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譯者:吳元坎
作者:(日)尾崎紅葉
ISBN:9787229000646
頁數:391
定價:29.8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09年01月
內容介紹
故事從貫一和阿宮兩個男女主角說起,貫一從小父母雙亡,因貫一的父親有恩於阿宮的父親,故阿宮之父就負起養育貫一的責任。男女主角青梅竹馬般快樂地成長,貫一對阿宮一向呵護備至,阿宮父母也許諾讓兩人成婚。阿宮終於長成美麗的少女,在一次宴會上遇見了當地一個銀行家之子,她被他手上閃亮的大鑽石戒指吸引,心想若能嫁給這樣的人,或許會有幸福快樂的一生吧!而銀行家之子對出眾的阿宮更是一見鍾情,回去後立刻說動父親出面提親。阿宮一家毀棄了對貫一的承諾,同意了這門婚事。
貫一受此刺激開始自甘墮落,成為金色的夜叉,一個金錢的奴隸,做起他原先最瞧不起的高利貸生意,一心只想賺大錢。而嫁為人婦的阿宮並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幸福生活,幼子夭折後的不孕加上富貴人家的種種規矩讓她的婚姻結冰,銀行家之子也因得不到阿宮的真愛而沉迷歡場不歸。一次偶然的機會,阿宮與貫一重逢,阿宮這才發覺她真正所愛的是貫一。於是她經常寫信給貫一,但對愛情已經心死的貫一卻從不回復。
一次貫一外出辦事,卻意外地救起了一對殉情男女。原來,女子是一名藝伎,而男子是她的戀人,這一對不見容於功利社會的戀人決定一起離開這個世界。貫一原已冰冷的內心突然被感動,他發現這世間還有真摯不渝的愛情,於是決定接受阿宮的懺悔和愛情。
故事將進入高潮,年僅36歲的作者尾崎紅葉就因癌症辭世,讓《金色夜叉》的後續情節劃下了休止符,平添後人無限想像。
作者介紹
尾崎紅葉(1867—1903),原名德太郎。1885年,在大學預科學習時,和山田美妙等人成立硯友社,推崇寫實主義。早在學生時代就傾心於江戶人情本,寫有《春色連理枝》(1884),後受《小說神髓》影響,採用寫實主義手法創作。明治二十二年(1889)發表的短篇小說《兩個比丘尼的色情懺悔》,使其一舉成名。隨後憑其《沉香枕》(1890)、《兩個妻子》(1891)、《三個妻子》(1892)、《鄰家女》(1893)等作品,逐漸成為當時文壇的巨匠。他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金色夜叉》(1897—1903)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讀賣新聞》上連載,因患胃癌去世沒有完成。作為19世紀末日本青年文學社硯友社的領銜人物,尾崎紅葉的門下還聚集著泉鏡花、德田秋聲等四位大弟子,他的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兼有、長於心理描寫的敘述風格,對後世的谷崎潤一郎等大文豪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譯者介紹
吳元坎(1913—1989),筆名金福。早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後赴日本留學,193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回國後任國際聯盟同志會幹事兼編輯、《大公報》記者和編輯。1941年,二戰進入了極其關鍵的一年,盟軍亞洲司令部急需既懂英語又懂日語的翻譯人才,吳元坎由此應聘,成為駐印盟軍的高級翻譯。從1941年起,吳元坎、楊之英夫婦在印度工作了四年多時間,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先後在上海群聯出版社、新知識出版社、展望雜誌社、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任編輯、編審。主要翻譯作品有:《黑潮》、《金色夜叉》、《魯迅書簡補遺》、《國木田獨步選集》等近20部作品。
目錄
《金色夜叉》與尾崎紅葉的文學世界(代序)
上篇
中篇
下篇
續篇
再續篇
三續篇
譯後記
文摘
上篇
第一章
一
天剛黑,裝飾著松竹的大門都已關得緊騰騰的,一條自東向西筆直漫長的大道,仿佛是掃過了似的,杳無人跡。在這條沉寂的大路上,難得也有一輛華麗的馬車疾駛而過,但總是顯得那么匆忙,大概是什麼拜年的客人,因為多喝了幾杯,想快些回去了吧。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兩聲舞獅子的鼓聲,但它又是那么幽遠、微弱,仿佛是在埋怨這新年的三天怎么過得這樣快,令人聽了感到愁腸寸斷。
元旦,晴。初二,晴。初三,晴。日記上一連三天的記錄,今天被打破了:從黃昏時分開始就颳起了瑟瑟的寒風。現在是,不但聽不到“風兒不要吹,啊呀不要吹”這種優柔的歌聲;裝飾在大門上的那些竹子也仿佛發怒了似的,乾枯的葉子發出了粗啞的吼聲,一片片被吹落下來,隨風狂舞,忽兒揉作一團,忽兒四散紛飛。微微有些薄雲的天空,也仿佛被這種聲音驚醒了似的,露出一片繁星,閃爍著鋒利的冷光,寒氣逼人,使暴露在這薄暗中的街道,看來仿佛是冰凍了的一般。人們站在這空虛寂寥之中舉目四望,怎么還能想像這是什麼人世、社會、都市、街道!混沌初開,雖然天地已經分明,但萬物尚未完全化生,這是風第一次試吹、星第一次發光時的一片大荒原,沒有任何意志,沒有任何秩序,沒有任何趣味,不過是無邊無際的一片荒漠而已。白天那種沸沸鼎鼎的歡樂、謳歌、狂醉、嬉戲,那些笑語聲聲、興致勃勃的人們啊,現在又是形單影隻地銷聲匿跡,不知道都蜷縮在哪裡各自做些什麼啦。
經過了長久的寂靜之後,遠遠地傳來了幾聲梆子。聲音剛消逝,大街的盡頭處忽然出現了一點燈火,在那裡晃閃了幾下,橫過街頭,重又消失了;在這星空月夜之下,只留下刺骨的寒風,還在那裡呼呼作聲。這時候,只有那條小路上一家急於打烊的澡堂子,在牆腳邊的下水道口子上噴出了一股熱氣,像一團白雲似的裊裊上升;一股令人噁心的微溫的氣息,帶著垢臭向四面散發開去,蒙住了一輛正巧在這裡經過的人力車。那人力車剛好從街角上轉過彎來,已經來不及躲避,只得在這團熱氣中直穿過去。
“啊呀!好臭!”
車上發出這么一句罵聲,車子疾駛而過;一個菸蒂從車上甩出來掉在地下,發著一小點紅光和裊裊的輕煙。
“澡堂子已經放水啦?”
“喔,年初頭上,打烊得早一些啊。”
車夫只答了這樣一句,趕緊拉著車子筆直地向前駛去,四周又歸沉寂。車上是一位紳士,他穿著一件雙層的披風,兩隻袖子緊緊地揪緊著·整個臉頰幾乎全部深深地埋在獺皮的領子裡面。
評論
所謂“金色夜叉”,就是指“金錢的惡鬼”。故事的發端源於名叫間貫一的大學預科生遭到未婚妻鴫澤宮的無情拋棄。鴫澤宮看到銀行家的兒子富山唯繼手指上的鑽戒,頓時被金錢所俘獲。知道自己遭到背叛的原因後,貫一悲憤至極,決定廢棄學業,當上了放高利貸者,讓自己搖身變成金錢的夜叉,來實現對未婚妻和社會的報復。我們知道,明治社會正好處在向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金錢欲望和物質欲望一時成了受到人們普遍認可的社會風潮。紅葉正是藉助這個故事,揭示了金權社會對人性的摧殘,並呼籲社會應該恢復友情、愛情、獻身精神和社會正義的優先地位。根據江見水蔭所著《以自己為中心的明治文壇史》上的記載,1896年夏天,紅葉讀了某部美國的通俗小說頗受觸動,該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因金錢而遭到戀人背叛的故事。據說紅葉從這一情節中得到啟發,從而構思了《金色夜叉》。而恰逢此時,發生了紅葉硯友社的好友岩谷小波的失戀事件。於是在紅葉筆下,小波成了間貫一的人物原型,而小波的戀人川田綾子和紅葉館的女傭須磨子則一起構成了鴫澤宮的人物原型。但就像日本文豪森鷗外所稱讚的那樣,將主人公間貫一設定成放高利貸者,的確恰好代表了當時的社會,而這顯然是基於紅葉自己的創意,理應受到高度的評價。紅葉在《金色夜叉上中下篇合評》中談到自己的創作意圖時,說道:其一是試圖通過貫一來具體地表現人生兩大勢力——愛情與黃金之間的搏鬥,其二是藉助女主人公鴫澤宮來刻畫明治時代的新婦女形象。顯然,紅葉創作《金色夜叉》是出於這樣的立場,即黃金的力量是暫時的,而唯有愛情是永久不變地支配著人生的東西。然而,正如勝本清一郎等評論家指出的那樣,紅葉所理解的金錢世界的實體乃是前近代性的,因此,用來與之抗衡的要素也停留在了封建世界的道德觀上。吉田精一也認為,“作為小說家,他屬物語作家,風俗小說家,可以說幾乎全然不含文明的批評、人生的批評。他的以‘通’、‘粹’、‘江戶風’為標準的人生態度,大都混淆著封建性的趣味”。這些評論已占據了《金色夜叉》論的主流,以至於在文學史教科書上大都把它視為一部具有通俗性質的作品。不過,這並不妨礙該小說在紅葉文學生涯中的壓軸意義。除了其中愛欲與金錢的糾葛讓我們凝神屏氣之外,其小說技法上的特點也足以令人驚嘆不已:“一是將文學與文藝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有機地合成一個整體,發揮其相應和相補的有效性;二是以客觀為中心,交織主觀的判斷;三是構建不斷變化的故事性;四是採用了文語體,即言文混雜,敘事用雅文體,對話用當時的口語體,而對話主要部分則表現對人性的思考,構成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儘管這種文體上的特點和魅力未必能在譯文中得到有效而完整的體現,但紅葉的確創造了一種雅俗折衷的絢爛文體。以至於在他的影響下,二葉亭四迷、小杉天外、田山花袋、島崎藤村、泉鏡花等作家都採用了“である”文體。雖然在文體改革的摸索中,紅葉也曾一度出現過倒退現象,比如,無視二葉亭四迷和山田美妙已經實驗的新文章論,對其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紅葉對日本近代文學言文一致體的最終完成還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不過,只要回想一下中國白話文運動的曲折歷史,自然會對紅葉當時在文體上的追求和搖擺多幾分理解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