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部曲》

《送湖南部曲》為辛棄疾所作,悲壯而蒼涼,沉鬱而雄健,但藝術水準明顯不如辛棄疾的詞作。

基本信息

【名稱】《送湖南部曲

【年代】南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送湖南部曲①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負君赤手縛於菟④。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雲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作品注釋

①部曲:部下。

②急急符:緊急命令。

③薏苡:語出《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從交趾還,載一車薏米,有人告發他私載一車珍珠。此典指因涉嫌而受污謗的人。

④於菟:老虎。

作品簡析

這一首辛詩的風格和辛詞一樣,悲壯而蒼涼,沉鬱而雄健,但藝術水準明顯不如詞。

此詩首聯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的風味,寫出了部下驍將的颯爽英姿。頷聯抒發了因主帥受人誣陷,致使赤手空拳縛虎的猛士不能“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無窮遺憾。詩人關懷部下,不計較個人功名得失的寬廣胸懷也就溢於言表。頸聯像是詩人的“自白書”,他眼明如鏡,膽識過人,仗義執言,絕不畏首畏尾,多次向朝廷上書,提出抗擊金兵,恢復中原的良策,即使不被採納,屢遭打擊,也絕不屈服。尾聯化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作結,其先人後己的可貴精神也和杜甫一樣,令人欽佩。而從送別這一題材看,又有高適豪邁的風味。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