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關羽北進襄樊何人之意”案
所謂郭沫若的“劉備陰謀論”,朱子彥的“孔明害死關羽論”都是子烏虛有。
三國志記“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假節是授權,假鉞就是專職攻伐。關羽能伐誰呢,只能北圖中原,實施隆中對的戰略策劃。至於呂蒙襲取荊州只能怪老關自己,一對盟友的語誤中傷,二對昔日盟友的防備不周全。其實徐晃來援,關羽已不支,此時退兵尚可自求救,可惜剛愎自用的後果就是戰敗被俘,其實老關不懂什麼叫“見好就收”,說不好聽的就是貪,貪一地之得失,缺少戰略遠見。孫吳要奪荊州,曹操也明白,為何曹操明白?非操料事如神,而是曹操如果處在孫權的位置也不得不為江東的安全著想,也是必奪荊州,這是地緣政治與政治博奕,可惜老關不懂,劉備的高參們也沒明白。朱子彥的“孔明害死關羽論”是建立在孔明太聰明的基礎上了,恰恰諸葛亮此時也沒明白荊州對江東的重要性,所以不可能存在害關羽的可能。
NO2“周瑜暴斃”案
回答這個問題,很有難度,結論其實很簡單,箭傷是外因,內因是周瑜操勞過度。說到這裡不得不從孫吳政權建立講起。
許多網友認識三國多是從三國志遊戲中了解的吧,看看江東,下面一大堆空白地,還有弱智的勢力,那孫策統一江東太簡單了吧。呵呵,遊戲歸遊戲,歷史歸歷史,只緣許多人對孫吳的政權的艱難太不了解。如果那么容易,孫策就不叫“小霸王”了,曹操就不會叫他“猘兒”了。猘不是獅子,而是瘋狗,絕對不能招惹的瘋狗,不然保證你絕對被咬死,換句話講曹操是絕對害怕這個孫策的,事實上孫策統一江東難度遠大於曹操統一中原,而速度之快,迅雷不及掩耳,是曹操絕對沒料到的,這才是曹操害怕的真實原因。
許多人認為孫策是回江東家鄉發展,但恰恰是錯了,孫家在江東沒有名份,其祖孫鍾是瓜農,孫堅發跡於淮泗,所倚重的是淮泗集團,所依附勢力是袁術。孫策日後重用的張昭、張宏、周瑜、朱治全是淮泗集團的中堅。對於江東豪族來說,孫氏家族是外來入侵的,如《三國志·蜀書·許靖傳》許靖寄寓會稽,“依王朗,又避袁術之難,遠走交州,輾轉至蜀”。他致書曹操,說在會稽時“正禮(劉瑤)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覆,景興(王朗)失據”。直呼策兵為術兵。而在孫策進兵江東之前,袁術令孫策攻滅了廬江,時值太守為吳郡大族陸家的陸康,這使孫家與陸家結下了新仇(袁術的政治手腕其實不差,讓孫策斷了這個強援)。而會稽大族周氏家族與孫家更是仇深似海。周氏家族有三人,周昕、周昴、周隅。周昴在孫堅攻洛陽時襲孫堅老巢豫州,其間射殺了救孫堅的公孫越。而周昕與周隅攻孫堅於魯陽,後敗於孫賁、吳景,吳景攻周昕于丹陽、孫賁攻周昂於陰陵,兩家絕對水火不容。可以說孫策到江東是環敵四顧,哪能象曹操那樣數敗還有反水的機會!而孫策用兵快速迅猛,而與民秋毫不犯,結果百姓景從,勢力得到鞏固。但是東漢是士族的社會,江東士族的敵視,使孫氏政權艱難生存,之間免不了殺戮。所以有“孫策誅戮英豪”論,其實孫策只誤殺高岱。其他是咎由自取,如“時有烏程鄒他、錢銅及前合浦太守嘉興王晟等,各聚眾萬餘,或數千,引兵撲討,皆攻破之。”聚眾興師,任何一個強權人物都會討伐。而那個許貢完全該殺,他絕對是政治投機份子,早先在周隅敗時,為爭太守位便殺了他,後敗於孫策,孫策不殺,但他非但不感恩,卻寫信讓曹操調孫策入京,無異於借曹操之手殺孫策,目的是稱霸吳地。在這種環境中,孫策遇刺大家都會預測到了吧,郭嘉也不稀奇了吧,他只不過比較了解江東局勢罷了。(孫策只對敵對士族殺戮,但與民不犯,故近現代史家均稱其為英雄,三國史上唯一君主式的英雄。)
而作為孫策最信任的周瑜,可見負擔多重,一旦翻船,連求救的機會都沒。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孫權懷柔政策的成功(可見說孫權只是守成之主的人多么的幼稚啊),但他的懷柔政策成功全建在孫氏集團軍事威信基礎上的。而赤壁之後,北方曹操的敵對,無形中再多一個勁敵,作為一軍統帥壓力有多重,故周瑜不被箭傷,也不可能長命百歲。
NO3“曹操繼承人”問題
魚豢在《魏略》里所說:“依照曹彰的猜測,曹操想改立曹植為太子,以曹植繼位為王?”這就是答案。那是曹彰的猜測。人之將死,都有見親人最後一面的欲望。曹操立曹丕,是多年才下的決心,其間還殺了曹植的老師楊修,如何會在一夜間改變?而正是這個原因,曹植才受到曹丕的懷疑,才有那成名的七步詩。
NO4“張飛無頭”案
“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之,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順流而下就是答案,誰會注意一條小船,兩個漁夫?
NO5 “荀彧憂死”案
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得病而死,或者操勞過度。五十歲不小了。有空食盒一說,但我不認為是真的,歸隱也可何必自殺?
NO6關羽斬顏良案
關羽不是獨自一個人衝進陣中殺顏良的。“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關羽與張合帶著人馬突襲成功,關羽饒幸望見麾蓋下的主將,衝過去殺了顏良措手不及。
NO7“陳宮陪同曹操殺呂伯奢全家”案
就是《三國演義》記載,殺呂伯奢全家是實,但陳宮不在場。陳宮、張邈離開曹操的原因不是這個,而是曹操殺邊讓、桓邵,他實在看不下去了,才離開曹操。原因再簡單不過了,“曹操又是一個報復心極強的人”,呵呵,這當然是易中天品的。
NO8劉禪智商案
劉禪智商和大家沒什麼兩樣,這個我只能說,能臣諸葛亮都不能興蜀滅魏,那常人如何呢?無非是一句“其間樂、不思蜀”,讓迂腐的儒生們劉禪少智商,其實錯在他們,少智商是這些儒生們,劉禪不說這個,明天就被司馬昭取了腦袋,只能說後主沒骨氣。
NO9魏延造反案
魏延沒造反,而儒生們認為低智商的後主都不信,那他們如何信了,只能說明他們沒智商。魏延那是氣話,被楊儀這個小人爬住了把柄,是蜀漢時期的文字獄?打住,是不是文字獄古已有之?呵呵。
如果魏延造反,不要太容易,人在漢中,住前一挪就是魏境,帶什麼家屬啊?魏有的是美女高官,魏帝還不舉駕來迎?多大的官啊!
NO10趙雲年齡
千古之迷,在下無法回答,請對三國有研究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