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巷

三家巷

《三家巷》是由歐陽山編寫,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三家巷中幾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父輩、兒女之間複雜關係,構成故事的基本線索;因而或許也可以看做是“編年史式的姻親家族敘事”。周炳二哥周榕與陳家二小姐文娣私奔上海作新婚旅行,歸來後,陳文娣的革命意志也開始動搖 。那種“革命加戀愛”的人物關係和情節類型,傳統“才子佳人”言情小說的敘述方式和語言格調,在他小說中多有泄露、正因為如此,當時的一些批評者,便會把《三家巷》、《苦鬥》的這種表現,看作是對陳舊的美學情調和氣息的不健康迷戀。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電影名:三家巷

導 演:王為一

編 劇:王為一 曾煒

上 映:1982年主 演:孫啟新 葉雅誼 黎舒蘭 李偉萍 薛白

三家巷三家巷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三家巷 (1982)

故事梗概

小說《三家巷》20世紀20年代初,廣州三家巷住著互有姻親關係的三戶人家:買辦資產階級的陳家、官僚地主的何家和手工業工人的周家。三家的青年們都懷有救國救民的抱負,立志為祖國富強獻身。省港大罷工開始後,周家幼子周炳的表妹 、鞋匠之女區桃在沙基慘案中不幸中彈犧牲。與區桃相愛的周炳痛不欲生,大病一場。後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區蘇的勸導下,他重新振作起來,並與陳家四小姐文婷一起參加了支持省港罷工的文藝演出。不久,廖仲愷遇刺的訊息傳來,陳家大少爺文雄喪失革命信心,哄騙周家三姑娘周泉與他結了婚,後又退出罷工委員會,到德昌洋行當了經理。周炳二哥周榕與陳家二小姐文娣私奔上海作新婚旅行,歸來後,陳文娣的革命意志也開始動搖 。在一次聚會上,三家巷青年發生激烈爭辯,終致徹底決裂,成為勢不兩立的仇人。周榕與文娣從此分手。只有周炳認為文婷是陳家的例外,並接受了她的愛情。四一二大屠殺開始後 ,周家三兄弟到鄉下避難。其間,文娣嫁給了何家少爺守仁。後何守仁在周炳給文婷的信封郵戳上發現了周家兄弟的藏身之地,遂予告發。周榕、周炳逃脫敵人追捕,周金卻不幸犧牲 。南昌起義後,革命形勢有所好轉。 周炳滿懷革命熱情約文婷相見。不料,此時的文婷只熱衷於建立舒適的小家庭。不久,她嫁給了財政廳官員宋以廉。殘酷的現實使周炳幡然猛醒。 他懷著對區桃的懷念和對革命的信念 ,投入了廣州起義的革命洪流。

目錄介紹

三家巷

1 長得很俊的傻孩子

2 證人

3 魯莽的學徒

4 受屈的人

5 看牛娣

6 枇杷樹下

7 美人兒

8 盟誓

9 換帖三家巷

10 姐弟倆

11 幸福的除夕

12 人日皇后

13 迷人的歲月

14 畫像

15 風暴

16 永遠的記憶

17 雨過天青

18 在混亂的日子裡

19 快樂與悲傷

20 分化

21 出征

22 敵與友

23 控告

24 破裂

25 血腥的春天

26 假玉鐲子

27 夜深沉

28 密約

29 冰冷的世界

30 迫害和反抗

31 兄弟回家

32 紅光閃閃

33 通訊員

34 巡邏隊

35 長堤阻擊戰

36 偉大與崇高

37 觀音山防禦戰

38 退卻

39 夜祭紅花岡

40 茫茫大海

苦鬥

作品評價

《三家巷》作為十七年文學中獨具風貌的一部作品,其故事發生在“五四運動後和“”大革命”時期的廣州(有關家族歷史還回敘至晚清),而《苦鬥》則寫到“大革命”失敗後廣州近郊震南村的農民和農場工人的生活。與《紅旗譜》等長篇一樣,都是有關“革命”起源、過程的描述(即作者所說的,表現“中國革命的來龍去脈”),但也有著其他小說不同的特點。他選擇了對重大的歷史事變的側面描寫的角度。“五四”運動、“五卅”慘案、省港罷工、中山艦事件、北伐戰爭等沒有成為中心情節,而只是作為背景,在小說中構成特定的時代氛圍。人物對革命鬥爭的參與,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被設定為描述的重點(周炳參加廣州起義的部分,應該說是個“例外”)。三家巷中幾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父輩、兒女之間複雜關係,構成故事的基本線索;因而或許也可以看做是“編年史式的姻親家族敘事”。周、陳、何三家分屬不同的階級(手工業工人、買辦資產階級和官僚地主),對時勢、政治有不同的立場和反應。但他們是近鄰,周陳兩家既是連襟親戚,兒女又是同學。基於人情、事理、利害等複雜糾葛的都市日常生活、家庭關係,在書中得到細緻描述。另一特點是人物創造上。能留給讀者較深印象的,不是那些作者並非不經意的革命者形象,而是周炳、陳文雄、陳文婷等有著性格複雜性的人物。

這兩個“特色”,是60年代對小說評價上的分歧點,也是小說內在結構矛盾的“根源”。側重日常生活情景和親友、戀人之間糾葛的描述,重視社會風俗和對周炳、陳文婷等的行為、感情狀態的細緻描寫,在小說的批評者看來,是以生活風俗畫沖淡了革命的氣氛,粉飾了殘酷激烈的階級鬥爭現實。即使是為這兩部小說辯護的論者,也會指出這種描述方式對反映“整個”階級鬥爭形勢和面貌帶來牽制,和作家對周炳的弱點“批判”不夠,對他與諸多女性關係的描寫“格調不高”。這裡涉及的是“革命小說”與舊“言情小說”的關係問題。從晚清到現代,“革命”與“戀愛”已經是小說的基本模式之一。50年代以後,由於“革命”的崇高和“純潔”化特徵的強化,由於現代“言情小說”受到的摒棄,作家對這一問題處理更加謹慎。歐陽山多少離開了這種嚴格的局限。那種“革命加戀愛”的人物關係和情節類型,傳統“才子佳人”言情小說的敘述方式和語言格調,在他小說中多有泄露、正因為如此,當時的一些批評者,便會把《三家巷》、《苦鬥》的這種表現,看作是對陳舊的美學情調和氣息的不健康迷戀。60年代圍繞這些小說的爭論,如果從小說類型層面觀察,提出的正是“言情小說”在當代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問題。《三家巷》的作者當然是要嚴肅地敘述,也多少明白“才子佳人”和他們的愛情,在現代革命小說中既不應占太多篇幅,也不具獨立的性質——只有作為對“革命”的或正或反的證明才能存在。但情愛的糾葛可能展示的細膩、曲折,加上中國言情小說“傳統”所提供的藝術經驗,在寫作中顯然成為更具誘惑力的因素而讓作者著迷。具體描述導致的結果,有時反而襯托所著力描寫的“革命”的乾枯和簡陋。在確立表現對象、敘述方式、語言風格上的猶豫,導致了小說(尤其是《三家巷》)結構上的內在矛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