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小蓮初上琵琶弦 》

這是一首描寫琵琶女的一首小詞。上片寫琵琶女小蓮琴聲的清越、婉轉,下片寫它相貌的清純,並以月宮嫦娥與她相比。將音樂與相貌之美融為一體。

原詞

琵琶女琵琶女

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斗嬋娟。

注釋

素蛾:嫦娥,代指月亮。
故故:故意,特意。

詞意

小蓮剛剛給琵琶調弦,聲音清脆激越,仿佛要衝破雲霄。細細聽賞,樂聲分明是在訴說著繡閣中的怨恨,聲聲感人。
她倚在窗前,手抱琵琶,膚如美玉,梳著一對蟬鬢。今夜的月亮時時照著她,仿佛月宮裡的嫦娥特意要跟她比美似的。

詞牌

訴衷情, 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桃花水》、《畫樓空》、《偶相逢》、《步花間》、《試周郎》。調名或取《離騷》之“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余聽?” 《花間集》中有單調與雙調二體。《金奩集》所載溫庭筠、韋莊所作,入越調(無射商),張先、柳永所作, 入林鐘商(夷則商),周邦彥,張孝祥所作,入商調(夷則商)。 單調者,《詞律》卷二、《詞譜》卷二皆以溫庭筠所作(鶯語) 為正體,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韻六平韻;又以韋莊所作(碧沼 紅芳煙雨靜),及顧*所作(永夜拋人何處去)為別體,前者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韻二仄韻;後者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韻二仄韻。 雙調者,《詞律》列魏承班等四體,《詞譜》以毛文錫所作(桃花流水漾縱橫)為正體,四十一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四句 四平韻,以魏承班詞為別體,下片少一韻。

作者簡介

蘇軾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 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 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 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 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 有影響。 《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 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 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為“論 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 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 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

賞析

這首詞描寫琵琶女小蓮。上片寫她的彈奏。小蓮剛剛給琵琶調弦,聲音清脆激越,仿佛要衝破雲霄。細細聽賞,樂聲分明是在訴說著繡閣中的怨恨,聲聲感人。這既讚美她高超的技藝,也透露出她身世的不幸。下片寫她的美麗。在倚在窗前,手抱琵琶,膚如美玉,梳著一對蟬鬢。今夜的月亮時時照著她,仿佛月宮裡的嫦娥特意要跟她比美似的。詞以嫦娥來比喻,拓展了意境,進一步讚美了小蓮的美麗可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