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介紹
調節庫容:億立方米
裝機容量:25萬千瓦
台數:5台
保證出力:11.3萬千瓦
年發電量:13.1億千瓦小時
最大水頭:52米
最小水頭:15米
設計水頭:30米
水輪型號:HL820-LJ-550
其它效益:灌溉、供水
淹沒耕地:900000畝
遷移人口:403700/人/年
壩型:重力壩
最大壩高:106米
填築:394.84/萬立方米
混凝土:20萬立方米
水泥:39萬噸
鋼材:6248噸
木材:10801立方米
總投資:9.2/億元/年份
千瓦投資:3680元
壩基岩石:閃長玢岩
建設情況:57.4開工,1973年發電,1978年竣工。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黃河幹流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段下游,河南省三門峽市和山西省平陸縣交界處。具有發電、防洪、防凌、灌溉等綜合利用效益。原設計正常蓄水位360m,電站裝機容量116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60億kw·h,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06m。工程於1957年動工興建,按正常蓄水位350m施工,相應初始總庫容354億立方米。1960年水庫蓄水,1962年第一台機組試發電。水庫蓄水後,由於泥沙淤積,庫尾河床抬高,造成上游大量農田淹沒並威脅城鎮安全。因此,試發電後不久,電站即停止運行。為減緩淤積,保持調節庫容,儘可能發揮水庫防洪、防凌、灌溉效益,於1964年至1981年間,先後兩次進行改建。第一次改建,增建2條泄洪排沙洞,改建5號至8號4台機組段為泄洪管。第二次改建,打開1號至8號8條施工導流底孔,將其改造為泄流排沙底孔,並將1號至5號機組的進水口高程降低13m,相應改建引水鋼管,以實現“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用原則。改建後,電站裝機容量降為250Mw,年發電量為10.2億kW·h,運用最高水位為340m。經多年運行後,泄流排沙底孔因長期運用,泥沙磨蝕嚴重,於1985年又對1號至8號底孔進行了二期改建,並打開和改建9號、10號施工導流底孔,以擴大樞紐泄流能力。現為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益,又恢復原6號和7號機組段,正重新安裝2台單機容量為75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使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0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達到13.17億kw·h。
水庫特性
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2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344立方米/秒。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千年一遇設什,萬年一遇校核。改建後設計洪水流量40000立方米/秒,相應庫水位329m;校核洪水流量52500立方米/秒,相應庫水位332.6m。改建後,水電站最大水頭52m,最小水頭15m,設計水頭30m。
樞紐布置
攔河壩座落在堅硬的花崗岩和閃長玢岩上,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長713m。改建後,樞紐由左岸1號和2號泄洪排沙洞、左岸非溢流壩段、溢流壩段、廠房壩段、右岸非溢流壩段、發電廠房以及220kv和110 kV屋外開關站等建築物所組成。
改建後,廠房1~5號機組段安裝5台25Mw豎軸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額定轉速100r/min。水輪機轉輪直徑6m。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電壓10.5kV,額定容量為62.5MV·A,額定功率因數0.8。6、7兩個機組段擴建安裝單機容量為75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額定水頭36m,最大水頭47.7m,最小水頭27.4m,轉輪直徑5.5m,額定轉速88.2r/min。發電機為懸式空冷型,額定電壓13.8kv,額定容量88.235Mv·A,額定功率因數0.85。110kv開關站位於廠房右側,雙母線間用混凝上結構分為兩層,每層均為典型中型布置,運行維護十分方便。220kV開關站布置在廠房下游右岸。
泄洪設施
左岸設有泄洪排沙洞2條,明流段斷面為城門洞形,寬9m,高12m。水位330m時,最大泄流量為2658立方米/秒。大壩設有深水泄水孔12孔和泄流排沙底孔10孔,斷面尺寸均為3m×8m。水位330米時,最大泄流量共9746立方米/秒。
運行情況
三門峽水電站是中國河南省電力系統中僅有的一座大型水電,對改善電力系統運行具有一定作用。除電站發電外,水庫發揮了防洪、防凌效益。1977年黃河大水,三門峽入庫洪水15400立方米/秒。經水庫攔蓄後,出庫流量僅8900立方米/秒,削減洪峰42%。凌汛期,水庫可控制下泄流量到500~200立方米/秒,最小可到150立方米/秒,可減輕下游冰凌災害。三門峽改建後庫容減小,汛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輪機過流部件磨損嚴重,機組停修時間長,損失大量電能。
設計單位
程設計原委託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進行。
改建單位
改建設計單位為天津勘測設計院。
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為水利電力部第十一工程局。
建設構想
最早提出在黃河三門峽修建攔洪水庫是在1935年。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李儀祉倡議在潼關至孟津河段選擇適當地點修建蓄洪水庫。他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同事,來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師安立森(S.Elisson )經過實地考察,發表了三門峽、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個壩址的勘查報告。然而兩年後,抗戰爆發, 在此期間,侵華日軍東亞研究所也提出了一個興建三門峽水電站的計畫。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1946年重新將三門峽水庫提上日程,聘請專家組成黃河顧問團實地考察。顧問團的4位美國專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薩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羅同(J.P.Growdon )、柯登(John S.Cotton )對於每個問題都有激烈爭論。他們提出的初步報告指出:三門峽建庫發電,對潼關以上的農田淹沒損失太大,又是以後無法彌補的。建議壩址改到三門峽以下100米處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務在防洪而非發電。
三起三落
1950年
195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水利部長傅作義率領張含英、張光斗、馮景蘭和蘇聯專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關至孟津河段,提出應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庫,壩址可選擇在三門峽或王家灘。這是對此前黃河水利委員會《治黃初步意見》在三門峽建設350米水庫,以發電、灌溉、防洪為開發目的的初步方案的肯定。然而到了1951年,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主要是從當時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技術條件來看,在黃河幹流修建大水庫,困難太大,主張從支流解決問題。於是轉向支流水庫的研究,三門峽水庫計畫被放棄。
1952年
經過黃委會的勘察研究計算,發現支流水庫控制性差,花錢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從幹流入手。同時,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力主在幹流上建設大型水電站,於是三門峽水利樞紐峰迴路轉。這年5月,黃委會主任王化雲、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副局長張鐵錚和蘇聯專家格里柯洛維奇等勘察三門峽後認為能夠建設高壩,主張把三門峽水庫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庫容攔沙。此間另一種意見則是壩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沖沙水庫,利用該處的峽谷地形沖沙,且可避免淹沒關中平原。但是,經過計算,八里胡同沖沙水庫難以實現,而三門峽水庫淹沒損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沒區的陝西省的強烈反對。從下半年起,轉而研究淹沒較少的邙山水庫方案。10月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王化雲匯報的是邙山方案。這標誌著第二次放棄了三門峽水庫計畫。
1953年
經過計算,邙山水庫仍然需投資10億元以上,移民15萬人,且沒有綜合利用效益,於是1953年2月,王化雲向毛澤東匯報了三門峽建庫方案以及整個黃河的治理方策,獲得讚許。其後,水利部批示:要迅速解決防洪問題,花錢不能超過5億元,淹沒不能超過5萬人。由於興建遠遠超出這一限制,三門峽水庫第三次被擱置。
建設思路
1954年1月,蘇聯電站部派出以列寧格勒水電設計分院(以下簡稱列院)專家為主的蘇聯專家綜合組,幫助中國制定治理和開發黃河規劃。列院副總工程師A.A.柯洛略夫。經過近兩個月的實地考察,讚賞三門峽是一個難得的好壩址,對於其淹沒損失大的問題,柯洛略夫說:“任何一個壩址……為了調節洪水所必需的庫容,都是用淹沒換來的。”
當年4月,水利部成立了黃河規劃委員會,10月,委員會完成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的編制工作,選定了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為實施黃河規劃的第一期重點工程。確定了三門峽水庫正常高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方米。
出水口處污染嚴重
決策階段
1955年,中國國家計委與建委黨組聯名將《技經報告》呈報毛澤東等41位黨中央領導人。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基本通過這一方案。7月中旬,中國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7月18日,鄧子恢副總理代表國務院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7月30日,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柯洛略夫被任命為三門峽水利樞紐設計總工程師。
爭論又起
1957年初,三門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審查會召開,有專家對前一年蘇聯列院設計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初步設計要點報告》提出了激烈的不同意見。爭議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其一是《初步設計》將水庫高程在《技經報告》階段的350米基礎上又提高到了360米,庫區淹沒農田由200萬畝增加到325萬畝,移民由58.4萬人增加到87萬人。淹沒地區大部分是關中沃野,陝西省反應強烈。其二是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和水力發電建設總局青年技術員溫善章於1956年6月,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先後向黃規會、水利部和國務院提出了低水位、少淹沒、多排沙的意見。黃萬里並建議切勿將底孔堵死,以備將來泄水排沙,其減緩淤積的作用。陝西省代表指出用遷移70~80萬人的代價換來一個壽命只有50~70年的攔沙庫,民眾很難通過。
施工完成
爭議還在繼續的時候,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工程已經正式開工。4月14的《人民日報》發表了《大家來支援三門峽啊!》社論。其間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工地視察。1960年9月三門峽首次蓄水,到1961年4月大壩主體基本竣工,19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和110千伏開關站安裝完成並投入試運行。
改建
第一次
從1960年三門峽水庫首次使用,到1962年3月,一年半以來,水庫中已經淤積泥沙15.3億噸,遠遠超出預計。潼關高程抬高了4.4米,並在渭河河口形成攔門沙,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受淹沒和浸沒,土地鹽鹼化。為此,1962年2月,水電部將原來的“蓄水攔沙”運用方式改為“滯洪排沙”,但由於泄水孔位置較高,泥沙仍有60%淤積在庫內,但潼關高程並未降低。而下泄的泥沙由於水量少,淤積到下遊河床,周恩來指出:這樣下去,“淹了關中,也救不了下游”。為此,8月20日~9月1日,水電部召開座談會,進行改建論證。
1964年12月5日~18日,周恩來親自主持召開治黃會議。最後終於達成一致,確定在左岸增建兩條泄流排沙隧洞,改建5~8號四條原發電引水鋼管為泄流排沙管道,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解決泥沙淤積的燃眉之急。在這次會議上,領導人說:“當時決定三門峽工程就急了點。頭腦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太重視另一面。”
2005年6月27日三門峽水利樞紐開閘調水調沙
第二次
第一次改建後,樞紐的泄流規模增大了一倍,緩解了水庫的嚴重淤積,但仍有20%來沙淤在庫內。潼關以上庫區和渭河仍在淤積。尤其是1967年,黃河倒灌,渭河口8.8米長的河槽全被淤塞,1968年渭河在華縣一帶決口,造成大面積淹沒,關中平原仍然受到嚴重威脅。
根據周恩來的指示,1969年6月,由河南省革委會主持,在三門峽召開了晉、陝、豫、魯四省會議。同年12月17日,水電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下發了《轉告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工程改建方案的意見》。當月,三門峽樞紐第二次改建工程開工。經過方案細節的爭論,1970年至1972年,相繼打開溢流壩1~8號原施工導流底孔;將電站1~5號發電機組的進水口底檻高程由300米下臥至287米,改為低水頭髮電。1973年至1979年5台機組相繼併網發電。
問題再起
1977年,河南省電力工業局成立了三門峽水力發電廠。1983年經水電部批准正式建立了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開始提出改革與經營的口號:“工程管理為基礎,電力生產為支柱,綜合經營大發展,企業才能邁大步。”
與此同時,管理局開始繼續實施泄流工程二期改建,相繼打開溢流壩9~10號原建的施工導流底孔,增設一門一機,門槽改建,6號、7號泄流排沙鋼管擴裝為發電機組。2000年前進一步打開11號、12號底孔,至此,12個導流底孔全部打開。改建工程至今尚未完全結束。而從1986年開始,潼關高程開始再次抬高。
存廢之爭
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渭河流域發生了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洪災。有1080萬畝農作物受災,225萬畝農作物絕收。這次洪水造成了多處決口,數十人死亡,51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但是這次渭河洪峰僅相當於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因而,陝西省方面將這次水災的原因歸結為三門峽高水位運用導致潼關水位居高不下,渭河倒灌以至於“小水釀大災”,可謂得不償失。
為此,10月份,水利部組織在鄭州召開了“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說:“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渭河變成懸河,主要責任就是三門峽水庫。”
2004年2月4日,陝西省15名人大代表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停止蓄水。3月5日,在陝西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