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阿姜查不斷地重複強調: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六根里,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我們必須在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的當下,去仔細覺察,心如何被這些外境對象引發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別的制約反應。阿姜查以非常淺顯活潑的比喻,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這個修行道場裡用功,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光明、清靜與喜悅。他的方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這三個步驟好像是一個連續、互相關聯的過程。把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作為起始和核心,阿姜查指導我們如何超越、放下和不執著。
序言
我不知道如何介紹這位我所見過的最有智慧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機鋒與活力、率真與實話、莊嚴與親密,以及幽默與嚴肅的戒律、動人的悲心與自然的解脫。阿姜阿瑪洛(AjahnAmaro)對本書精彩的導讀,將他描寫得很傳神。
阿姜查的多數教導,是藉由舉例、譬喻與活潑的對話所作的即時開示。他的教導直接而誠懇,沒有任何保留。"觀察人世間的苦因,它就像這樣。"他會如此說,而將我們的心導向實相。因為他是個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巧師,他與每位訪客都坦誠相見,對眼前的處境皆保持幽默與直觀,因此,很難完全用語言捕捉他教學的活力。所幸他的遺產還包括近兩百座寺院、許多活生生的優秀傳法弟子、數百卷泰語錄音帶以及數百萬個被其智慧感動的人。
在這些篇章中,你將發現阿姜查的另外一面,有條不紊與略微嚴肅的一面,它們主要是針對比丘、比丘尼與訪客團體所作的比較有系統的長篇開示。在這些教導中,他邀請我們所有人省察教法的本質,思維它們,並將之謹記在心。在這本書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無論我們是誰,生命的狀態都是不確定的,"如果死亡在你裡面,那么你可以逃到哪裡去呢?無論是否害怕,你都一樣會死:死亡是無法逃避的。"以這個事實為基礎,他舉出超越生死輪迴的解脫之道。"這是重點:你應該持續思維,直到放下為止。那裡一無所有,超越善惡、來去與生滅。訓練這顆心,安住於無為法中。"他宣稱,"解脫是可能的。"
那些遵循這位親愛導師教導的人,都一定願意探索他們自己的心,把結鬆開,放下執著、恐懼與我見。"如果你真的了解,則無論你過的是哪種生活,你時時刻刻都可以修行。為何不試試看呢?"阿姜查建議,"它將改變你的生命!"願阿姜查所傳達的慈悲佛陀的祝福,能充實你的心靈,並利益十方一切眾生。獻上我誠摯的敬意。傑克·康菲爾德2002年於加州靈岩禪修中心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禪修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那也沒有錯,不過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發生在心遇到感官對象時,感官接觸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當他人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嗔恨便生起;若說的是喜歡的事,我們便感到快樂。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們應如何利用它們來修行呢?這才是重點。若只是一味地追逐快樂、逃避痛苦,我們可能至死都見不到法。當歡樂與痛苦生起時,如何運用佛法而從中解脫呢?這才是修行的要點。
當人們遇到不如意事時,通常會封閉自己。例如受到批評時,可能會回答:"別煩我!為什麼責備我?"這是封閉自我者的反應,而那正是修行之處。當他人批評時,我們應該聆聽。他們所說是真的嗎?我們應該敞開心胸去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也許其中是有意義的,或我們自身確實有值得批評之處。他們可能是對的,但我們當時的反應卻是惱怒。當他人指出我們的過錯時,我們應心懷感激,並努力改進自己,這才是智者的作風。
哪裡有迷妄,哪裡便會有平靜生起:當以智慧洞察迷妄時,留存的就是平靜。有些人非常自大,無法接受批評,且還會反唇相譏,這尤其常見於大人應付小孩時。事實上,小孩有時可能會提出聰明的見解,但若你正好是他們的母親,將無法讓步;若你是老師,學生有時會說些你不懂的事,但你會因身為老師而聽不進去。這不是正思維。
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
舍利弗尊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非常有智慧。有次佛陀正在說法時,突然轉而問他:"舍利弗,你相信這點嗎?"舍利弗回答:"不!我還未相信。"佛陀讚嘆他的回答:
很好,舍利弗!你是具有智慧者,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智者以開放之心聆聽,然後衡量其真實性,再決定是否相信。
在此,佛陀樹立了教師的典範。舍利弗所說是真實的,他只是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對某些人而言,若說不相信,就會被視為質疑教師的權威,因此不敢說而只會附和與同意。但佛陀並不以為忤,他說你無須為不是錯誤或邪惡的事感到羞恥,對不相信的事表示不相信,這並沒有錯。佛陀在此的作為,為身為人師者提供了很好的示範。有時你也可能從小孩的身上學到東西,不要盲目執著於權威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