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典彩繪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重新發掘幾千年來沉睡在文字中的經典魅力;全新闡釋貫穿古今包蘊在言談間的哲學思想。
上下求索,青史封藏偉岸身姿;淺吟低啜,道義熔鑄吾儕心胸。
中國古典經典名著
美冠經典書系,回眸之間,跳躍的燈火,跨越古今時空的心靈際會。
品讀雋永的美文哲理,感知古典文學的華麗深沉。
·查看全部>>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傳>>·《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編65折熱賣>>

內容簡介

《論語(套裝上下冊)(經典彩繪版)》記錄了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從稱呼口氣上看,是孔子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或傳說記錄而成的。內容涉及政治、哲學、文學、教育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方面。全書共20篇,每篇包括若干章,總計512章。每篇的篇名系後人用該篇第一章第一句話開頭兩三個字所起。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被視為儒學之圭臬。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其政治意義和倫理價值。有人說,要了解中國文化,就不得不讀《論語》,因為它被視為東方的“聖經”,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華夏兒女,豈能不走進去,領略一番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查看全部>>

目錄

《論語(經典彩繪版)》上卷目錄:
學而第一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各篇一般都以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共十六章,內容涉及學習、修身、治家等諸多方面,但主要是在告訴初學者一些基本道理。
為政第二
本篇共二十四章,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等。
八佾第三
本篇共二十六章,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孔子主張要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提出了“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
里仁第四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內容涉及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此篇包含了儒家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產生過較大影響。
公冶長第五
本篇共二十八章,內容以談論仁德為主。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各個側面探討了仁德的特徵。
雍也第六
本篇共三十章,其中有幾章談到顏回,孔子對他的評價很高。本篇也涉及“中庸之道”、“恕”等學說以及“文質”等思想。
述而第七
本篇共三十八章,內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
泰伯第八
本篇共二十一章,涉及孔子及其弟子對堯、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評價,孔子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孔子道德思想的具體內容以及曾子在若干問題上的見解。
子罕第九
本篇共三十一章,內容主要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鄉黨第十
本篇共二十七章,集中記載了孔子的容色言動、衣食住行,還記載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側面,為人們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先進第十一
本篇共二十六章,包括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學習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係;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態度。最後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從而也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思想上的傾向。
顏淵第十二
本篇共二十四章,著重記述了幾位弟子向孔子求證怎樣才是“仁”,孔子教育弟子如何為仁、為政、處事的內容。
《論語(經典彩繪版)》下卷目錄:
子路第十三
本篇共三十章,內容比較廣泛,涉及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道德修養與品格的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憲問第十四
本篇共四十四章,話題包括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的叉利觀等。
衛靈公第十五
本篇共四十二章,內容涉及孔子的“君子小人”觀、教育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季氏第十六
本篇共十四章,主要內容包括孔子及其學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交往時注意的原則、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陽貨第十七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介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仁的進一步解釋、為父母守喪問題,同時也談到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等。
微子第十八
本篇共十一章,內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與幾位隱士之間的故事、孔子關於塑造獨立人格的思想等。
子張第十九
本篇共二十五章,內容涉及孔子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精神;孔子對殷紂王的批評;孔子關於學與仕的看法;有過失時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表現以及孔子與其學生同他人之間的對話。
堯日第二十
本篇共三章,主要談到堯禪讓帝位給舜,舜禪讓帝位給禹,即所謂“三代善政”和孔予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主張。
附錄1《史記·孔子世家》譯註
附錄2孔子年表
附錄3《論語》名句表
附錄4《論語》人名索引
·查看全部>>

前言

作為中國人,需要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從而產生民族和歷史自豪感。而孔子和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應該就是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個很好的視窗。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直到現在,他都是中國文化的標誌。孔子生來家境貧寒,他做過很多事,受了很多苦,從而有機會了解到了當時社會的很多禮儀制度。後來他創立了儒家學派,授徒講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私人興辦教育的第一人,使更多的人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傳說孔子門下有三千弟子,光比較有成就的就有七十二個。孔子教育弟子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愛好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孔子都體現了身體力行的特點,他本身就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孔子提倡向不同的人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並且認為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
孔子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他認為人應該有仁愛之心,這種仁愛體現在家庭中就是父母對兒女慈愛,兒女對父母孝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要順從;在國家這個層面上就體現為君主要睿哲,臣子要忠信。所以孔子主張推行仁政。他畢其一生都在為此而努力,雖然最終他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但是孔子的這種精神,即為了理想不顧一次次的失敗而始終為之努力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我們可以通過《論語》這部書去了解孔子,也可以對照本書後面所附的孔子年表和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看看司馬遷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筆下的孔子的形象,以及司馬遷對孔子這位偉人的評價,以便加深我們對孔子的印象,進而了解他的偉大之所在。
·查看全部>>插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