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
仁智多高,責任多大,惠施弱者,後生可畏!
------圓空大師
在上帝的光芒之下生活
《若水》是一部議論式傳奇長篇小說,它的核心思想在於若水——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所承載的“至善”以及永不停止地追求善的精神。作者認為這種善的力量來自於深刻影響若水的中國傳統文化,具體的說就是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道德價值體系,而所有這些古典道德價值在這裡被作者總結為一個根本的道德價值——善。這一點從主人公若水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作者試圖用《道德經》這一道家經典與小說的主旨相呼應,這部讚美至善道德的小說與《道德經》之“道德”二字正相合,而若水這一名字更是來自《道德經》“上善若水”,這正與整部小說所讚美的善相符合。
正如有網友說:“《若水》是一部讓人放不下手的充滿智慧的離奇作品”。《若水》的故事是感人的、離奇的、充滿傳奇色彩,它講述了一個特殊兒童不平凡的成長曆程,也是一位母親尋找被拐賣的兒子的感人故事,同時更是一部感召世人的現代道德啟示錄。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曾經說過:誰看見了現在,誰就看見了一切——深不可測的過去發生的一切事和將來發生的一切事。若水看到了一切,他的目光透過現實而抵達未來。《若水》中所讚揚的善與《道德經》“上善若水”之善並不完全相同,可以說《若水》之善雖來自於包括道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但是《若水》之善的道德價值恐怕要高於所謂“上善若水”之善吧!因為,《道德經》所講之善其實只不過是手段,“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不過是為了“無尤”,正所謂“爭是不爭,不爭是爭”,以無為、不爭之手段達到爭和有為之目的,這才是道家無為思想背後隱藏的真正秘密。而《若水》之善是對善本身的不斷追求,善在這裡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而若水、園空大師則是善的追求者。正如浮士德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若水正是以一顆謙遜、向善的心永不滿足、永不停止地追求著“至善”這一至高無上的道德價值。他不以善為手段去達到任何世俗的目的,而是將善作為終極的目標,用其一生去努力追求,《若水》不但讚美著人性之善,讚美著若水之善,更是對永不停歇地追求善的精神的讚美,這是一曲善的讚歌,是一部浮士德式的現代道德啟示錄。
對現在整天忙碌奔波而早已分不清目的與手段的人們來說,《若水》這樣一部作品或許真的是一劑醒神良藥。不拘泥於表面的事物,也不滿足於表象的現實,卻都像行雲流水般瀟灑自如,給讀者以豐富的暗示與言外之意,言近而意遠。法國批評家布封說過:“高明的寫作,意味著高明的感覺,高明的思考和高明的表達。”《若水》可做如是觀。人類最難面對的是生活和夢想的毫無意義,但《若水》以感召世人的上帝姿態為我們樹立了一道標桿,讓我們不再虛妄,不再驕狂。
作者簡介
梅國雲,江蘇興化人,1983年10月入伍。主要作品有:著作《影響他人的45種方法》,詩集《送你一枚金戒指》、《想你依偎》,與人合著長篇小說《大鐘無聲》(2007年獲“崑崙文藝獎”,是近年最有影響力的軍旅小說之一)。在梅國雲的小說中,我們看到了對傳統的經驗秩序的強而有力的質詢。通常小說含有故事,閱讀一部小說就是追隨某種發展。作家亨利·米勒有一句話說的好:“我的書不是關於性的,而是關於自我拯救的。”《若水》不是一部特殊兒童(超人)的傳奇故事,而是關於人性與道德的自我完善的啟示。在特立獨行的表達之下,隱藏著寫作者的“自我的脆弱”。這種脆弱不是文字的壓力,而是面對神秘的世界的一種敬畏。《若水》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另一面,它的意義在於反抗既定的經驗世界,把不被人深知的隱秘與想像中的世界向我們展露出來,寫下帶有個人體溫和印記的敘事,不斷打擊經驗世界與想像世界的界限,最終完成了對一個時代的真實書寫。我對這樣的小說抱以深深的敬意。
社會意義
《若水》的社會意義,在於它客觀地反映了我國現行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若水》也對特殊孩子的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思考。首先,小說反映對特殊孩子的培養教育,不能以傳統的眼光審視,要通過特殊的渠道,採取特殊的手段。彼則寸短,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作為家庭、學校、社會,如果能尊重、關注、開發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那么,就一定能把孩子培養成為有利於社會的人。其次,小說告訴人們,培養下一代,不僅是家庭的責任,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特殊的孩子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對於他們,正如《士兵突擊》中所弘揚的主鏇律“不拋棄,不放棄”。特殊孩子的教育一旦成功了,將會給家庭帶來無限的希望,社會也會因為他們的成功而更加豐富多彩。否則,將是家庭的不幸,社會的負擔!
此外,小說從另一個側面也深刻地揭露了改革開放後,社會上各種思潮魚龍混雜,出現了如販賣人口等醜惡現象和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因素。人的弱勢往往只有無可奈何地讓位於環境的弱勢。對於現實的無奈,我們只有渴望通過小說的表現形式來喚起社會重新審視下一代的培養教育,渴望求助於“超能量”這一神話藝術力量。
小說《若水》直擊社會現實,反映的是現實教育問題。讀者反映:語言生動,幽默詼諧,可讀性強。在選材、人物塑造、情節處理、語言表述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一些藝術上的加工。從某種角度上看,《若水》要比《大鐘無聲》更加成熟。在寫作手法上,《若水》採取了“欲擒故縱”的方法。它從人們十分關注人名的取法這一傳統文化視角入手,以鄉土為平台,以主人公若水曲折的成長經歷為主線,用迭宕起伏的藝術筆調,故弄玄
虛,“賣關子”,刻意製造扣人心弦的懸念,勾引起讀者審美期待心理。小說的前部分寫得比較厚重、大氣,後面節奏較快,更注重情節的描寫,適應網路文學快節奏閱讀的特點。網友“灰塵飛舞”認為:“《若水》從表面上看,故意犯小說議論多的忌諱,反而使議論富有魅力;故意犯‘配角’繁寫的忌諱,反而使配角讓讀者回味無窮;有些該繁寫的地方卻幾筆而過,如畫國飛白,讓人浮想聯翩。”在情節的處理上,《若水》運用了“先零後整”的方法,依託不同階段的矛盾衝突,通過恰切有度的細節描寫,把分散的、細碎的生活片段組合起來,使小說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在人物塑造上,《若水》突出人物的個性化特徵和“立體化”的油畫效應。把人物的行為、語言、情感、心理等放到一個時代的背景,即改革開放初期的大視野中進行描寫。如對若水、小草、圓空大師等人的描寫,通過大量的細節描摹,突出他們大善、仁愛的一面。而對胡作子、蘭姐等具有雙重性人物特徵的描寫,通過內心的矛盾衝突,側重反映出他們“市儈”、“刁民”的人物特性。對快來等處於弱勢地位的人物描寫,既反映了他們醜陋的一面,又反映了他們善的一面,但善是主體。這種寫法,克服了一些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往往追求高、大、全式的寫法,把好人寫得一點缺點也沒有,把壞人寫得一無事處,沒有一點“人性”。
作品解讀
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個說法大抵是可信的。譬如《紅樓夢》,譬如《三國演義》,譬如《水滸傳》,譬如魯迅的小說,譬如金庸的小說,內中多少都包含了我們自身的秘密。我們在這些隱秘的文字里緩緩而行,窺視著一個民族的前世今生。小說故事是已死的往事,正是對“已死”的過去的書寫,文學才具有溝通人類與歷史,個人與民族,生存與願望的永久力量。梅國雲以軍旅小說《大鐘無聲》為人所知,最近他又寫出了議論式傳奇長篇小說《若水》,再一次讓我們領略了藝術的魅力。
《若水》弘揚的主鏇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人性的積極向上、大善。小說中之所以運用大量的“國學”文化知識,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從小說的德育功能考慮。小說作為文學藝術,具有教育他人,引領社會的作用。一方面“國學”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源流長,其本身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天涯讀書頻道》主編樸素說:“《若水》在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區——天涯社區網上連載時,日訪問量高達數萬,其看點可能在於人們從中發現了解決某些社會現象的智慧所在。”樸素先生所指的這種“智慧所在”,就是指小說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國學”作為中華核心文化,凝聚天地之精華,在小說中運用,體現出了只有“國學”這種的“超能量”,才能開啟像主人翁若水那樣特殊孩子的大智大勇大善,傳遞給人以智慧和力量。其二,從小說的藝術層面考慮。在小說中適度地運用“國學”知識,不僅能提升了小說的藝術層次,而且也增強了小說的文學性、知識性和可讀性。“國學”知識在《若水》中的運用,不是一般性的知識堆壘,而是結合小說選材、人物刻畫、環境宣染等方方面面的需要,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段,將其巧妙地揉合到故事情節的處理、細節的描寫、語言的組合等之中。不少讀者反映,“國學”知識在《若水》中大量地運用,是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取到提升小說的文化品味,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吸引力的作用。
創作過程
小說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來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若冰是個特殊的孩子,不愛說話,見到數字一臉的茫然和厭煩,6歲還不知道一加一等於幾。因為不愛說話,不懂數學,在學校里,孩子的大善,往往換來的卻是同學的一次次欺負,老師的一次次偏見,這些都是我們做父母的刻骨銘心的痛。《若水》的主人公若水絕對不是若冰,但若水身上是有若凍的影子的,也有其他特殊孩子身上的影子。
作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之所以寫《若水》,是想通過小說這一厚重的文學藝術表現形式,來喚起社會對像若水一樣的特殊孩子以更大的關注;給有特殊孩子的父母以教育和啟發;使那些特殊孩子都能像小說中的若水那樣,在成年走上社會後,不忘熱心的人們對他們的幫助,讓他們學會感恩,為社會上更多處於弱勢的人們送去更多、更大的關愛,讓世界充滿愛。
小說《若水》的創作過程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從構思到出版發行,歷時6年。期間,作者利用工作之餘,數百次深入到學校、鄉村、企業、街道等地方,與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接觸,走訪調查了上千人次。有時為了使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逼真,自己與社會上某些具有特性的人反覆進行接觸溝通,準確撐握了不同階層的人物特徵。使我感到最為痛苦的不是寫作的本身,而是一種來自歲月深層的壓力,那就是對社會的責任,對下一代培養教育的憂心。
有人說,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作者,不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一味地唱“讚歌”,總要站在對社會負責的高度上揭露社會不和諧的音符和黑暗的一面,去引領社會,喚起人們的良知和人性的大善。其實,文學作品對社會黑暗面的揭露,並不反映社會一定黑暗,只是作者希望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來深深觸動人們的靈魂,引起人們對某種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若水》反映的是事關民族的復興,事關民族的未來和希望的教育問題,寫得應該說比較大氣,也體現出了一種人生境界。寫作的過程中,儘管作者的內心時不時遭受了矛盾和痛苦的侵襲,但作者還是始終站在社會責任的高度上,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帶著痛楚一路“言說”。因為我知道,對於弱勢群體來說,他們本身是沒有力量揭露社會黑暗面的,況且,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甚至要有一種獻身的精神。相關新聞
梅國雲《若水》因寫“地震”惹事端
2008年5月12日,發生了世界為之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之後的幾個月後,梅國雲的作品《若水》卻因寫“地震”惹來了事端,四川女孩阿嬌專程從成都來到海口,經多方打聽,找到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中“四川地震”說真相》的作者佘正斌,她讓佘正斌幫助她找到小說《若水》的作者梅國雲,就《若水》中一部分寫西南地區地震的內容向梅國雲討說法。
一條新聞讓阿嬌心生惱怒
人民網重慶視窗有一條訊息——《“四川地震”說真相》,講的是知名作家梅國雲2008年4月由華文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若水》說到了隨後發生的大地震,並且一開始寫的是四川大地震,後來同事說不能隨便寫哪個具體地方地震,梅國雲就把四川改成中國西南部分地區,而且還寫到了:“國內以個人名義捐款的將達到億萬人”。結果5月12日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後來西南部分地區也相繼發生了幾次地震。億萬人捐款也是史無前例。
看到這條訊息,阿嬌不由得有些惱怒。她想了想:要么是炒作,要么是放馬後炮,故弄玄虛。這也太不像話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至今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小說怎么可以拿地震說事呢?
為討說法阿嬌隻身到瓊
阿嬌越想越生氣,恨不得馬上聯繫到作者把他臭罵一頓。最後聯繫到了寫訊息的作者佘正斌,就在電話里情緒有些失控地把佘正斌罵了一頓。而電話那一頭卻突然關了機,阿嬌很是生氣,她決定親自到海南找梅國雲,一定要讓他向西南人民道歉!
第二天一早阿嬌就訂了成都飛往海口的機票。阿嬌到海口後,電話聯繫上了佘正斌。佘正斌很是意外,雖然討厭之前阿嬌在電話里情緒失控的行為,但人家那么大老遠來了,不見個面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與同事一起接待了阿嬌。
弄清真相阿嬌心平氣和離瓊
本來想一見面就大罵佘正斌的阿嬌,見佘正斌一臉的坦誠和熱情,情緒好了許多。在吃飯聊天時,阿嬌告訴佘正斌5·12大地震中她有兩位親人遇難。後來,阿嬌還是情緒有些激動地問,梅國雲真的預測到了四川地震嗎?你們為什麼要如此炒作,往災區人民心上撒鹽?阿嬌堅持要梅國雲向西南人民道歉。
之後他們聯繫到了梅國雲,正好他有工作任務在身,無法與阿嬌見面。於是,梅國雲在電話里對阿嬌說:已經有不少讀者問到了這個事,他本人反對拿地震說事,這很無聊,也很無情。至於書上寫的地震那一節,可能是鬼使神差。有時總會無意中蒙對自然界一兩件事,這也很正常。畢竟是蒙,我們不能把它搞得神神道道,玄而又玄!
阿嬌被梅國雲的坦誠深深打動,也被梅國雲的智慧深深折服,然後心平氣和地拿著《若水》返回成都。
呵呵,一段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