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糖絡雜病論》系統歸納了糖尿病的臨床證治,把糖尿病的治療概括為治糖、治絡、治雜三個方面。治糖即控制血糖,通過重新認識《內經》關於“脾癉”、“消癉”的論述,明確脾癉或消癉即是消渴之前的階段,臨床治療首先將糖尿病分為肥胖型(脾癉)和消瘦型(消癉),總結了不同類型的發展過程,歸納了脾癉和消癉的因、機、證、治,並通過臨床、流調、實驗等著重研究了脾癉理論,填補了現代糖尿病主體——肥胖型糖尿病理法方藥的空白。治絡即防治大小血管併發症,通過文獻、臨床、實驗等研究,總結出較完整的糖尿病絡病理論指導臨床治療。治雜即治療影響糖尿病的病症,包括合併症、原發病及各種血糖難控因素等,通過積極治療病症從而提高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目錄
序一序二
序三
自序
上篇
緒論三大醫學思想對糖尿病研究的啟示
第一章現代糖尿病中醫概述
第一節現代糖尿病的兩大類型:肥胖型糖尿病和消瘦型糖尿病
第二節消瘦型糖尿病(“消癉”)
第三節肥胖型糖尿病(“脾癉”)
附肥胖新論
第四節糖尿病發展的四大階段——郁、熱、虛、損
第五節從“壯火食氣,氣食少火”論治糖尿病
第六節糖尿病基本治則治法
第二章糖尿病絡病理論概述
第一節絡、絡脈及絡病基本概念
第二節糖尿病絡脈的生理特點
第三節糖尿病絡病的病理特點及主要病理改變
第四節糖尿病絡病的臨床特點
第五節糖尿病絡病的診察及辨治要點
第六節糖尿病絡病的治療原則
第七節臨床絡藥分類
第三章糖尿病雜病
參考文獻
中篇
第四章治糖驗案
第一節肥胖型糖尿病
第二節消瘦型糖尿病
第三節糖耐量減低
第四節糖尿病酮症
第五節反覆發作性低血糖
第五章治絡驗案
第一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
第二節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第三節糖尿病皮膚甲錯
第四節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
第五節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礙
第六章雜病治驗
第一節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
第二節糖尿病皮膚溫度異常
第三節糖尿病癤腫
第四節糖尿病皮膚病
第五節糖尿病泌尿系感染
第六節糖尿病合併復發性口腔潰瘍
第七節糖尿病合併不安腿綜合徵
第八節糖尿病合併面神經麻痹
第九節糖尿病合併高血壓
第十節糖尿病合併高尿酸血症
第十一節糖尿病合併脂肪肝
第十二節糖尿病合併肥胖
第十三節糖尿病合併婦科疾病
第十四節糖尿病合併顏面黃色瘤
第十五節糖尿病合併隱匿性腎炎
第十六節糖尿病合併雷諾病
第十七節糖尿病合併心力衰竭
第十八節糖尿病合併癲癇
第十九節髓減腦虧
第二十節周身乏力
第二十一節水腫
第二十二節周身關節痛
第二十三節頭痛
第二十四節高熱
第二十五節口乾口黏
第二十六節眩暈
第二十七節汗出異常
第二十八節失眠
第二十九節頸部黃斑汗出
第三十節類固醇性糖尿病
第三十一節肝源性糖尿病
第三十二節胰源性糖尿病
參考文獻
下篇
第七章經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引言經方的現代臨床套用思路探析
第一節經方在2型糖尿病四階段中的套用
第二節經方在糖尿病併發症中的套用
第三節經方在糖尿病雜病中的套用
第八章類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第一節黃連類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第二節黃芪類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第三節附子類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第四節半夏類方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第九章藥對在糖尿病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附篇
附一現代藥理研究成果的臨床回歸
附二論症、證、病結合
附三傷寒論藥物劑量考
附四開郁清熱法對套用降糖西藥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劑量的影響
附五開郁清熱降濁方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多中心隨機對照降糖作用的臨床研究
附六清熱降濁方治療超重2型糖尿病療效分析
附七糖敏靈丸治療2型糖尿病隨機雙盲平行對照多中心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新時代的呼喚——論現代慢性病特點及中醫診治策略
前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是仝小林做人治學始終奉行的信條,也是他在中醫事業上取得成功的秘訣。早在一九八二年,仝小林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我的碩士研究生。他刻苦研讀內經及相關典籍,夜以繼日,不避寒暑。他家鄉在吉林,夏暑時節,天氣涼爽,原本假期可以回家避暑,但他決意留居火爐蕪湖,在皖醫深研苦讀。夜間蚊蟲咬腿,就穿上長膠靴,仍燈下用功做題。這種勤奮好學、持之以恆的精神頗似先賢之.頭懸樑、錐刺股,令人感佩!由於仝小林對中醫藥的鍥而不合,潛心盡力,精勤不倦,如今在中醫藥研究領域取得累累碩果,自是理所當然。顏氏家訓日: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仝小林教授正緣於此,多年來,立足臨床,依據經典,繼承創新,成就了其自身的學術理論與臨床經驗,在診治疑難病方面獨出心裁,療效顯著。在非典肆虐危急關頭,他挺身而出,以其非凡之睿智與膽識,發揚中醫理論,對非典的病因病機做出正確辨治,擬方遣藥,挽救眾多病患於危急之際,其功厥偉!
仝小林教授致力於糖尿病理論與臨床研究。以二十餘年之心力,從二十餘萬糖尿病患者診治中悟出一套新的理法方藥辨治體系,撰成((糖絡雜病論))一書。是書詳察糖尿病傳統認識與現代臨床研究進展,剖析經典及各家學說並付諸臨床驗證,答解當代中西醫診治難點與疑惑,並從糖尿病鬱熱虛損四大階段,病理基礎、中心環節、治則治法多個方面,為糖尿病的診治辟一新的蹊徑。書中更重視經方類方在治療該病過程中的顯著作用,條分縷析,有理有據,讀後省思,令人嘆服。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仝小林教授從長期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大樣本病例的治療中,創造性地發現中醫絡病理論適用於糖尿病的全過程。仝小林教授為此系統地總結了“糖絡雜病”相關的絡脈概念、生理特點、臨床表征、辨證要義、治則治法、絡病藥物分類等等。不僅創“糖絡雜病”之新說,還對其進行深入細緻的闡釋,更以大量的臨床驗案作為實證,行證相印,不作虛言。這一新說不僅開糖尿病診治之先河,而且其思路與方法獲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大力推廣。
對中醫藥學的繼承、創新已成為當代中醫界的共識與主題。仝小林教授長期的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實現了診治非典與糖尿病的兩大突破。這一事實充分表明,只要潛心探究經典與各家學說,衷中參西,在臨床實踐中融會中西理論,就一定會達到提高療效、更上層樓之目的。
《糖絡雜病論》立足點高,思路新穎,視野寬闊,縱橫古今,博採新知,誠為當代糖尿病診療開疆辟宇之作。有言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精彩書摘
1.飲食失宜,首犯胃土,火燔中宮《素問·奇病論》“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素問·通評虛實論》云:“凡治消癉……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景岳全書))亦云:“消渴者,其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氣,酒食勞傷之過,皆肥貴人之病也,而貧賤者少有也。”蓋肥者膩,甘者滯,郁滯中焦,積久化火,上灼肺金而渴飲不止,下淫’腎水而溲多,火灼中土,肆在胃而消谷善飢,虐在腸而大便堅。
2.七情傷肝,木失調達,郁而化火
《靈樞·五變》日:“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流,腕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劉河間《三消論》云:“五志過極皆從火化,熱盛傷陰,致令消渴。”《臨證指南醫案·三消》亦云:“心境愁郁,內火自燃,乃消渴大病。”肝為風木之髒,喜條達,情志失調則傷肝,肝氣鬱久則化火。且肝主疏泄,調控整個機體新陳代謝,脾升胃降亦有賴於肝之疏泄。肝氣鬱結,木不疏土,土壅木郁,則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升降失常,樞機不利,致郁而化火,火熱怫鬱,肆虐中宮。故鄭欽安《醫學真傳·三消症起於何因》日:“消渴生於厥陰風木之氣,是以厥陰下水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證。”
肝胃鬱熱或脾虛胃熱,胃伏邪火,陽氣亢盛而成壯火,火熱怫鬱,機體功能活動亢進,漸致人不敷出,真氣耗損,即成壯火食氣,火熱與虛象並見。
3.氣散陰傷,陰損及陽,氣食少火,命火衰微,累及五臟
火熱內熾,壯火食氣,氣因火散,火灼陰津,津枯液槁,四肢失濡,五臟失養,故消瘦乏力,溲數頻多,雖強食而不充飢,引飲而不救渴。真氣耗散,氣食少火,陰液消灼,陰損及陽,故日久累及元陽,“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醫林改錯》)。《臨證指南醫案》亦日:“初在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此時既有命火元陽不足,又有瘀血內生,阻礙臟腑功能,因而變證百出。故當肝胃鬱熱或肝熱血熱持續存在時,由壯火發展至壯火食氣終將至氣食少火,糖尿病由初始的“脾癉”或“消癉”階段走向傳統“三多一少”的消渴階段終歸入消渴並病階段。
二、從郁、熱、虛、損論“壯火食氣,氣食少火”
縱觀糖尿病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郁、熱、虛、損四個階段。“壯火食氣,氣食少火”散見於各個階段,或表現為壯火,或表現為壯火食氣,或表現為氣食少火。“壯火食氣,氣食少火”與糖尿病發展歷程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