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者的使命》
正文
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J.G.費希特論述其倫理政治思想的早期著作。原是費希特就任耶拿大學哲學教授時每周一次在星期日對全校師生的公開演講稿,當時的講題叫《學者的道德》。在當時精神墮落道德敗壞的社會背景下,這些演講曾給青年以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受到師生的熱情歡迎。但演講從一開始就遭到反動勢力的歪曲和誣陷,說他蓄意干擾學生的傳統禮拜活動,只講了五次就被迫停止。費希特決定隻字不改,發表這些講稿。1794年秋由耶拿的迦布勒出版社出版時改用今名,全稱是《關於學者的使命的幾個講演》。本書有梁志學和沈真的中譯本,198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第一講是一般地論人的使命。他認為人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在於人有理性,以他自身為目的,而不以之為取得某種外物的手段。使外物符合於自己的意志,可以得到幸福,但使自己的意志符合於純粹的自我,則是行善。幸福不能成為善,只有善才是真正造福的。做人就是要主宰那些直接決定著人的感性事物,以保持意志的自由。第二講是論社會裡的人的使命。他認為社會的積極意義在於保證個人的盡性發展和人與人之間的自由交往。國家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也必須符合這個要求。人在社會裡,不但要視自已為自身目的,更重要的是把別人也當作自身目的看待。任何壓迫別人、把別人看作奴隸的人,由於他在強者面前一定奴顏婢膝,他靈魂上就是一個十足的奴隸。第三講是論社會階層的差別。他認為每個人都可選擇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使自已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階層不同,但只要在自選的崗位上盡忠職守,向社會報答社會為他所做的事情,就能為類族的更加完善作出自已的貢獻。第四講是論學者的使命。他認為學者也構成一個社會階層,其使命在於高度關注和經常促進人類的發展進程。所有的人都有真理感,但僅僅具有真理感還不夠,須由學者予以闡明、檢驗和澄清,在這個意義上學者是人類的教師。但是以言教不如以身教,學者應成為他的時代里道德最好的人,應代表時代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文化水平,以他火一般的獻身精神啟發同時代人認識人的尊嚴和崇高,共同向善。第五講肯定 J.-J.盧梭提出的人類平等的理想,但不同意他的返回原始自然狀態的主張。回到自然狀態,誠然能消除文明帶來的罪惡,但也毀掉了德行和理性,沒有德行和理性,人也就不成為人了。他指出盧梭的錯誤在於,他雖比別人更深刻地感受了當前人類的苦難,卻沒有估計到人類自身就有拯救自己的力量。1811年,德意志“自由戰爭”前夕,費希特滿懷愛國熱情又在柏林作過論學者使命的講演,也是講了 5次。前兩次的講稿於1812年發表過。1835年出版他的遺著時,編者把後三講匯集一起,合稱《關於學者使命的五篇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