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

《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

《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是阿爾弗萊德・拉塞爾・華萊士主編,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4年11月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1

作者:(英)阿爾弗萊德・拉塞爾・華萊士
譯者:彭珍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4-11
頁數:588
定價:29.80
裝幀:平裝
ISBN:9787300059860

內容簡介

博物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博物學傳統與數理傳統自古希臘以來就並稱為科學的兩大傳統。但是與能夠直接產生新技術、創造新價值的數理傳統科學相比,意在觀察自然、描述自然、感知自然的博物學傳統科學,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生活在都市叢林中的人們也與真正的自然疏離了。這套“西方文化大眾精品書系”中推出的《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和即將推出的《乘小獵犬號環球航行》就是兩部經典的博物學著作,其作者達爾文和華萊士是兩位偉大的博物學家,他們為椎動科學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在書中,你可以跟隨他們一起探索自然的奧秘;合上書本,去留心身邊的花草、樹木和可愛的小動物,你就會發現自然之美,體味到自然之趣。從1854年至1862年,華菜士用八年時間遊歷了馬來群島的各個島嶼,行程約一萬四千英里,共採集了十二餘萬件生物標本。這些收集品為他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由此他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同時,他還對該地區的動物分布提出了一個基本理論――馬來半島的動物區可以劃分為兩部分,東為印度一馬來區,西為澳洲一馬來區――這一理論至今仍為科學界所接受。為了紀念他,科學界將劃分這兩個區域的界線稱為“華萊土線”。本書正是華萊士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旅行的全面記錄。作者在書中為讀者描繪了馬來群島施鏇絢麗的自然風光,向讀者介紹了馬來群島豐富多彩的新奇物種,讓讀者體驗了馬來群島原始樸素的風土人情。更可貴的是,他在全書最後還預言了人類的現代文明對自然生態及人類自身的種種負面影響,讀來十分發人深省。

作者簡介

阿爾弗萊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RustelWallace,1823―1913)是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進化論者、地理學家、人類學家、社會批評家和理論家。華萊士一生科學成就頗豐,是自然選擇學說的創立者之一,此外,他還在包括國土計畫學、流行病統計學、生物地理學、冰河學外空生物學、人類學、博物館設計、經濟學以及社會計畫學等在內的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從1848年至1862年,華萊土分別到亞馬遜河(1848―1852)和馬來群島(1854―1862)進行了大量的自然科學考察,並在1852年至1905年間發表了大量關於進化論、生態學、地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著作,主要有《亞馬遜的棕擱樹和亞馬遜河流域遊記》、《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自然選擇論》、《動物的地理分布》、《熱帶大自然及有關文章》、《島嶼生命》、《土地國有論》、《人類選擇》、《冰河時期及其影響》、《美妙新世紀》、《人類在宇宙的地位》、《我的一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