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出處】《詩·王風·采葛》
【原作】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今譯】我倆一天不見面,好象隔著三年那樣長久。
賞析
《采葛》寫主人公對友人的思念。這兩句是用比喻方法構成的誇張句。“三秋”,這是指三個季度。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用這種誇張之詞形容他對友人的殷切思念,實是情至之語。同時本體“一日”,喻體“三秋”,高下相形,對比鮮明,也有力地增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本詩運用了回復的章法,就更加強了這情思的感染力。成語“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詩。
近義語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日三秋
此詞中的"三"表示"多"的意思,古代還有很多"三"表示"多"的意思的成語
如 "三番兩次" "三思而行"
典故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註疏說:“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設言三春、三夏,其義亦同,作者取其韻耳。”“葛”是藤科類植物,根可食入藥,莖有纖維,莖葉均作牧草。“蕭、艾”都是香味的蒿類植物。孔穎達認為,這是周桓王時,政事不和,朝臣多為讒人所諂,所以人們都十分懼怕讒言,一日不見君王,生怕又去聽信讒言。實際上這是描寫君子對友人的思念。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天!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秋九月!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年。“三秋”指三個季度,即九個月。《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九個月。後來“三秋”,泛指三年,形容漫長歲月。南朝·梁·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說:“路邇人遐,音塵寂絕,一日三秋,不足為喻。”唐·李白《江夏行》中有“只言期一載,誰為歷三秋!”
拓展
過一天就像過三年一樣。形容對同性的熱切思戀,似乎專用於戀情。三秋,三個秋天。也有人說是三個秋季的,欠妥;如依原出處,則是。
典出《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勞動者口頭創作的旨在表現和歌頌彼此偉大、純真之友誼的民歌”(《詩經鑑賞辭典》,任自斌主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同性之間的友誼也是可以如“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般深刻的,可歌可泣的,對於這一《詩經》名篇的解讀不一定要限制於男女之情中。
至於“三月”、“三秋”、“三歲”的逐層遞進,只是思戀之情逐層深化之需要。把“不見”的“一日”誇張為“三月”、“三秋”或“三歲”,都是一個意思:你不在我身邊,時光過得很慢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