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
編曲
許秋漢、關偉
旋律吉他
節奏吉他
許秋漢
背景介紹
1995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項政策:當年畢業留京的高校學生需交納城市增容費。秋漢有感於斯,思馮驩客孟嘗君的典故,作歌為當年畢業的90級同學鳴不平。此歌亦成為90級學生的畢業歌。
歌詞
長鋏歸來乎
食無魚出無車
兩袖清風為誰忙
國家不用做棟樑
長鋏歸來乎
無以為家無可牽掛
十年寒窗付東流
壯志未酬歸故鄉
天下興亡事
在我胸中藏
嘆望世上滿目蒼涼
碌碌奔波空悲傷
長鋏歸來乎
士可殺不可辱
從今後對酒當歌
樂得逍遙回故鄉
《未明湖是個海洋》的一切
說《未名湖是個海洋》是屬於80年代的專輯並不過分,80年代就應該是那樣,理想主義的,英雄主義的,執著的,堅持的,以及神聖的。我有意忽略掉90年代前些年的重量,不,不是的,許秋漢等人應該是80年代的學生,應該是那個年代,只應該是那個年代。可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中國社會形態在1989之後的變化。可以說1989-1995是中國變化最大的幾年,但話說回來,根源還是在80年代的形而上的討論。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經歷思想大變革的90年代出現,而中國發展成這樣,北大發展成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此。詩人,我最心儀的有兩個詞,一個是"以夢為馬",在我看來是想像,是生活方式;而另一個是"白衣飄飄",是風骨,是公眾形象。有時鬱悶,高曉松能寫出詩人三部曲,為什麼北大沒有--直到我聽到《長鋏》。這不是一首屬於這個年代的歌,甚至不屬於這個時代。我的想像里,應當是一個冬天的清晨,在高高的台子上,一幫人穿著風衣圍著圍巾的一種詠嘆。它屬於80年代--很抱歉我不習慣說上個世紀80年代--那種熱情和寧靜奇怪地統一的校園。我會一直把許秋漢想像成一個略帶頹廢的中年男子。他本人給我的印象極深,聽過他說話就忘不了他的聲音,很奇特,有種真摯的發音方式,無論什麼歌一耳朵就能聽出來。但是他似乎現在過於活躍了一點,我會認為他是一個內向的人--也是直到我聽了《長鋏》,因為我此前所有的印象都來自《未名湖是個海洋》。
許秋漢是個詩人。
我無法形容第一次聽到《長鋏》的感覺。那次是做許曉峰老師的訪談,其間選了這首歌做插曲。當時meixin給了我一個mp3的版本,錄音質量很糙,而且採訪當天沒有聽。而在剪完節目之後,聽得我一陣激動--我喜歡合唱,我喜歡那種人聲的疊加和穿插,以及質樸的衝擊力--顯然這首歌不需要任何技巧,甚至不用太準。而北大合唱團是萬萬不能唱這首歌的。
說它是原始也好,說它是本質也好。總之它神聖。
或許校歌應該是《未明湖是個海洋》,但我以為《長鋏》是最能代表北大精神的。北大宣傳片把北大精神歸結為光的意象,我傾向於把北大精神歸為英雄主義、理想主義和強烈的責任感,無論是集體意識還是個人意識,但顯然,即使是現在,這也是我們的文化假設:北大人應該是什麼樣的?這是個幾乎沒有答案的問題。
我會回答,應該是《長鋏》所唱的那樣。
我是從4月份開始接觸到這張專輯的。後來陸續認識了很多朋友。是dish找我做許老師的訪談,後來認識了flyingma,被拉著去錄音的時候認識了傅總,民工,silence,meixin,還有flag。做過兩次專訪,尤其是跟大池師兄那次,那次談的我久久不能從80年代那個語境中走出來。陪著他們錄了兩次音,因為自己太忙就沒再多乾什麼,後來新聞網發了篇文章,廣播節目也在做推廣,我選了8首歌。
《紅毛衣》是當時許老師做訪談的時候唱過現場的,那次特別的好玩,準備的時候我看了大概40頁的列印材料,還特緊張,後來小二拿了琴過來,我們就慫恿徐老師唱歌。後來他唱得很有意思。我能想像那時圖書館草坪上的情況,我也試著在想像徐老師第一屆十佳的時候唱PaulSimon的樣子《寂寞星期天》是在錄音棚聽的,許小平老師唱得手舞足蹈,許秋漢師兄給他伴奏。我和meixin,dish坐在地上拍DV,唱到一半,他們居然為應該是點大重九還是大中華爭了起來
聽後感
古人所要者,魚、車、家。魚可看作是物質待遇。他不想無所事事吃閒飯,為了多動腦筋、多出力氣,吃條魚增加些營養、補補腦,豈不必要?車可看作是政治待遇和工作工具。若去廟堂之上遊說、千里之外出使,車對於士來說其實和農民的鋤頭一樣是生產工具。養家,自然是生活所需,可看做是以人為本,精神動力。滿足人才的物質需求、工作方便、政治待遇、社會地位,這是對人才的起碼尊重,也是人才生產與再生產的客觀規律。不同才華的人對用人單位有著不同的物質需求,古人彈鋏索要待遇,絲毫沒有降低其名士風範。試想,連生產條件、生活質量都無法滿足他,我們縱有千萬個江湖賢士,招而不養,或者養而不用,最終跟圈養一群豬有何區別呢?
歷史上,真正才高德劭的人是不屑為“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而彈鋏發牢騷的。孔子周遊列國,屢遭坎坷,因於陳蔡時,連野菜稀粥都吃不上,也不讓弟子去偷紅薯蘿蔔果腹充飢,他沒為缺衣少食而嗟嘆,而是念念不忘推行儒家之道;屈原受佞臣之讒而遭楚王謫貶,流落汨羅江畔,作不朽詩篇《離騷》,不是哀嘆自己失寵丟官,而是憂國憂民,贏得人民的世世代代懷念;韓愈因諫諷“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他沒埋怨蠻荒天涯之遠,沒嘟噥瘴氣颱風之苦,更沒嫌棄水土不服飯菜難咽,而是大刀闊斧除舊俗興新學,修水利勸耕織,固海堤治鱷魚,任期僅一年多就深得民心,連潮州山水都改名為“韓江韓山”;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蹲過冤獄,後貶往黃州,幾經沉浮,又遠謫惠州、海南,但從不為黜官降祿粗衣淡飯發牢騷,而以苦為樂以廉為榮,心繫百姓疾苦,竭力造福於民……
然而,在高來高去的太極推手式辯論中,不要忘記了現實生活的真實圖景,否則就會變成純粹經院哲學的東西,要不就是不容否定的神學教義了。真理都是具體的。能不能理性地考慮一下這些要求果真過分到了組織絲毫不能考慮的地步了嗎?在皇帝新衣的神話面前,誰來做那個天真的孩子,大膽說出:“其實他什麼也沒穿”呢?
長鋏悲歌,歌求待遇。求待遇,就是求工作平台。求待遇,就是求創業機遇。求待遇,就求奉獻舞台。
竊以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孟嘗君都可以聽得長鋏歌,今日居廟堂之高、志存高遠的當政者,但聽它一曲兩曲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