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歸途感物自酌》

梁衡作家的介紹及作品《首夏歸途感物自酌》的教學培養目標

夏感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2能夠賞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二)過程與方法
1在反覆的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其語言魅力
3.注意對比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體會它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出作者對夏季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其語言魅力
2.注意對比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體會它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一看,這是屬於哪個季節的畫面。(播放相應圖片)(夏季)
教師提示: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內涵,春有春的風情,夏有夏的韻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個性。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認知能力和審美情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悟------
2讀一讀,出示王維的一首詩《苦行》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請用詞語描述詩人眼中的“夏”。
回答:怨夏
教師提示:當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歡夏。
(二)落實基礎
1作者介紹
梁衡(1946-)山西霍縣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長期在基層當記者。現任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作協會委員,全國記協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上發表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學》、《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感》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部曲這》(三卷)《數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寫作背景:
梁衡先生筆端的《夏》是他作為中央報紙的記者多年駐節在黃河流域所親密接觸的夏。這凝重厚實的黃土地,哺育了我們的民族,潤澤了中華數千年的燦爛文明,所以,他把黃土地之夏,作為自己縱情禮讚的典型觀照物,就不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層次的象徵和形而上的寓義在。
3正音正字
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字詞和不懂的、有疑問的語句,並進行認真的思考,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實在無法解決的與就近的同學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匍匐(púfú)迸發(bèng)澹澹(dàndàn)
4說出下列詞語的含義
芊芊 ②黛色 ③磅礴 ④春華秋實 ⑤終極 ⑥匍匐 ⑦澹澹 ⑧閒情逸緻
(三)朗讀課文
在處理教材時,結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總體上感覺、感知作者語言的魅力
(四)分析文章
1讓同學們評價一下文章的特點
梁衡這位作家的可貴之處在於決不步他人後塵,不去描繪歷來為文人騷客所吟誦的對象--春、秋、冬三季,而獨闢蹊徑,熱情歌頌和讚美“夏”。本文篇幅不長、語言淺顯,但又不失韻味的詩情畫意。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應品味真情實感、感受語言的魅力。
2體會作者的感情
對夏的喜愛之情:贊夏
3為什麼贊夏——景美、人勤——緊張,熱烈,急促。
4還描寫哪些夏天的畫面?可從課文中篩選
蟬兒長鳴、萬物蓬勃生長、太陽烘烤、麥浪翻滾、熱風浮動、農民辛勤勞作。觀看圖片
5.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用得傳神,哪個句子最富有表現力?用筆圈劃出來,說說它好在哪裡。(品味詞語、品味修辭等)
6總結中心
對夏天的喜愛之情,對夏天的讚美之情。作者崇尚夏天的緊張節奏。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同情和理解,對農民的敬重、讚美。文章主要表達了對夏天的熱愛的對勞動者的讚美之情。
7總結本文的寫作方法
(五)拓展與延伸
請同學們說一說最喜愛的夏天的景象,可自己帶照片,效果會更好
(六)反饋:談談你學完本文的感受

作業:請同學們收集有關夏的詩句及散文
請你們拍一幅你最喜愛的風景圖片並寫上優美的語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