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翻譯作品(如圖)
財務會計理論(原書第3版)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作者:(加拿大 滑鐵盧大學)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 R.Scott)
陳漢文 等譯
叢書名:會計教材譯叢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7111173228
出版時間:2006-1-1
頁數:293 字數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開本:小16開
本書也有2001年1月1日 機械工業出版社版本
內容簡介
以信息經濟學的框架解釋會計在現實世界中所碰到的基本矛盾,即協調股東與管理當局之間的關係,同時兼顧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在結合西方會計理論界實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材現實中的跨國企業報告、著名公司運作案例、各種傳媒的報導,來闡述財務會計如何發揮作用,提高會計信息的效率,呈現了會計理論研究及“實證”方法的獨特魅力。
此外,正文和每章後的大量習題展示了北美的社會經濟環境。
編輯推薦
本書適合在會計、金融領域學習研究的中、高層師生及從業人員。對於以會計學為專業及準備投身於財務會計的研究的讀者而言,這種“導遊圖”式的架構所能提供的幫助是儘快取得成功的關鍵;對於那些希望從財務會計的視角來充分領略經濟學魅力的讀者,本書在展現現代經濟學中湧現的紛繁複雜的數理模型的同時,還提供了邏輯一致、現實鮮活的運用實例。
作譯者
陳漢文, 重慶市梁平縣人。1997年獲經濟學博土學位,現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土生導師、會計系主任。兼任《中國經濟問題》編委、《財會通訊》特約編委、《審計與理財》編委、《會計之友》編委、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會計準則諮詢專家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審計與內部控制、資本市場會計研究,主筆完成《證券市場與會計監管》(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上市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變遷與改進》、(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註冊會計師職業行為準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等著作,在《經濟研究》、《會計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目錄
譯者序
譯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本書的目的
1.2 歷史觀
1.3 信息的複雜性
1.4 會計研究的意義
1.5 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性
1.6 財務會計理論的基本問題
1.7 管制:對基本問題的回應
1.8 本書的結構
1.9 財務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相關性
第2章 理想環境下的會計
2.1 概述
2.2 確定環境下的現值模式
2.3 不確定環境下的現值模式
2.4 儲備確認會計
2.5 對歷史成本會計的修訂
2.6 真實淨利潤的不存在性
2.7 結論
第3章 財務報告的決策有有性
3.1 概述
3.2 決策有用觀
3.3 單人決策理論
3.4 理性的、規避風險的投資者
3.5 分散組合的原則
3.6 最優投資決策
3.7 組合風險
3.8 會計職業界對策有用觀的反應
3.9 決策有用性的結論
第4章 有效證券市場
4.1 概述
4.2 有效證券市場
4.3 有效證券市場對財務報告的意義
4.4 價格的信息含量
4.5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4.6 信息不對稱
4.7 正常運轉的證券市場的社會意義
4.8 充分披露的例子
4.9 總結及結論
第5章 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
5.1 概述
5.2 研究問題的概要
5.3 鮑爾和布朗的研究
5.4 盈餘反應係數
5.5 特殊、偶發和非常項目
5.6 有關"最佳"會計政策的一點提醒
……
第6章 決策有用性的計量觀
第7章 講師觀的套用
第8章 經濟後果和實證會計理論
第9章 衝突的分析
第10章 管理人員薪酬
第11章 盈餘管理
第12章 準則規定:經濟問題
第13章 準則制定:政治問題
參考文獻
譯者序
在我國會計學術界,許多人認為,實證會計研究的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是邏輯實證主義。我們認為,從西方實證會計研究的既有理論成果來看,顯然非眾人所云。“羅切斯特學派”主要代表人物瓦茨和齊默爾曼指出:“在經濟學中,科學上所採用的理論概念傳統上被稱為實證理論,據以與限定性或規範性論據相區分。這個由弗里德曼加以普及的名詞經常導致實證理論概念(科學上使用的概念)與另一概念,即哲學上的邏輯實證主義相混淆。”’而在弗里德曼的經典論文《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中,證偽主義思想昭然若揭。由此可見,實證會計研究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不是邏輯實證主義,而是證偽主義。人們之所以將邏輯實證主義視為實證會計研究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實證會計研究區別於規範會計研究的一個根本點,在於前者恪守價值中立,而這正好切合了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的主張。我們這裡要指出的是,證偽主義哲學也主張理論對價值保持中立。“理論對價值的中立性的主張把科學研究中的一切評價的方面都用蒸餾法提取出來,並且把它們凝聚在方法論——科學比賽的規則中,給科學理論留下來的便單純是經驗的內容,沒有絲毫的評價成分了,邏輯實證主義和波普學派的方法論乃是理論同價值徹底分離的表現。”’可見,實證會計研究恪守價值中立,並不足以說明其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是邏輯實證主義,當然,也不足以說明是證偽主義。反之,若實證會計研究並未恪守價值中立,則毫無疑義地表明,其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既非邏輯實證主義,亦非證偽主義。有鑒於此,作為立論的一個雖非充分但必要的論據,我們首先須對實證會計研究恪守價值中立這一事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實證會計研究者對“價值中立”這一主張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著名的“羅切斯特學派”創始人簡森教授,在其名作《有關會計研究現狀和會計管制的評論》‘中,便毫不掩飾地對以特定價值判斷為指導的傳統會計理論加以針砭。簡森指出,傳統會計研究只關注規範性和限定性命題,致力於探求會計“應該是什麼”,這對於解釋和預測會計實務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因而是不科學的。從這一批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簡森力圖擺脫或排斥價值判斷的實證傾向。繼此之後,瓦茨、齊默爾曼等諸多實證會計研究者又對此做出積極呼應,重申了簡森的上述思想觀念。他們認為:價值判斷是一個涉及是非、好壞及善惡等道德標準的問題,其中包含研究者個人的主觀意願和偏好,無法進行客觀的經驗檢驗。而且,從會計理論研究的現狀來看,規範會計理論所堅持的價值判斷也是不盡如人意的,這些價值判斷並非如研究者所宜稱的那樣是建立在公眾利益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政治家(政治市場的“經濟人”)和既得利益集團私利的基礎上。基於對傳統會計理論的上述批判,實證會計研究者主張,理論對價值保持中立,目標與手段相分離。“理論只提供一種限定所必需的兩個因素中的一個:特定行為對各種變數的影響。使用者提供另一個因素: 目標以及反映變數對目標施加影響的函式。”‘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實證會計研究者所構建的會計理論是一套有關會計“是什麼”的系統知識體系,無法指明會計“應該是什麼”,而充其量只能告訴人們,為了達到某一既定目標,可以有幾種途徑。當然,實證會計研究者的上述見解不可避免地要招致規範會計研究者的反擊,因為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會計研究過程不可能完全排斥價值判斷。瓦茨和齊默爾曼也承認:“研究人員在建立會計理論的過程中必然帶有主觀隨意性。研究課題的選擇與理論模式的建立都會受到會計研究人員自身的價值觀的影響。”
但這並不意味著實證會計研究者接受批評,並放棄其價值中立的研究立場。瓦茨和齊默爾曼隨即指出:“然而,在對研究進行評價時,爭議性問題的主觀性將日趨減少。評價過程必定觸及到所建立模型的含義是否合乎邏輯,以及假設是否與證據相吻合的問題。”’也就是說,實證會計研究者雖然承認在研究的初始階段,課題的選擇和理論模型的構建受研究者的價值判斷的影響,但他們認為這無損於實證會計研究力圖排斥價值判斷的科學合理性。應該指出的是,這並非實證會計研究者的一家之見,而是整個實證經濟學界的共識。要理解這一點並非難事。譬如,在實證會計研究的初始階段,研究者之所以把會計程式的選擇與變更作為研究課題,是因為研究者立足於自身的價值判斷,認為該課題頗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值得探討。但初始階段的此類價值判斷並不會對整個實證會計研究過程構成實質性的影響,因為,至關重要的是,真正的實證會計研究者,實際上自始至終都無意對這種會計現象做出是非判斷,以支持或否定之,他們只是致力於探求這種現象的內在動機,從而為解釋和預測此類會計現象提供一種理論框架。也正是在此意義上,實證會計研究者宣稱他們的理論恪守價值中立。
在研究方法論上,邏輯實證主義者作為現代歸納主義者,主張採用歸納法進行理論研究;而證偽主義者則主張採用試錯法,並據此提出了科學知識增長的“問題——猜測——批判——問題”四段圖式。從實證會計研究過程來考察,不難發現它們與試錯法之間存有某種內在聯繫。實證會計研究也始於問題的提出。在現實世界中,每一種亟待解釋的會計現象都構成一個值得探討的研究課題,它激發會計研究者認真思考,以致力於為之提供一種合理解釋。譬如,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會計研究者觀察到一種鮮見的現象,即某個行業會突然在同一時期內實施同一種會計程式變更。這種現象在傳統會計理論中無法找到滿意的解釋,會計研究者便轉而求助於新興的實證會計研究,為之尋求一種合理的解釋。實證會計理論中著名的分紅計畫假設、負債權益假設和規模假設便是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也正是在此意義上,瓦茨和齊默爾曼指出:“理論的發展始於研究者對解釋某些現象的思考。”‘在實證會計研究過程中,這種思考富有創造性,實證會計研究者往往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廣泛借鑑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相關知識來構建會計理論,由此得出的理論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膽的科學猜測。這種理論由兩個部分組成:假定,包括變數定義和變數之間的邏輯聯繫;一系列本質性的假設。假定,定義和邏輯聯繫是用來組織、分析和理解所研究的實證性現象,而假設則是從分析中派生的預測。’理論的上述構成也決定了它具有嘗試性、暫時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徵,需經由經驗確證方能接受。經驗檢驗最能體現實證會計研究特色,在這一過程中,實證會計研究者往往先將期望得出的會計理論作為備擇假設,並同時構造與之相反(相競爭)的會計理論作為原假設,爾後,著手收集整理相關統計資料,借鑑反證法思想,實施統計假設檢驗。如果檢驗結果表明經驗事實並未證偽原假設以支持備擇假設,則意味著期望得出的會計理論並未得以確證,不能被接受,實證會計研究者應進一步探究其不足之處,對其實施重建或修正,從而開展新一輪的實證研究。如果檢驗結果表明經驗事實證偽了原假設並相應支持了備擇假設,則意味著期望得出的會計理論業已得到確證,可被接受以用於解釋和預測會計現象。當然,應該指出,這種確證是暫時的,而非一勞永逸,隨著新問題的不斷滋生,暫時得以確證的會計理論又會受到巨大的衝擊而失去存在的合理性,並最終為更完善的實證會計理論所替代。換言之,“理論通常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發展。通過分析現存理論的預測誤差,該理論就可得到修正”。”顯然,上述整個實證會計研究過程,呈現出與“問題——猜測——批判——問題”四段圖式大致相同的軌跡。
如前所述,在實證會計研究過程中,經驗檢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經驗檢驗問題上,邏輯實證主義者堅持證實原則,證偽主義者則堅持證偽原則。在現有的實證會計文獻中,儘管研究者沒有明確宜稱堅持證偽標準”,但稍加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實證會計研究的證偽主義傾向。瓦茨和齊默爾曼在《實證會計理論》一書中便明確贊同下述觀點:“實證或科學理論中不存在著絕對的事實。事實的解釋取決於理論。此外,我們無法證明假設是正確的;我們只能證實假設不成立。因而,這種理論強調的是對理論進行批判,並試圖證明它們是錯誤的,而不試圖驗證它們是正確的。””而且,從實證會計研究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亦可發現:實證會計研究者正是主足於許多不容辯駁的經驗事實,有理有據地證偽了傳統規範會計理論的一些主觀臆斷成分,從而推動了實證會計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譬如,作為開實證會計研究之先河的會計學者,鮑爾和布朗開展了有關會計收益與股票價格相互關係之實證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在收益公布之前,股票價格的變化與未來預期收益的變化方向和變化幅度呈顯著相關性。這意味著:資本市場上顯然存在其他信息來源,故投資者可以預先知曉權益公布所欲傳遞的某種信息。這無疑證偽了“財務報告是外界了解公司信息的惟一來源”的傳統見解,並激發起廣大會計學者的實證研究熱情。當然,僅僅指出這種證偽主義傾向是不夠的,因為在證偽問題上,存有素樸證偽主義和精緻證偽主義之分,實證會計研究傾向於何者呢?基於實證會計研究的現狀來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實證會計研究在經驗檢驗問題上更為傾向於後者,“在這種方法論下,一個理論並不僅僅因為一些不一致性的觀察資料而被拋棄”。以規模假設這一實證會計理論為例,該假設認為,在其他條件均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規模愈大,其管理人員就愈有可能選擇那些能夠降低現行收益的會計程式(以降低政治成本)。這一假設儘管得到一般經驗事實的支持,但在經驗檢驗過程中也碰到不少異例,比如,來自零售企業的經驗證據”,有關企業規模與研究開發費及利息會計處理程式(是否資本化)之間實證關係的經驗證據“,均不利於這一假設。事實上,就目前已得出的所有實證會計理論而言,在現實中都可找到異例。但這一事實並未影響實證會計研究者對這些理論的認可與接受,究其原因,乃在於:儘管現有的實證會計理論並不完備,但它們或者是目前存在的解釋和預測某一方面會計現象的惟一理論,因而,“只要誤差和實施的成本小於毫無根據地猜想的成本,這種理論就應予以運用”。或者同與之相競爭的備選會計理論相比,它們得到更多經驗事實的支持,能夠更具說服力地解釋和預測一會計現象(譬如,依據分紅計畫假設、負債權益假設和規模假設來解釋和預測會計程式選擇與變更,顯然比立足於節稅目的來解釋和預測這些現象更具說服力),因而“正如浦泊所指出: ‘我們所選擇的是那種在其他備選理論競爭中獲勝的理論;這種理論通過自然的淘汰能夠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在經驗檢驗問題上,實證會計研究堅持了拉卡托斯的精緻證偽主義思想,因為這種證偽更為切實可行。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這種證偽反而顯得特色不夠鮮明,甚至讓人覺得有點“無關痛癢”。對於這一現象,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克雷斯坦森教授曾於1983年撰文予以批評。”他認為,“羅切斯特學派”在經驗檢驗問題上沒有貫徹波普爾的素樸證偽主義思想,因而是不科學的。其實,這種批評是不大中肯的,因為:(1)社會科學難以貫徹嚴格的素樸證偽主義思想。波普爾本人曾指出,社會歷史現象不同於自然現象:一則,它沒有重複性,不能在精確相似的條件下重複,人們無法對它進行實驗;二則,社會歷史現象是複雜的、人為的現象,是有人的思想活動參與的,它純屬偶然現象。基於以上原因,社會歷史現象雖具有一定的發展趨勢,但卻無嚴格意義上的規律可言。依此類推,社會科學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絲毫異例而得以確證的理論,而會計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分支,自不例外。(2)即便是自然科學,事實上也不適用嚴格的素樸證偽主義哲學。著名科學哲學家庫恩、拉卡托斯和費耶阿本德都曾指出,波普爾的證偽原則不符合實際的科學史,科學理論有其特有的韌性,僅僅因為少數幾個異例便證偽並被拋棄,在科學史上極其罕見。否則的話,許多新興的科學理論(如哥白尼的日心說)早就夭折了。
概言之,儘管從實證會計研究的整個行程來看,實證會計研究基本貫徹了素樸證偽主義者的試錯法思想,但在研究過程的經驗檢驗環節,實證會計研究更傾向于堅持精緻證偽主義者的實證思想。從而使得實證會計研究並非以純粹的素樸證偽主義思想或精緻證偽主義思想為指導,而是同時得到了兩者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方法支持。
20世紀70年代之前,傳統的規範會計研究在西方理論界居於絕對統治地位。之後,隨著會計研究中實證性傾向的出現,這一格局被打破,實證會計研究異軍突起,對規範會計研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從近一二十年來的態勢來看,實證會計研究由於獲得了正統經濟學所提供的實證性思想觀念支持,並得到了廣大中青年學者的極力推崇,因而已躍居主流地位。但這是否意味著,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傳統的規範會計研究日漸式微,並最終將為實證會計研究所替代呢? 從方法論上來看,兩大會計研究均有其存在意義。目前,實證會計研究欣欣向榮,但其方法論本身已在科學哲學領域面臨巨大衝擊,這種衝擊主要來自於歷史主義哲學觀。前已述及,實證會計研究的基本方法論的主要內容是證偽主義,歸屬於邏輯主義哲學觀。該哲學觀認為科學理論所包含的只是單純的經驗內容,並對評價標準保持中立(亦稱“價值中立”)。但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歷史主義哲學觀則對此持有截然不同的見解,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庫恩強調指出,理論系統或“範式”包括有規範或評價的成分,理論系統不僅僅包括經驗內容,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把正確科學實踐的評價標準合併在內。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事實與價值難以分離,即便是自然科學,亦無法擺脫社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建立在真正客觀的事實和感性經驗基礎上(這一點已為西方很多科學哲學家所承認,只是就其影響程度尚存有不同看法)。既然自然科學都是如此,遑論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在考慮和分析社會現象時,更要關注作為現象基礎的社會因素和人類心理因素,從而必然要受到存在於不同社會中的不同道德觀念以及個人主觀價值判斷的影響和制約。就此而言,應該說,規範理論的規範性才是現實的,而實證理論的實證性反而是不完全的和近似的。當然,我們無意據此否認實證研究應有的地位,一則,邏輯主義哲學觀和歷史主義哲學觀各有其適用性,後者並不能排斥前者的合理存在,況且科學哲學界目前也倡導方法論的多元化;二則,不管實證研究的實證性是否是完全的,但其思路至少是可取的,也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理論的客觀性。不僅如此,在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歐肯看來,實證分析亦是得出規範經濟理論的必由之路。歐肯認為,社會科學有兩方面任務,一為不帶偏見地研究現實;二為提出政策主張以實際地解決經濟問題。經濟學作為“經邦濟世”之學,應以第二個任務為目的,此則意味著,經濟學在最終服務於政策制定時,不可避免地須有價值判斷介入。但與此同時,歐肯又指出,經濟學家要完成第二個任務,又須首先擺脫經濟政策上的願望,致力於完成第一個任務。換言之,只有建立在實證經濟理論的基礎上,規範性經濟政策才更具有科學合理性。再看會計理論的研究,無論是方法論抑或是理論準備上,哲學和經濟學均是其基礎,科學哲學所受的震盪,經濟學領域的研究結論,最終必將體現到會計理論研究當中。我們據此推論,規範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均有其價值,不可厚此薄彼。
從會計研究的實際情況考察,兩大會計研究之間的關係正發生微妙的變化,似有一種相互結合、相得益彰的趨勢出現。經過多年來全面深入的理論論爭,西方會計學術界對於兩大研究的一些模糊認識基本得以廓清,看法也日趨客觀全面。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會計學者開始平心靜氣地評價兩大會計研究。他們認為,就規範會計研究而言,它缺乏嚴格的事實檢驗,此為其弊;然其力圖找出較佳的會計規則和較優會計程式和方法的思路是可取的,這有利於最佳化和發展會計實務,並滿足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本流動對會計信息。質量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會計概念框架的建立,為分析評估和指導會計準則提供了一個“規範性”基礎,有利於抵制既得利益集團的政治壓力,這無疑使規範會計研究的實踐性和有用性大為提高。就實證會計研究而言,它奠立於觀察和實驗而得的大量事實、數據基礎上,業經嚴格的經驗驗證,而且由於研究過程中數量模式的引進,使其在定量化和精確化方面具有比較優勢,這與當代經濟科學發展的大方向趨同,頗有可取之處;而且,它對西方會計理論的發展也影響頗大,開闢了研究新思路,調整了會計研究方向,拓寬了會計研究領域,在資本市場研究和行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大大豐富了會計理論的內容。但實證會計理論亦有其弊,認為“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無疑會堵塞會計發展道路,使會計實務重返自由放任狀態。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感到,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兩大會計研究各有其優缺點,偏廢任何一種均非善策。理想的選擇應該是:消解兩者之間的對峙狀態,承認彼此的存在價值,並促成兩者實現一定程度的結合。那么,這種結合應以何種方式進行呢?它或可理解為是認知過程中各有側重的兩個階段先後承繼,相輔相成,從而促成事實性、描述性論述向規範性、倫理性見解的過渡。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首先應儘可能地排除價值判斷,側重於通過實證性或近似實證性研究,力求客觀地揭示會計現象及其外部聯繫;而後,在此基礎上,以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為己任,側重於樹立合宜的價值判斷標準,通過理性思維構建規範會計理論。這些規範會計理論在形成之後,又須在套用中不斷接受經驗檢驗,以獲得新的突破和發展。在此過程中,規範方法與實證方法得以綜合運用,既確保了會計理論構建的邏輯相關性和緊密性,又為會計理論的真理性和精確性提供了檢驗依據,從而實現優勢互補。
在上述相互結合的理想模式中,兩大會計研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宜有所偏廢。依此見解,反觀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則不難發現:長期以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絕大部分屬規範會計研究,實證研究則為鮮見。這使得整個會計理論大廈缺乏實踐經驗的基石,理論與實務脫節。這一現象在會計準則制定之前尤為嚴重,體現在:從理論的形成過程看,會計理論經由純粹邏輯演繹推理而得,並非從實踐中來並接受實踐經驗的檢驗;從理論的套用看,會計理論未能有效地規範和指導會計制度的制定,無法回到實踐中去接受實踐經驗的檢驗。受此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會計理論往住流於假說與推論,缺乏套用價值。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會計準則理論研究的開展,這一現象有所改觀,理論的套用價值大為提高,但仍未消除理論形成過程中缺乏經驗驗證這一事實,許多基本會計概念,如會計對象、會計目標等均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和主觀性,缺乏來自實踐經驗的直接支持。有鑒於此,為彌補傳統會計理論的缺陷,使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繫起來,必須打破規範會計研究一統天下的格局,積極推行實證會計研究。尤其在當前情況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會計研究領域內新的問題不斷湧現。開展實證會計研究尤顯迫切。一方面,公司制企業日益增多,資本市場漸趨活躍,會計信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方式和程度備受關注;另一方面,企業自主權不斷增加,內部經濟利益關係日趨複雜,企業內締約各方受經濟利益驅動而對會計行為施加的影響不容忽視。這意味著,西方實證會計研究的兩大重要領域——資本市場研究和行為研究業已在我國出現,這無疑昭示著實證會計研究大有用武之地。
總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模式,繁榮我國會計理論,不僅有賴於規範會計研究的充分發展,而且也有賴於實證會計研究的滋生成熟。在當前規範會計研究一統天下的格局下,發展實證會計研究意義尤為深遠。 斯科特教授這本《財務會計理論》力圖以信息經濟學的框架來解釋財務會計在現實世界中所碰到的基本矛盾:作為一種信息系統的財務會計不可能同時既能協調股東與管理人員之間的關係,又能保證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而且根源在於市場經濟中廣泛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所以現實中會遇到投資者怎樣進行投資組合決策、管理人員如何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公司或企業為什麼要進行盈餘管理;所以我們會需要會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委員會,甚至還有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還將會碰到各利益集團圍繞會計信息供給的“博弈”,字面上我們把會計準則的制定稱為“一種政治過程”。在這一框架內,斯科特教授總結了西方會計理論界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實證研究成果。書中所討論的一系列學術文獻為讀者勾勒了西方實證會計研究的大致脈絡。這些文獻或是來自經典名篇,或是別具時代特徵,同時夾以明晰流暢的評述。拿常用的比喻來說,斯科特教授做了一件將“珍珠”加工成美麗“項鍊”的重要工作,不僅回答了“將近50年的實證研究的意義何在?”這樣的疑問,而且為有志於進行這方面學術研究的讀者提供了一個接觸實證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機會。通過一磚一瓦的理論建設,呈現了會計理論研究及“實證”方法的獨特魅力。對於以會計學為專業及準備投身於財務會計研究的讀者而言,這種“導遊圖”式的著作所能提供的幫助是儘快取得成功的關鍵。對於那些希望從財務會計的視角來充分領略經濟學魅力的讀者,本書在展現現代經濟學中湧現的紛繁複雜的數理模型的同時,還提供了邏輯一致、現實鮮活的運用實例。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企業契約理論都在財務會計的現實領域找到了最好的註解。此外,本書通過正文和每章後的大量習題為我們展示這串“項鍊”的背景色——北美的社會經濟環境。透過取材於現實中跨國企業的財務報告、著名公司運作案例、各種傳媒的報導,讀者可以從立體的視角來把握全書的整體結構。這些以環境為基礎的前提變數是飽含“信息”的,它們不僅提供了有關美國證券市場的運作情況,如上市公司如何通過確定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來建立經理的定價市場等現實而生動的例子,還對金融、財務領域的專業人士起到了寶貴的借鑑作用,即不論在實務,還是在理論研究的領域中,能夠從環境的角度來對中國和外國的情況做比較,總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為了翻譯出版這部名著,廈門大學吳水澎教授、學界前輩常勛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陳建文教授、給予了有力的支持。本書是在第1版翻譯版本基礎上完成的。第1版的翻譯工作由陳漢文、莊江波、陳向民、黃宗蘭、陳華晶、許業榮、顧慧慧、白雲霞、鄧淑芳、廖陽、肖誼、俞元鵡、魏群英、葉宏、黃蕾、楊綺、池鋮庭等共同完成。本版的翻譯工作由陳漢文、夏文賢、陳靖完成,由陳漢文總校。
譯文若有錯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