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艦即為原國民黨海軍的“永績”號海防炮艦,上海江南製造局建造於1911年,因辛亥革命造成進度延擱至1918年方才完工。本艦之艦身長62.52米,寬9.03米,吃水3.51米;鐵質船殼,排水量860噸;最高航速13節。“永績”艦在1938年10月21日曾被日機轟炸重傷擱淺湖北新堤後被日軍俘獲,送江南造船廠修復後在1940年5月22日交給汪精衛政權海軍改名為“海興”作為旗艦兼海軍官校練習艦用。本艦於戰後由國民黨收回,但在1949年4月23日,第二艦隊起義時的長江突圍戰中再被解放軍炮火擊毀,後又被新中國打撈起改名“延安”。“瑞金”艦原為美國海軍小型運輸艦,戰後出售予中國的國營招商局輪船公司,命名為“江通”。排水量560噸,速率10節,在被新中國華東海軍當局徵收後在船上加裝了1門陸軍用105毫米榴彈炮、2門美式76.2毫米高射炮、37毫米與25毫米各2門而成為炮艦(有時亦稱護衛艦)。於1950年4月23日於南京江面舉行的命名大會中,重新命名並隸屬新中國華東海軍第7艦隊。
但海軍保持行動隱蔽性的措施相當不力,編隊進入伏擊區域後,還連續2個白晝到南韭山東南漁場活動,特別是“延安”號,由於燒煤,冒著黑煙在漁場活動4個小時之久,嚴重地暴露了自己。在與基地、軍區通信時,也沒有執行利用舟山巡邏艇大隊或觀通站轉報的保密規定,使用明語和超短波報話機,這些都喪失了伏擊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國民黨海軍在注意到這一海域可能有我海軍中型軍艦活動後,於17日由台灣派遣2艘“太”字號護衛艦增兵大陳島,雖然我海軍先後在11時5分和45分發現了這一異常情況,但並未引起警覺,沒有改變伏擊計畫。
1954年3月18日9時45分,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前美制 USS Decker (DE-47))1艘、“永”字號掃雷艦(前美制 USS admirable 級)1艘、“江”(前美制PC一461級)字號獵潛艦1艘,自小鵝冠以東向北澤島航行。“延安”、“興國”立即起錨迎敵。10時11分和23分,距敵艦隊85鏈,兩艦相繼對敵艦射擊,命中“永”字號艦尾,該艦立即轉向遠離。其他敵艦開始進行劇烈的反炮火曲折運動。時值上午,我艦由西向東,對著太陽觀察和射擊,而且所處海區狹窄,島多水淺,沒有便於機動的出口通道,火力的發揚受到限制,也難以機動轉移,因此雖然發射了100毫米炮彈93發、76.2毫米炮彈11發,但未再命中目標。
10時43分,大陳島“太和”、“太湖”號太湖 (前美制 USS Breeman (DE-104))護衛艦和1艘150噸炮艇出援,敵眾我寡,岸上指揮部命令編隊向三門灣海面靠近,依託我海岸炮兵作戰。但因為事先未制定協同作戰的方案,而且不了解該處炮兵的陣地配置和火炮射程,無法執行。海上指揮員當即命令編隊依託島岸,向檀頭山方向撤退。11時8分,敵艦隊追近到74鏈的距離上,猛烈射擊,“延安”號用大梯次射進行還擊,第一次齊射即對敵前導艦“太平”號形成夾射,敵艦立即右轉撤離。10分鐘後,雙方距離擴大到87鏈,我編隊停止射擊,敵艦隊懾於“延安”號100毫米炮的遠射程優勢,保持在100鏈距離上遠遠尾隨,後脫離接觸。這時有敵人偵察機1架,在編隊上空盤鏇偵察約20分鐘,但我編隊主觀上認為我航空兵已經掌握海區制空權,因此未及時採取防空措施,連在海戰時臨時抽調去主炮運彈的人員都沒有調回高炮戰位。
12時6分,“延安”、“興國”撤到檀頭山西南角,國民黨空軍4架F-47型戰鬥轟炸機利用山頭,從東北隱蔽突然地向我編隊俯衝掃射和投彈。由於對空瞭望人員識別能力差,誤報是我機。指揮員也未能按“凡事先未接到通報之飛機,均應視為敵機,並以炮火擊毀之”的規定行事,既沒有下令開火,也沒有按規定下令啞射。結果,當第1架敵機投彈時,未遭我艦火力抗擊,當高射炮開火時,不但第1架敵機已經越出高炮有效射程,連第2架敵機也已經投彈後遠離。第3、4架敵機在遭到防空炮火射擊後,未能進入俯衝航路,匆忙投彈後返航。敵機共投227公斤航空炸彈8枚,無一命中;我編隊發射37毫米高射炮彈19發、25毫米高射炮彈17發,也無一命中。
華東海軍司令部在接到舟山基地要求空中掩護的電報後,機械地按照“飛機作戰半徑在60公里以內”的教條,沒有同意,直到艦艇遇襲後,經專家和參謀長紀亭榭提議,才派遣駐寧波的海軍航空兵第6團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2架(由副大隊長崔巍和中隊長姜凱駕駛)出擊。2機於14時38分起飛,以航向160度,時速600公里,高度2000米飛向戰區。14時55分在南田島上空發現高度1500米、時速330公里、航向東南的國民黨空軍F-47型戰鬥轟炸機4架,立即從尾後攻擊。交戰2分鐘,擊落敵長機和4號機。我戰鬥機勝利返回基地,“延安”、“興國”也平安抵達石浦錨地。
執行誘敵任務的6艘黃埔級護衛艇(505、508、610、612、614、615號)在預定海域分散活動,由於通信不暢,沒有接到撤出戰鬥的命令,仍在三門灣海面巡弋。11時,505、508、612、615號四艇,在南山附近海面與敵150噸炮艇1艘戰鬥1小時,敵艇撤退。之後又再次返回,這時候舟山基地401、402號艇由石浦趕來,敵艇中彈後逃走。14時20分,國民黨空軍F-47型戰鬥轟炸機4架從西南陽光方向進入,向艇隊俯衝掃射4次,投227公斤航彈6枚。我2艘護衛艇(505號、612號)被12.7毫米機槍彈擊傷,犧牲3人,5人受傷。14時45分,6艇返回基地。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 義大利派三艘軍艦駛入三門灣獅子口海面游弋 進行勘測和示威活動 義大利駐華公使馬丁諾向清政府提出"租借"三門灣 三門灣乃是著名的漁業港口 孫中山先生在其所著的《建國方略》中,定三門灣為東方第九漁業港。民國9年,政府特許三門灣為模範自治農墾區域” 為華僑回國經營實業之地 可見其隨後的經濟用途 不過義大利人的這種要求 卻在當時遭到清朝朝野一片反對 康有為也以《聞意迫索三門灣有感》為題作詩一首 表示對義大利人的憤慨 而對外軟弱的清朝竟然也迫於輿論 拒絕迫租 並命葉祖珪率艦南下 令兩江總督劉坤一 江巡撫劉澍棠備戰 意軍強行登入 以合力痛擊 義大利見有防 只得罷休
義大利人當時的失敗 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梁啓超在1901年就寫到 請更言世界。《請議報》時代世界之大事,除北京聯軍外,有最大者三端:一曰美國與菲律賓之戰,二曰英國與波亞之戰,三曰俄皇開萬國和平會。其次大者五端:一曰日本政黨內閣之兩次失敗,二曰義大利政府之更迭,三曰俄國學生之騷動,四曰美國大統領之被刺,五曰南亞美利加之亂美國之縣菲律賓也,是其伸權力於東方之第一著,而將來雄飛於二十世紀之根據地也。英國之蹙波亞也,殖民政略之結果也,其下種在數十年以前,而刈實在數十年以後。凡在英國勢力範圍之下者,不可不引為前車也。俄皇之倡和平會也,保歐洲之平和也,歐洲平和,然後可合力以逞志於歐洲以外也。
義大利政府之更迭也,為索三門灣不得也,索不得而政府遂不能安其位,意人之心未也日本政黨內閣之屢敗也,東方民政思想尚幼稚之徵驗也,非加完全之教育,養民族之公德,則文明之實未易期也。日本且然,我中國更安得不兢兢也。俄羅斯學生之騷動也,革命之先聲也。專制政體,未有能立於今世界者也,中國之君民,不可不自擇也。美國大統領之被刺與南美之爭亂也,由貧富兩級太相懸絕,而社會黨之人從而乘之也。此事將為二十世紀第一大事,而我中國人蒙其影響,將有甚重者;而現時在北美僑民,為工黨所排,在南美僑民,為亂黨所掠,猶其小焉者也。要之,二十世紀世界之大問題有三:一為處分中國之問題,二為擴張民權之問題,三為調和經濟革命(因貧富不均所起之革命,日本人譯為經濟革命。
索要三門灣當時的失敗 主要原因是義大利在當時的實力不夠 並且沒有看清外交形式 1896年的阿杜瓦戰役中 義大利軍遭到慘敗 使得當時歐洲強國看到 義大利儘管在統一後國力有所增長 但相比英國 法國 甚至德國等歐洲強國 還甚有差距 而在三門灣事件時 日本和英國都從中作梗 原因是日本在甲午戰爭勝利後 實力受損 一時無法獨自蠶食中國 而此時義大利對中國提出的要求 卻讓日本感到自身利益受到危險 在自己無法分到利益之時 便舉起保護中國領土完整的旗幟 與英國一起對義大利施加壓力 英國也不願意自己在遠東被義大利人侵犯自己的既得利益 義大利人看不到當時遠東中國已經被強國所控制 日本 俄羅斯 英國 法國等無不劃定自己的實力範圍 而義大利人缺乏外交技巧和實力做後盾 所以不能象美國那樣提出利益均沾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反而提出超出自己能力的要求 也難怪當時的英國日本對義大利人的要求表示不滿了
而當時清朝在甲午戰爭後 1895年7 政府派劉冠雄等率隊去德國接收一艘850噸的新型驅逐艦“飛鷹”號 國後,出任該艦管帶 1899年,清政府訂購英國造的兩艘4300噸主力巡洋艦“海天”、“海圻”接回後,劉冠雄被任命為“海天”艦管帶 由於海軍實力的恢復 劉冠雄主張備戰禦侮,便向葉祖珪進言,大意是:義大利軍艦萬里遠航而來,一定疲憊不堪,補給也困難,彼勞我逸,形勢對我們有利,況且 軍現有“海天”、“海圻”、“海容”等五艘新購的巡洋艦,完全有實力與意艦一戰。葉祖珪贊同劉冠雄的分析 即把這些分析作為海軍的意見上報 政府根據海軍的答覆 然拒絕了義大利的最後通牒
與此相反 英國人則非常清楚自己的戰略 甲午戰爭後 中國海軍實力大減 英國當時對中國海軍重建計畫不出以援手 則當時遠東各勢力勢必會加緊對中國的侵略 英國根本無法同各國交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英國人幫助擴充中國的軍力 則是維護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
可見 在三門灣事件中 義大利人本身的實力在不能與歐洲強國抗衡的情況 又沒有看清楚外交形勢 而遭遇到了中國政府反常的強硬對外政策後 只能將自己的領土要求取消 這樣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且不知中立國的情況貿然做出的外交通牒 只能使得自己的國家威信下降 在何去非的何博士備論中的唐論一節中 有這么一句話 據天下之勢,必有所以制天下之權。蓋權待勢而立,勢待權而固。 這裡的權 就可以理解成國家的實力和戰略規劃能力 勢則可以看成外交 義大利的外交情況本來遠好於中國 但戰略意圖超過其本身實力的情況下 則難免遭到弱方的羞辱 這一點 對於目前的中國 也是很有很積極意義的 象徵
相關詞條
-
漢普頓羅茲灣海戰
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南方艦隊的實力遠不如北方政府軍,因此在海上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然而北方聯邦政府又命令其強大的海軍封鎖南方同盟的主...
戰役背景 戰役起因 戰役過程 結局與影響 -
頭門山海戰
1951年春,為了策應美帝國主義的侵朝戰爭,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集團重新組織了其殘存在浙東的海面力量,又增調大小艦船10餘艘,對我東南沿海進行大規模騷擾。...
戰鬥起因 戰鬥經過 戰鬥尾聲 戰鬥總結 -
垃圾尾海戰
垃圾尾海戰是解放萬山群島的主戰役,是我國海軍首次海戰,也是海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光輝戰例。垃圾尾島成為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萬山群島登入點,為緬懷...
簡介 -
科孚島海戰
科孚島海戰,是指公元前664年科林斯與其屬地科里卡斯(科孚島)發生的海戰。
戰爭概述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古時海戰 -
菜花歧海戰
從1954年3月18日起至5月20日,華東海軍在浙東沿海貓頭洋進行了一場護漁戰,先後出動6艘護衛艦、10艘炮艇和1個團的航空兵。4月20日,我8 艘炮艇...
為什麼要發起護漁戰 作戰詳情 總結作戰失敗之處 -
台山列島海戰
台山列島海戰 ,戰役名稱。1955年2月,國民黨軍全部撤離大陳島後,我解放軍即派兵占領了台山列島,是中國共產黨軍隊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次海戰。。
海戰簡介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自組建後,在國共內戰與對外海戰中有所參與。國共內戰...軍區江防部隊配合陸軍打響了解放萬山群島的戰鬥。海戰歷時72天,共斃傷俘敵...沉沒。7月12日,為挽回琅機山海戰失利影響,炮艇大隊突然襲 ...
簡介 海軍編成 軍艦命名 直屬院校 海軍領導 -
中國海軍
江山島戰役:海軍取得勝利,攻下一江山島。 1958年料羅灣海戰:發生於...。 2008年12月26日,南海艦隊派出艦艇編隊赴亞丁灣打擊索馬里海盜。此為中國海軍...。 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正在亞丁灣執行打擊海盜行動的海軍護航編隊...
歷史發展 歷任領導 主要艦艇 海軍艦隊 海軍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