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篇名:賣豆腐的哨子
體裁:散文
作者:茅盾
作品原文
早上醒來的時候,聽得賣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嗚嗚地吹。每次這哨子聲引起了我不少的悵惘。
並不是它那低嘆暗泣似的聲調在誘發我的漂泊者的鄉愁;不是呢,象我這樣的漂泊者,沒有了故鄉,也沒有了祖國,所謂“鄉愁”之類的優雅的情緒,輕易不會兜上我的心頭。也不是它那類乎軍笳然而已頗小規模的悲壯的顫音,使我聯想到另一方面的煙雲似的過去;也不是呢,過去的,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為現實的嚴肅和未來的閃光所掩煞所銷毀。所以我這悵惘是難言的。然而每次我聽到這嗚嗚的聲音,我總抑不住胸間那股迴蕩起伏的悵惘的滋味。
昨夜我在夜市上,也感到了同樣酸辣的滋味。
每次我到夜市,看見那些用一張席片擋住了潮濕的泥土,就這么著貨物和人一同擠在上面,冒著寒風在嚷嚷然叫賣的衣衫襤褸的小販子,我總是感得了說不出的悵惘的心情。說是在憐憫他們么?我知道憐憫是褻瀆的。那么,說是在同情於他們罷?我又覺得太輕。我心底里欽佩他們那種求生存的忠實的手段和態度,然而,亦未始不以為那是太拙笨。我從他們那雄辯似的“夸賣”聲中感得了他們的心的哀訴。我仿佛看見他們吁出的熱氣在天空中凝集為一片灰色的雲。
可是他們沒有嗚嗚的哨子。沒有這象是悶在瓮中,象是透過了重壓而掙扎出來的地下的聲音,作為他們的生活的象徵。嗚嗚的聲音震破了凍凝的空氣在我窗前過去了。我傾耳靜聽,我似乎已經從這單調的嗚嗚中讀出了無數文字。
我猛然推開幢子,遙望屋後的天空。我看見了些什麼呢?我只看見滿天白茫茫的愁霧。
作品鑑賞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間,曾寫過一批散文,其中發表於1929年2月10日《小說月報》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隨筆《賣豆腐的哨子》。
文章寫“聽得賣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嗚嗚地吹”後引發的巨大而又“難言”的悵惘憂愁。那么,作者具體又因何而愁呢?文章表現得“難言”而隱晦。但我們可以隨著作者對自己情感的四次“排除”,進一步明確其心理歷程。
第一不是鄉愁。“像我這樣的outcast,沒有了故鄉,也沒有了祖國,所謂‘鄉愁’之類的優雅的情緒,輕易不會兜上我的心頭”。茅盾先生早年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以修改英文函授生課卷為工作,所以文中常夾有英文,“outcast”指被拋棄的人。時值大革命失敗,身為中國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的作者和黨組織失去聯繫,自身遭到國民黨政府的通緝,飽嘗異黨殺伐的白色恐怖。遠走異國他鄉的他宣稱自己沒有故鄉,也沒有祖國,這種憤世嫉俗之情,自然有別於“如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的“優雅”的鄉愁。
第二不是理想之愁。“煙雲似的過去”,“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為現實的嚴肅和未來的閃光所掩煞所銷毀”。我們從茅盾赴日前寫的名著《蝕》三部曲中可以看到:太多的流血犧牲、背叛欺騙,使茅盾先生對革命鬥爭的殘酷產生了清醒的認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渺茫的,少年時的單純輕狂、樂觀幻想,已被現實中的風雨礁石打磨成失望與迷惘。這種深積在心底的傷痛大概的確不是能被每天“賣豆腐的哨子”所喚醒的。
流落異鄉者慣有的兩種情愫被排除後,又剩下什麼呢?又還有什麼憂愁悵惘總在作者胸中“迴蕩起伏”呢?接下去,作者給了我們一個提示:“昨夜我在夜市上,也感到了同樣酸辣的滋味。”作者在夜市看到的是條件艱苦、衣衫襤褸、為生活而掙扎的小商販。當我們的猜測漸趨明朗時,作者卻又繼續為我們排除。
第三不是憐憫。“我知道憐憫是褻瀆的。”當你的地位比對方高,生活比對方好,希望比對方大,有能力幫助對方時,你才有資格去憐憫對方。而漂泊異鄉的茅盾先生顯然不具備這些條件。
第四不是同情。“我心底里欽佩他們那種求生存的忠實的手段和態度。”那些小商販在潮濕的泥土上鋪一片薄席,和貨物一同擠在上面,冒著寒風,拚命“夸賣”招徠顧客。他們吁出的熱氣在天空中“凝集為一片灰色的雲”。相比於自身,文人對痛苦的承受力和對生命的渴望是遠不及窮苦人的,(老舍、傅雷、翦伯贊等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結局就是明證)所以面對勞動人民,知識分子收穫更多的是感動。
四次排除後,我們知道茅盾先生橫亘心中的“愁”,不是因為自己的名利榮辱、兒女情長,而是因為廣大的掙扎在社會底層的無產階級勞動者,既然不能叫做廉價的“憐憫”、“同情”,那么就應該是對黑暗的社會、不公正的命運的無限感慨。這種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情懷直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
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只能無止境地在饑寒交迫的死亡線上呻吟;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子承父業,一代代安享他人血汗的盛宴。面對這樣的現實,有人挺身而出,英勇抗爭;有人醉生夢死,甘於沉淪;也有些人“翻身碰頭”之後,蒼白無力的惆悵感嘆就油然而生。毋庸諱言,1929年的茅盾先生,其心態正是如此。《賣豆腐的哨子》如同“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種種痛苦、鬱悶、傷感、無奈,卻偏偏關住了希望,讓人讀完之後,備感彷徨沉重。這也正像古人所說:“傷心秦漢,生靈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面對殘酷的現實,多愁善感而又天性脆弱的讀書人除了嘆息,又能怎樣呢?其實不單茅公如此,這似乎也是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宿命:對辛亥革命失望後,魯迅曾躲在北京寓所抄古碑(《吶喊自序》);和“左聯”同志產生分歧後,郁達夫曾租一椽破屋,整天欣賞破壁腰上的藍色牽牛花(《故都的秋》);“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朱自清“心裡頗不寧靜”,沉浸於“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大革命失敗後,郭沫若東渡日本去研究史學、文字學……
斯人已蓋棺定論,我們當然不會懷疑這些老一輩革命家、文學家們的堅定性,我們都理解跋山涉水的長征需要小憩,艱苦寂寞的航行需要暫避風雨。其實,也正是《賣豆腐的哨子》所表現出的那種雖流落異國他鄉,卻不以自身為悲,視天下蒼生為己任,深入骨髓的佛般慈悲的心腸,讓我們看到了茅盾先生超出常人的偉大。
作者介紹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裡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辭世。
中文名:茅盾
別名:沈雁冰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浙江嘉興出生日期:1896年7月4日
逝世日期:1981年3月27日
職業:作家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
茅盾作品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作家及文學評論家。常用的筆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