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實現科學減災主動減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整體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進程中,防震減災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它通過積累和引導所創造的行業精神在任何一個社會裡都具有歸結性的意義。“當歷史的塵埃消散之後,能夠使我們名垂青史的不是政治上的勝利、不是戰爭的勝利,而是對人類精神的貢獻。回顧人類文明發展史,無論是哪個國家或者哪個民族,所創造的思想文化成果,其凝聚的精神和散發的精神魅力,已形成一座座歷史標誌性的東西,永遠矗立在歷史長河中為人類所共有”。
“凡是人類留下的痕跡都是文化”。濰坊市地震局多次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地震局表彰,連續多年被中國地震局評為先進單位,各項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窺一斑而見全豹”,選擇濰坊市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史上的主要工作、重大事件、歷史節點、典型事例等“痕跡”,完全能夠體現和全面展示中國防震減災事業的歷史軌跡。以此為切入點,作為防震減災文化培育、探討、建設以及未來趨勢研究對象,是作者的初衷和創作的事由。試圖開創防震減災文化研究先河,其作用和價值顯而易見。
《防震減災文化專題》的出版,順應了社會發展趨勢和時代前進要求,滿足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願該書能夠在培育和弘揚防震減災文化中有所啟示,對推動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發揮更好作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充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防震減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防震減災文化為人們的幸福生活加分。
該書於2015年2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盧維棠,1965年生於山東省沂南縣,現居住濰坊市,1984年招飛入伍,畢業於空軍工程學院,工學士學位,(上海)空軍政治學院飛行政工班,結業,長期從事部隊政治工作,在軍內外發表文章500多篇,現為濰坊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理事。
作品入選山東省濰坊市委宣傳部建黨90周年徵文比賽作品集《旗幟頌》。出版《群災之首地震傳》《濰坊地震史略》《把脈濰坊大地震動》《防震減災文化專題》《安全責任重於泰山》《防震減災宣傳指南》等。編印《讓防震減災造福濰坊》畫冊,《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提升社會減災能力》科普叢書(8冊),《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建設資料彙編》、《濰坊市十一五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紀事》《濰坊市十一五時期防震減災工作回顧》等作品400多萬字。製作《守望大地情系蒼生》、《濰坊市防震減災40年》宣傳片等。
基本信息
作者:盧維棠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徐榮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850×1168mm1/16
印張:16
版次:201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76.00元
作品導讀
地震是對人類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特點是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大震頻發,地震災害極為嚴重。我國占全球陸地面積的7%,但20世紀全球大陸35%的7.0級以上地震發生在我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我國占59萬人,居各國之首。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位於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區域;50%的國土面積位於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域,包括23個省會城市和2/3的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8523億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228.5億元。據統計,僅在2006至2010短短的五年時間裡,地震就造成72019人死亡,18193人失蹤,38912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8886.2億元。
在實現中華民族兩個百年目標“中國夢”的進程中,人民更加追求安全、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更為關注地震潛在危險,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的意願日趨強烈。發展防震減災事業,減少生命財產損失,是人民民眾的迫切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重大基礎設施日益增多,經濟體之間聯繫廣泛,產業鏈不斷延伸,局域的地震災害將有可能造成整個產業的癱瘓,國民經濟的地震易損程度不斷增加。發展防震減災事業,減少地震災害損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國防震減災能力仍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全國地震監測預報基礎依然薄弱,科技實力有待提升,地震觀測所獲得的信息量遠未滿足需求,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尚不能做出準確的預報;全社會防禦地震災害能力明顯不足,農村基本不設防,多數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災害潛在風險很高,防震減災教育滯後,公眾防震減災素質不高,6.0級及以上級地震往往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級政府應對突發地震事件的災害預警、指揮部署、社會動員和信息收集發布等工作機制需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投入總體不足,缺乏對企業及個人等社會資金的引導,尚未從根本上解決投入渠道單一問題。
我國有一則著名的寓言故事,叫“曲突徙薪”,反映出人們對災害和減災的態度。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建了一棟房子,許多鄰居和親友都前來祝賀,人們紛紛稱讚這房子造得好。主人聽了十分高興。但是有一位客人,卻誠心誠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廚房裡的煙囪是從灶膛上端筆直通上去的,這樣,灶膛的火很容易飛出煙囪,落到房頂上引起火災。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與煙囪之間加一段彎曲的通道。這樣就安全多了。”(這一段講的是“曲突”:曲,這裡當動詞用,使某物彎曲;突:煙囪。)。頓了一頓,這個客人又說:“您在灶門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這樣也很危險,還是搬遠一點好。”(這一段講的是“徙薪”,徙:移動,搬遷,薪:柴草。)。主人聽了以後,認為這個客人在喜慶的時候說這樣的話實在不合時宜,大煞風景,心裡很不高興。當然,也就談不上採納這些意見了。
過了幾天,這棟新房果然由於廚房煙囪(“突”)的毛病失火了,左鄰右舍,齊心協力,拚命搶救,才把火撲滅。主人為了酬謝幫忙救火的人,專門擺了酒席,並把被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請到上座入席。惟獨沒有請那位提出忠告的人。這就叫做: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語出《漢書?霍光傳》)。這時,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幫助救火的人都請來了,可為什麼不請那位建議您改砌煙囪,搬開柴草的人呢?如果您當初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會發生這場火災了。現在,是論功而請客,怎么能不請對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請在救火時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聽了以後,幡然醒悟,連忙把當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請了來。
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的防災減災文化中,一直上演著“曲突徙薪”的故事,從古代直到如今。“焦頭爛額”是人們有目共睹的,也確實應該受稱讚的;然而,“曲突徙薪”的建議,一是往往得不到採納(因為災害沒有發生,人們還有很多別的,甚至更為緊急的事情要做),二是即使採納了,災害避免了,或者減輕了,也就天下太平了,誰也看不見;所以有人說:救援是有形(顯示度)的,防範是無形的。還有第三個原因,災害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發生,你去預防不是徒勞嗎?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思路,人們自然而然地忽視“曲突徙薪”一類的意見、建議。汶川特大地震中,搶險救災的英雄模範受到大力表彰(這是完全應該的,無可非議的),可是,默默地,不顯山不露水地使上萬人躲過了災劫,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算不算“曲突徙薪”的現代版故事呢?
我國古代一些有遠見的政治人物,很早就注意到了防災減災與治理國家的密切關係。早在春秋時期,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向丞相管仲請教治國之道,管仲回答說:“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終身無患害而孝慈焉。”齊桓公進一步問:“願聞五害之說。”管仲回答道:“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風霧雹霜,一害也;厲,一害也;蟲,一害也。此謂五害。五害之屬,水最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見《管子?度地篇》)。顯然,以管仲為代表的古人已經認識到水災、旱災、風霧雹霜、瘟疫疾病和蟲災對民生和國家穩定安全的重大影響。管仲回答齊桓公詢問治國之道的內容反映出我國早期的減災文化的某些地方已經相當先進;將“除五害”(防災減災)作為“治人”的前提,體現了“民之不存,安能治國”的思想。可惜的是,我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時代,這種“減災治國”的觀點和理念未能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長期以來史書、志書上記載了各種災害現象,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災害記錄。這些歷史資料是人們研究災害發生規律、防禦和應對災害以及探索災害預測的重要基礎。以地震災害為例,如果沒有豐富的歷史地震資料,我國的第一代、第二代國土地震安全性區劃圖就很難編制出來。
但是毋庸諱言,我國基本上是屬於減災文化不發達的國家。直到如今,我們與世界上一些多災害的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別的不說,諸如美國好萊塢出品的《未來水世界》、《後天》、《2012》、《水嘯霧都》以及日本的《日本沉沒》等災害影片,通過毀滅性的慘烈災害來喚醒民眾的憂患意識,我們目前大約還不敢想像;即使是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那也只是煽情地強調“23秒之殤,32年之痛”,讓人淚濕衣襟,但離啟發、喚起民眾的憂患意識、防禦意識卻還有很大的距離!
現在大家都在關注防震減災文化,討論防震減災文化,這是一件好事。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防震減災文化的重要。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以實際行動,腳踏實地地投身於防震減災文化的建設:哪怕是寫一篇防震減災文章,做一個防震減災講座,創作一本防震減災書籍!
防震減災文化是防震減災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對於實現防震減災奮鬥目標、動員社會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推進預防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實現科學減災、主動減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整體能力的重要保障。對於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培育科學精神、推動社會科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維護公共安全的迫切需求。破壞性地震具有突發性強、致災範圍廣、容易引發次生災害等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導致社會混亂,嚴重危及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多年來的防震減災實踐證明,注重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受過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掌握防震減災知識的社會公眾,具有應對地震災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夠正確理智的採取防震避震、自我保護措施,避免出現驚慌失措、盲目逃避等行為。還會積極參與抗震救災,自覺服從政府安排,主動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迫切需求。國內外多次應對地震災害實踐表明,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具備防震減災意識,掌握防震避震知識,公民就能夠正確應對地震事件,其行為選擇往往具有較強的理智性和科學性,能夠起到既保護自我也保護他人的良好效果;而缺乏防震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知識的公民,他們的行為選擇往往具有盲目性,容易造成驚慌失措、擁擠跳樓、踩傷擠傷等不應該出現的人為傷害。營造防震減災文化氛圍,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促進社會民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能力不斷提高,才能正確應對地震災害事件,有效減輕人員傷亡,提高減災實效。
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地震安全的迫切需求。地震災害嚴重威脅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地震安全是防震減災工作的根本宗旨。開展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增強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防震減災意識,對於全面落實工程性防禦措施,提高全社會的整體防禦能力,實現遭遇6級左右地震建築物基本不倒、人員基本不死、社會基本穩定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實現用最小的行政和社會成本,獲取最大的防震減災社會效益的重要途徑。
加強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求。通過開展防震減災文化建設,增強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科學意識和素質,提高社會公眾應對地震災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辨別地震謠傳誤傳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
防震減災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戰略任務,也是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體現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防震減災關鍵在預防,重點在安全。防震減災實踐需要文化的指導。歷史充分證明,只有用正確思想和科學文化武裝起來的人民,才能破除迷信,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技能去理智的預防和應對地震災害,為人類自身營造一個安全的生存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