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通玄經》

《道德經·通玄經》

可道非道,洞察哲理精要,上德不德,方知處世之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先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基本信息

圖書詳情

ISBN:978-7-80724-686-2
圖書圖書

作者:文正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223.11
印張:23.0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720*1000
頁數:368頁
印刷色:四色
定價:¥39.80元
適讀年齡/年級:高中,職專,大學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簡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和“神奇寶典”。它揭示了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古代人們勾勒出了世界的原貌。《通玄經》則以老子治國修身的真理,堪稱不可不讀的經典。

作者簡介

老子其人
老子(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
謚曰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太清宮鎮,古屬亳州譙城)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
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章節目錄

前言
道德經
 上篇 道經·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不尚賢
道沖
天地不仁
穀神不死
天長地久
上善若水
持而盈之
載營魄抱一
三十輻共一轂
五色令人目盲
寵辱若驚
視之不見
古之善為道者
致虛極
太上
大道廢
絕聖棄智
唯之與阿
孔德之容
曲則全
希言自然
企者不立
有物混成
重為輕根
善行無轍跡
知其雄,守其雌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以道佐入主
夫兵者不祥之器
道恆無名
知人者智
大道汜兮
執大象
將欲歙之
道常無為
 下篇 德經·上德不德
昔之得一者
反者道之動
上士聞道
道生一
天下之至柔
名與身孰親
大成若缺
天下有道
不出戶
為學日益
聖人常無心
出生入死
道生之
天下有始
使我介然有知
善建者不拔
含德之厚
知者不言
以正治國
其政悶悶
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大國若烹小鮮
大國者下流
道者萬物之奧
為無為
其安易持
古之善為道者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天下皆謂我道大
善為士者不武
用兵有言
吾言甚易知
知不知尚矣
民不畏威
勇於敢則殺
民不畏死
民之飢
人之生也柔弱
天之道
天下莫柔弱於水
和大怨必有余怨
小國寡民
信言不美
通玄經
 第一篇 道原·老子論道
論大丈夫
有智慧的人
孔子問道
欲望與天性
萬物之總
剛強與柔弱
 第二篇 精誠·道與政令
最理想的治人之道
人之道的含義
黃帝治天下
真人的智慧
聖人之游
君主的言行
大道無為
論恩德
聖人之德
死亡與名聲
意念與精神
講話要有主題
聖人的心
無為精神
 第三篇 九守·取法於天地
人受天地變化而生
五藏與五色、五音、五味的關係
守虛
守無
守平
守易
守清
守真
守靜
守法
守弱之一
守弱之二
守朴
 第四篇 符言·至高無上的道
追求名利之人
萬物相剋原理
論生死
論施捨與回報
德行與名譽
最高的道德標準
鼓勵與批評
分配原則
論禮物
論欲望
論修身
天道明察
聖人的品行
修道之人
論境界
論抱怨
論視聽
關於人的性情
人的德行強弱
小人與君子
論生存
人的內心
聖人對生死的態度
聖人反對窮兵黷武
論霸業
 第五篇 道德·文子問道
實踐大道之人
文子問德
人的德行
文子問聖智
文子問王道
王道惟一
道的精神與法則
君王如何得民心
論法典
文子問政事
論君主的言令
 第六篇 上德·論君主
自然規律
天道與人道
論感應
論因果
 第七篇 微明·道的內在與外在
言可以表意
論法律
道的本身
聖人施政
論犯罪
論積德
人的本性
保全生命的方法
有道之人的處事方法
關於人道
 第八篇 自然·論無為
論宇宙
論天子
 第九篇 下德·治身的方法
賢明的君主
重視生命
論行善事
論氣
清靜無為的政治
治世之道
天下和諧法則
 第十篇 上仁·論君子的道
精神境界
 第十一篇 上義·治理之道
治人之道
道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