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勾奇》

《臉譜勾奇》

京劇乃國粹,各種臉譜的誕生就是各個劇目的一種形象。

簡介

《臉譜勾奇》《臉譜勾奇》

筆者出身貧寒,幼年時父親在武生名角李萬春的戲班“經勵科”謀事,學齡前我便常隨父親去鳴春社科班定點演出的慶樂園聽戲,看了日場再聽夜場,從此便和京戲結下了不解之緣。記得有一次看王鳴仲的《賣弓記》,戲演唐時征東元帥薛仁貴隻身闖虎穴,智奪摩天嶺的故事。鎮守摩天嶺的七員大將,以“急急風”(演員出場時鑼鼓點密集的一種出方式,一般為多人均撩袍遮面)出場,然後登上三張高桌和兩把椅子,自報家門。站在中間的葫蘆大王滿臉勾的都是黑葫蘆,身旁的猩猩膽勾藍色尖嘴臉,抱衣上帶軟翅,表示他能騰空飛躍,雅里托金和雅里托銀兩員大將分別勾著填有金、銀色的花臉,周武勾白膛元寶臉,只有把守山口的周文由老生俊扮。七個人就像一堵花臉組成的牆,讓人至今記憶猶新。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我喜愛花臉才迷上了臉譜藝術。
我父親在日本投降後不久參加了黨的地下工作,北平解放後被任命為民主劇場經理,後又歷任廣和戲院和吉祥戲院的經理直到晚年,我因此看戲的機會也更多,可以說我看戲的年頭和我的學歷幾乎等長,看戲之多不計其數。回憶起來,李萬春平生常演的關羽戲、猴戲、武戲,包括他建國後新排的《戚繼光斬子》、《魚腹山》、《廉吏風》,我都無一漏看;裘盛戎的戲聽過《捉放曹》、《李七長亭》、《斷密澗》、《除三害》、《遇皇后》、《打龍袍》、《鍘美案》、《鍘判官》、《打鑾駕》、《鍘包勉》、《赤桑鎮》、《空城計》、《審潘洪》、《打嚴嵩》、《群英會》、《三顧茅廬》、《捨命全交》、《官渡之戰》、《趙氏孤兒》、《林則徐》、《海瑞罷官》,還有現代戲《杜鵑山》、《雪花兒飄》和《海港》等二十多出。筆者從1961年調到梅蘭芳京劇團搞舞台美術,從那時起開始收集整理臉譜,走上了藝術的慢慢求索之路。我在紙上畫臉譜,雖然已有幾十年,但多半時間走的都是彎路。首先是傳統的臉譜集子《臉譜大全》和《劉奎官臉譜集》等都是不太靠譜的資料;其次,在整理臉譜時往往把個人選中的臉殼當成一個筐,什麼臉譜都往裡放。比如三塊瓦、六分臉和十字門,不分人物都按習慣用筆繪成一道湯——楊林、黃蓋、徐延昭都畫成一個模樣;更大的誤區還在於從興趣出發,喜歡收集那些用色複雜和格式出奇的特別的臉譜。直到臨摹了劉曾復教授出版的《京劇臉譜圖說》《京劇臉譜大觀》之後,才認識到準確可信的舞台實用臉譜所具有的真正藝術價值,並悟出了不同名角在刻劃同一人物時的不同。對比以往整理的資料,就像瀏覽蘇黃米蔡書法碑帖和看一般的毛筆字,他們之間有著天壤之別。著名演員勾畫的臉譜不但能突出顯示劇中人物的造型美,而且還能從中體味到臉譜的氣質美和神韻美。
近年,筆者一直努力想把臉譜藝術與國畫技法加以融合。2009年6月北京文聯為迎接國慶60周年在世紀壇舉辦了大型民間藝術展,我特意創作了《京劇淨角名家臉譜四扇屏》等作品參展。這四扇屏正是以《京劇臉譜大觀》中名角臉譜筆法為藍本、用國畫手法做的一次嘗試。所選人物都是前輩名家在拿手戲中扮演的角色,穿戴也是在請教劉老先生之後定稿。如錢金福在《八大錘》中扮金兀朮頭戴涼帽、金少山演《鎖五龍》之單雄信,不戴扎巾,被擒前後頭上只留髮髻,筆者力求還原舞台形象,只是筆拙不精難以再現他們當年舞台上的神韻。
第一副《天下一品》選用錢金福《祥梅寺》之黃巢、《長坂坡》之張飛、《八大錘》之金兀朮;第二幅《經典傳承》選的是金少山《魚腸劍》之姬僚、《鎖五龍》之單雄信、《龍虎鬥》之呼延贊;第三幅《梨園藝術》選了郝壽臣演出的《桃花村》之魯智深、《鎖五龍》之單雄信、《李七長亭》之李七;第四幅《美輪美奐》選了侯喜瑞演出的《連環套》之竇爾敦、《清風寨》之李逵《戰宛城》之曹操。其中兩個單雄信出自同一齣戲,但因演員的師承和勾臉的手法不同,扮相和譜式有明顯區別。

作者介紹

傅學斌1937年出生於梨園世家,是一位高級舞台美術設計師。他於1961年開始在梅蘭芳劇團從事舞台美術工作,那時起就開始收集、整理、研究臉譜,拜翁偶虹為師,求教於劉曾復先生。1993年被北京市藝術研究所聘為客座研究員。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1979年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鬧天宮》畫冊,2000年在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了《臉譜勾奇》畫冊。

京劇臉譜知識介紹

京劇臉譜是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形成後,逐漸形成的。是至今戲曲舞台上臉譜最多、最完整的臉譜體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