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刊名:《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編輯出版:《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室
主編:李穎川
副主編:王守恆 王子朴
編輯部主任:王子朴
責任編輯:呂予鋒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西路11號
郵編:100088
網址:www.journals.com.cn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傳真:010-82099033
每冊:8.00元
簡介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審批,由首都體育學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體育類學術刊物,主要刊載體育基礎學科、體育教學和訓練、科研和管理、體育交叉和邊緣學科等理論研究及套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力求反映當代體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為體育科研、管理人員、體育教師、教練員等發表學術見解、開展學術交流提供平台。
2005年,在首都體育學院領導和本刊編輯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長期的堅持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網路采編系統的建立。《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是目前國內體育類學術期刊中唯一建立該系統的學術類期刊,通過該系統可實現全部學報編輯管理工作的無紙化操作,並為學報的對外交流和永續運作提供穩定高效的網路平台,為學報管理和決策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持。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希望通過網路化的工作平台,實現和廣大作者、讀者以及各界朋友更加緊密的聯繫和更加高效的交流互動,使《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真正成為一個反映體育學術研究前沿的視窗,共同為我國和世界體育科研的進步、為體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貢獻!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曾用刊名: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1985
主要欄目
特約稿、新論壇、專題研究、課題成果、綜述報告、實驗與調查、理論與套用、體育與社會發展、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體育教育研究、體育與運動科學等。
其特色
原北京體育師範學院於2000年9月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原《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相應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學報》。自更名以來,《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根據學院功能定位的擴展和變化,對自身的辦刊宗旨和目標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把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擴大學報的影響力,提高學報辦刊的綜合效益,作為學報工作的核心,確立了進入國際知名體育學術類期刊的長期戰略目標和儘快進入國內體育類核心期刊的中期目標。
為此,學報在最佳化工作流程、開拓優秀稿源、提高學術質量水平的基礎上,積極進入各種權威學術資料庫系統以擴展學報發行範圍。學報目前已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加拿大)國際體育文獻資料庫和萬方數據資源數位化期刊群的收錄期刊,目前正在採取更積極的步驟,在更廣泛的領域內進入更多的國際國內資料庫系統,以進一步擴展學報的影響。《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還是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北京市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全國師範院校學報研究會、全國體育學院學報研究會、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協會和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著作權工作委員會的會員單位,與全國所有體育院校和45所其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學報交流關係。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原則上僅刊登體育學術類論文,研究範圍和論文類別不作限制,但為了保持並不斷提高《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的學術水準,反映當前體育學術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前沿,我刊特別關注並優先刊用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課題結題報告、中青年專家學者的博士論文或最新成果、體育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的新理論和實踐研究等幾方面的研究成果。《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為此設定了“專家約稿”和“專題報告”兩個長期欄目,以應對上述需要,另外,《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為了配合北京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首都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管理與行銷研究基地的建設,推出了“賽事管理”特色欄目,該欄目專門面向關於體育賽事的理論和實務研究成果,集中反映體育賽事研究的最新前沿進展。2006年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8年再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為加強和改善作者投稿、讀者查閱、專家審稿和編委監督等學報環節的規範和效率,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廣大讀者、作者、專家學者和關心支持我們的各界朋友,《首都體育學院學報》長期不懈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改進和提高學報工作的技術支持手段。2005年,在首都體育學院領導和本刊編輯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長期的堅持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網路采編系統的建立。《首都體育學院學報》是目前國內體育類學術期刊中唯一建立該系統的學術類期刊,通過該系統可實現全部學報編輯管理工作的無紙化操作,並為學報的對外交流和永續運作提供穩定高效的網路平台,為學報管理和決策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持。
屆時,通過以許可權管理為基礎的編者、讀者、作者和專家立體交流的網路平台,可以實現全部稿件編輯管理流程的無紙化操作,實現全部稿件處理和編輯痕跡的自動記錄,建立稿件、作者、專家等豐富的資料庫並實現多向聯動;突破地域限制,編輯部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可遠程操作,實現編者、讀者、作者和專家等各方的即時交流溝通;實現網上期刊的即時發布和管理,只要授予許可權,任何人、任何時候在全球任何地點可以隨時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我刊登載的文章的全部內容;可建立訂戶資料庫,實現大部分發行征訂工作的自動化,訂戶數據永久保存並可隨時更改,實現永續利用。
獲獎情況
榮獲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