電腦知識和操作技能等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
為組員的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領導小組,分別確定了負責人,管理人,使用人,並使用了縣裝備辦統一制定的管理、使用等制度,使本項工作有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搞好硬體配套工程建設
上巴河鎮先後組織派人到縣參加相關會議,按照上級領導的統一布置,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搞好專用教室,各校重新裝修打掃教室,通電,使教室能更好地防塵、隔熱、隔濕。根據模式一,二的要求,統一製作了防盜網、防盜門,統一製做標誌牌安裝在教室的合適位置。設備到達後,即組織人員拉回並開箱驗收,組織參加省、縣兩級培訓教師—起安裝調試,所有的設備均能正常運行。十力中學的計算機教室重新裝修還安了地板膠,拉了三相專線,隨時可以進行安裝調試,並投入使用。
三、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
雖然有了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和領導的重視,但是教師匱乏的信息教育技術成了影響設備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礙,對於衛星IP廣播接收、設施維護等專業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首先向廣大教師宣傳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提高教師的認識,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選派教師參加了上級組織的“遠程教育”培訓學習,為鎮級培訓打好基礎。再次,以技術組成員為主,結合教師實際,制定階段培訓計畫,組織上巴河鎮國小教師進行計算機使用基礎、衛星數據的接收使用等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以教師的自學為主,技術組成員進行跟蹤指導。通過培訓,上巴河鎮教師對設備的使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為教學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
充分認識到:“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不是簡單地添一些先進設備,擺擺樣子,歸根結底而是為了教學服務的。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要求在不影響教師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接收的資源,組織觀看優秀的教學案例,並努力套用到教學中去。另外,提倡教師工作之餘積極觀看中國教育電視台等教育欄目,對其中的適合國小教育的資源進行接收、存儲和刻錄,積累教學信息資源。在近段時間的實踐中,教師反映良好,認為“遠程教育”工程確確實實是一項利民工程,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從本質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在“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發現也有許多的問題:
一、大信息量與小利用率的矛盾
現已安裝的衛星接收系統可以接收三個教育頻道,毋庸質疑,雖只有不多的教育頻道,其中包含的有關教育的各種教育信息節目的容量卻是巨大的,可發現,這么多的信息中,真正對國小教育教學有實際意義幫助的卻不多。如果有選擇性接收一些好的教學資源是可行的,可由於農村學校,擔任技術組成員的教師工作量較大,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挑選、刻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信息量,小利用率。
二、技術力量薄弱影響設備使用
雖然在一個多月來,為了提高教師的綜合教育技術能力,使“遠程教育”設備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和組織鎮級培訓,但由於原先教師的信息技術底子薄,僅僅靠幾天的短期培訓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鎮級培訓中,更是發現許多教師對計算機基本操作都存在困難,何談衛星接收、維護等專業性較強的知識。他們可以自學,但繁忙的日常教學工作、以教學成績為主要依據的評價體系,激烈的競爭壓力已經讓教師忙於抓分數,哪裡有更多時間用來學現代教育技術。這些原因,造成了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不能解決,對設備的益處未能充分挖掘,影響了使用效果。
三、信息技術與國小教學整合矛盾突出
前面已經提到,“遠程教育”工程最終是為師生教學服務的。可是條件限制,在上巴河鎮國小,課件無用武之地,好的教學光碟不能在課堂上播放,更談不上多媒體技術的套用了。如何解決信息技術與國小教學整合的矛盾,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綜上所述,上巴河鎮在實施“遠程教育”工程的過程中,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前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以上只是上巴河鎮的一點工作簡介,非常感謝各位領導今天來上巴河鎮指導工作,堅信,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在各位領導的共同努力下,因地制宜,克服困難,抓住機遇,進一步從提高教師的參與、套用意識,加快硬體建設等方面努力,共同學習共同摸索,相信“遠程教育”工程一定會在我縣開出絢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