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通商大臣

三口通商大臣

三口通商大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設立的專管北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務的臨時差使。

簡介

清末官職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為了辦理通商和外交事務,在天津新設三口通商事務大臣,管理北方所有洋務,海防各事宜,三口指天津、牛莊(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臺)。為專職由崇厚任職。1870年改為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兼任。
全稱辦理牛莊(後改營口)、天津、登州(後改煙臺)三口通商事務大臣。

詳細情況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設立的專管北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務的臨時差使。1861年(鹹豐十年十二月)初設定,不加“欽差”,只頒發關防。遇有要事準會同直隸、山東、奉天的各級官員商辦,與總理衙門無直接隸屬關係,但職掌相近,來往頻繁,有咨商定議的權力,總理衙門也可代為上奏。設定10年,由崇厚專任。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發生,崇厚赴法謝罪,成林署理數月,後由直隸總督李鴻章兼任,改稱“北洋通商大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