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魍魎世界》

《魍魎世界》

本書是丁玲晚年幾篇回憶性文章的結集。一九三一年二月,胡也頻死難後,我先住在李達家裡,後來搬到沈從文兄妹的宿處。四月初,向《東方雜誌》鄭振鐸先生借了二百元錢做路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一九三一年二月,胡也頻死難後,我先住在李達家裡,後來搬到沈從文兄妹的宿處。四月初,向《東方雜誌》鄭振鐸先生借了二百元錢做路費,由沈從文先生陪我回到了湖南。在母親面前,我不敢透露真情,編了一個謊言:說胡也頻將去蘇聯,不能一路同來看她。我一個人在上海無法帶孩子,只好把孩子交給她撫養。母親慷慨地答應承受這個重擔。我不敢在家裡久住,深怕我的感情在無法控制的時候,流露出真情。我在家只住了三天,就匆匆返回上海了。原來比較,可以常常來往的沈從文兄妹隨即去了北方。偌大的上海,只有李達夫婦是我唯一親近的熟人了。李達曾是平民女校的負責人,我一向是把他當作老師的。他的夫人王會悟是一個熱情的女性,一向對我好,而且是最愛護我的純真的讀者。三零年也頻被捕後,他們主動邀我搬到他們家去暫住。在那白色恐怖嚴重的時候,這種情誼是極不容易有的,是極可貴的。因此我對他們夫婦的感激之情是永遠不會淡漠下去的。李達以他多年的處世經驗,以及他對世界的認識,曾經勸我:無論如何不能再參加政治活動了;老老實實寫點文章。”因此,這時我有一些話不便在他們面前說,但我很需要他們的友誼。除了他們家我能夠常去坐坐,打發一點時間以外,再沒有什麼別的人家我可以去了;但去了以後,又不能完全講心裡話,便越發感到孤獨。在這種無援的情況下,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環龍路租了三層樓上的一間小房子,寂寞地過著一天又一天。我這時是二十七歲。雖然在上海、在北京都住過,上過學,可那時都是同朋友們在一起,或者同愛人在一起。如今獨立生活在大上海,一個人在萬花筒般的大上海度日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感到舉步艱難,整日心神不安,憂心忡忡。窮思苦想,我強打精神,蓄積力量,為應付每一個日子而掙紮下去。
我有許多負擔:首先是政治上的壓力。也頻已經犧牲了,我應該繼續沖向前去!但究竟應該怎么做?殺害他的國民黨劊子手們能夠放下屠刀放過我嗎?第二是經濟上的壓力。我應該奉
養我的母親,應該撫育我的孩子。他們每日的吃、穿、住,都應該由我籌措,加上我自己在上海的房租、一伙食……我每月得寫多少啊!過去是兩個人經管兩個人(母親還有一點積蓄),現在是一個人擔負三個人,並且是兩地為生。第三是創作上的壓力。我該寫什麼呢?我舊有的一點點生活,我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女性的愁苦,已經寫膩了。我需要開拓創作的新天地,我必須到大眾的生活中去。可是,怎么去,去什麼地方?種種問題橫積在我的心頭。我坐著,痴痴的;躺著,悶悶的;在馬路上走著,心象被狂風捲起的落葉又被拋下。我寫過一篇小說:《從夜晚到天亮》。那是我自己這一段生活的寫照,看過這篇小說的讀者會更理解我的。

作者簡介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1918年就讀於桃源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次年轉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陳獨秀、李達等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學習。在長沙等地上中學時,受到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1923年經瞿秋白等介紹,入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次年夏轉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1925年與胡也頻結婚,1927年開始發表揭露舊中國黑暗現實的小說作品。處女作《夢珂》於同年年底發表於《小說月報》,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熱烈反響。1928年10月,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冬,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韋護》。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出任左在線上關刊物《北斗》主編及左聯黨團書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

始終堅持女性立場的作家。時代的鮮明印記。《莎菲女士的日記》“五四”退潮後叛逆苦悶的知識女性。細膩大膽、感情飽滿的人物心理刻畫。追求而無出路,傷感、自戀、頹唐的“時代病”,病態的反抗。包含深刻的歷史批判性。《韋護》流行公式的獨特觀察,捕捉過渡性歷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從個人主義走向團隊精神的知識分子。《水》“普羅”文學重大突破。農民覺醒、反抗的群像,放棄對個別典型的刻畫。《母親》封建大家庭的崩潰沒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

讀者評價

一幅真實歷史的畫卷

丁玲,中國文學史上富於傳奇性的女性,有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向我們展現了她個人的經歷,為了解那一段崢嶸歲月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同名圖書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抗戰時期。陪都重慶。黑暗混亂,鬼蜮橫行。
區老先生一生讀書,也教育四個子女認真讀書,用學得的知識謀生。然而,重慶物價飛漲,物資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資生活實難度日。於是,區老先生的三兒子棄文開車跑運輸,發了大財;二兒子棄醫經商作買賣,生活小康;長子仍然是機關公務員,窮愁潦倒。其周圍的朋友、同事、鄰居、親戚,無不投機鑽營,唯利是圖,為掙錢發財苦度時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節曲折複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女作家丁玲作品

丁玲,現代女作家。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1年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斗》的主編,成為魯迅旗下一位具有重大影響的左翼作家,1986年3月4日,丁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