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年日程》](/img/0/df2/nBnauM3X4YTOzYzM0YDM0QDMzITM2gDOxkjMwADMwAzMxAzL2A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內容摘要
![《讀書分年日程》](/img/2/b97/nBnauM3X4YjM0MzM2YDM0QDMzITM2gDOxkjMwADMwAzMxAzL2A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作者簡介
程端禮,字敬叔,號長齋,學者稱畏齋先生。元鄞縣(今屬浙江)人。初為建平、建德兩縣教諭,歷稼軒、江東兩書院山長。後又任鉛山州學教諭。以台州教授致仕。端禮受學於史蒙卿。其學以朱熹明體適用之學為宗旨。著有《讀書分年日程》,國子監將其頒示郡邑校官,為學者式。他服膺朱熹“為學之道,莫先於究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的觀點。其《讀書分年日程》就是根據這一指導思想編制的。在《讀書分年日程》中,他詳細地敘述了讀書的內容、次序和方法。他將青少年的教育依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八歲前為啟蒙教育,學習程若庸增廣的《性理宇訓》,佐以《朱子童蒙須知》;八歲至十五歲為國小教育,學習《國小》、《四書》及諸經;十五歲至二十三歲為成人教育,主要教材為《四書集注》。其教育思想,以宣揚理學教條為宗旨,以閉門究經為手段,以讀書作官為號召。他強調,學者讀書,須要將聖賢言語體之於身,“如克己復禮,如出門如見大賓等事,須就自家身上體核,我實能克己復禮、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在心性論方面,他認為,“性之成,乃天予之全”,“心統性情,性體唯靜,心乘氣機,存之斯正。唯存心所以存性”。存心的主要方法為主敬。所著除《讀書分年日程》外,還有《畏齋集》等。全祖望其師史蒙卿之學“未必盡同於朱,其所傳為程畏齋兄弟則純於朱者”。黃百家讚揚其《讀書分年日程》“本末不遺,工夫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