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新聞眼》
![《1860新聞眼》](/img/4/f29/nBnauM3X2YjM3UTM5IzN2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yc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節目簡介
![《1860新聞眼》](/img/3/47c/nBnauM3X2IzN4AzNxgzMzM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4M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節目版塊
![《1860新聞眼》](/img/2/2c1/nBnauM3XxADM5YTO1kzN2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5c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60新聞眼》大致分為四個版塊,每個版塊都有一些富有特色的子欄目。“張蓓侃天氣”,為您帶來即時的天氣資訊;“絕對關注”,從觀眾普遍關注的話題引出,由觀眾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今日聚焦”,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功能,揭露批判社會的陰暗面;“法眼無邊”,剖析大案要案,闡釋法理人情;此外《1860新聞眼》還特辟“浩然觀點”,運用獨特視角進行深度新聞評論;同時,《1860新聞眼》還不斷推出《南京老地名》、《江蘇老手藝》、《蘇韻:勞動號子》等系列報導,直播也是《1860新聞眼》的一大特色,內容豐富,體裁多樣。
![《1860新聞眼》](/img/9/4f3/nBnauM3X2gDO2kzNxEDM3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x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60新聞眼》採取總主持人為主、資訊主持為輔的播出形式,成熟穩重的總主持人貫穿整個節目,以說為主,加以睿智的點評;輕鬆活潑的資訊主持人穿插出現,加強與觀眾的互動。亦莊亦諧,亦動亦靜,編排流暢,特點鮮明,較好地體現了衛視新聞節目莊重又不失輕鬆的風格。
製片人簡介
![《1860新聞眼》](/img/e/ece/nBnauM3X2IzM0EDMyEDO2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xg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代表作品《驚心動魄30小時》、《江蘇:走進WTO》、《穿越滬寧高速公路》、《暗訪公安話“滿意”》、《驚濤拍岸自巋然》、《金秋見證——江蘇省省管幹部公推公選現場直播》等數十篇電視報導,曾獲中國電視新聞獎、中國電視經濟新聞獎、江蘇電視新聞獎、江蘇電視社教類獎等獎項。
主持人簡介
![《1860新聞眼》](/img/8/dad/nBnauM3X2YDM4kTN4MDO2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zg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004年度中國最佳新聞評論主持人、全國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第四屆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金話筒”金獎獲得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衛視大型新聞直播節目《1860新聞眼》總主持人、主任記者、管理學博士研究生。
主要社會職務: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研究會理事,中國視協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兼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青聯委員,中國策劃研究院研究員,北京信息空間文化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江蘇新經營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1990年—1991年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中國新聞》、《正大綜藝》等任實習記者。
1991至1994年任雲南電視台記者、雲南衛視《年輕人》欄目主持人。
1994年底經層層篩選考入廣東電視台,擔任廣東衛視《社會縱橫》欄目主持人,1999年任該欄目主持人,同年《社會縱橫》獲“中國新聞名專欄目”稱號。2000年被美國國務院邀請為“國際訪問者”,同年破格評選為廣東新聞界最年輕的副高職稱。
2002年7月受聘為江蘇衛視大型新聞直播欄目《江蘇新時空》總主持人,一年後該欄目獲“首屆中國電視十佳新聞欄目”殊榮,並獲中國廣電新聞獎二等獎,江蘇新聞一等獎等多個獎項,欄目帶動並引發了江蘇全省上下新一輪的新聞改革與創新。2003年10月,經觀眾投票和專家評審,成功競聘為大型新聞直播欄目《1860新聞眼》總主持人,欄目得到中央和省宣傳部門領導及業內專家高度評價,各地紛紛來寧取經,學習、推廣“江蘇經驗”。以上兩檔大型節目都分別開創了江蘇衛視新聞節目收視率和廣告收入過億元的新高。
十餘年來所採訪、主持、策劃、編導的電視新聞、專題、紀錄片等獲得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一等獎等共四十餘個國家和省級獎勵。目前出版有《第一目擊:一位社會觀察者的南方視點》、《中國環保藝術第一人》、《聚焦女人》、《兩思訪談錄》,《第二見證》等五本個人專著。發表過上百
![《1860新聞眼》](/img/1/615/nBnauM3X3ADO3gjN2kzMzM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5M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社會評價
![《1860新聞眼》](/img/7/d0e/nBnauM3X2ADMzYTNzcDO2A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3g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是新時期對新聞工作的新要求。《1860新聞眼》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基礎上,力求做到“三貼近”,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實現了"創造非黃金時段的黃金效益"的目標,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衛視頻道的"三貼近"的路子。不僅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和省有關部門的肯定,也深受觀眾的喜愛。節目的收視率也穩定在較高的收視點,每周在南京地區AC尼爾森的平均收視率均在2.5%以上,是原來同時段的4倍,最高收視率摸高到6.8%,刷新了全國省級衛視媒體同時段收視率的多項紀錄。央視-索福瑞在全省的收視率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1860新聞眼》的改革與實踐,已經在品質、定位上超越了“民生新聞”的內涵,取得了社會效益和收視率雙贏的佳績,並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領導的高度評價。節目開播以來,全國40多家電視台來欄目學習考察,並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介紹了經驗。
節目的民生新聞內涵
“民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這裡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辭海》中對於“民生”的解釋是“人民的生計”,是一個帶有人本思想和人文關懷的詞語,話語語境中顯然滲透著一種大眾情懷。“在現代社會中,民生和民主、民權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來的生產、生活資料,上升為生活形態、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特徵的整體樣態。”市民階層開始爭取自身的話語權,“民生”與大眾傳播媒介的結合就變得勢在必行,於是,便出現了“民生新聞”這一概念。
目前,業界和學界對於“民生新聞”的內涵,眾說紛紜,且尚無定論。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
民生新聞,是關注人民生計,關心市民生活的新聞,從廣義上說它屬於社會新聞,但在內容上主要關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狀態與生存空間。
![《1860新聞眼》](/img/7/bbd/nBnauM3XzczN1UDM0MDNzM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zQ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民生新聞:“從民眾日常生活中採制而來的新聞,內容上鎖定民眾的生存狀況、生存空間,關注民眾的冷暖痛癢、喜怒哀樂,形式上充分利用先進的傳播手段,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互動性,拉近電視與觀眾的距離。”民生新聞是“平民視角、民生內容、民本取向”。
![《1860新聞眼》](/img/0/86f/nBnauM3X3IjNzEzN5MDNzM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zQ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民生新聞是以城市居民為傳播對象,以頻道主要覆蓋城市為報導範圍,以與市民日常經濟、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為主要題材的一種電視新聞體裁。
以“民生、民情、民意”為主要關注點,以城市百姓“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關心事”為主要報導題材,通過記者現場調查、跟蹤報導、嵌入式體驗等靈活多樣的方法采編製作,注重新聞的實用價值、娛樂價值、情感價值的電視新聞。
![《1860新聞眼》](/img/c/66f/nBnauM3X4AjMwADOzITNzMzNyITMxATO5kjMwADMwAzMxAzLyU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02年,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推出了《南京零距離》,被認為是開創了大時段城市民生電視新聞節目的先河。之後,南京地區陸續開播了《直播南京》、《絕對現場》、《法治現場》、《標點》、《服務到家》、《1860新聞眼》等民生新聞欄目。由此引發了本地區以大時段直播或“準直播”為外在特徵、以關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態為主體內容的城市新聞“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