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背景、目的意義、研究內容、總體技術路線、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程規範、主要研究成果、海灣自然環境概況、社會經濟基本情況、海灣海洋功能區劃、海灣環境質量、生態污染源現狀評價、歷史圍填海工程水動力環境評價、環境化學評價等等。

目錄

第1章總論
1.1項目背景
1.2目的意義
1.3研究內容
1.4總體技術路線
1.5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程規範
1.6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海灣概況
2.1海灣自然環境概況
2.2社會經濟基本情況
2.3海灣海洋功能區劃
2.4海灣環境質量、生態與污染源現狀評價
第3章海灣圍填海活動回顧性評價
3.1歷史圍填海工程
3.2水動力環境評價
3.3環境化學評價
3.4環境容量評價
3.5生物生態環境評價
3.6海域資源影響評價
3.7社會經濟評價
3.8圍填海回顧性綜合評價
3.9公眾參與
第4章圍填海項目預測性評價
4.1海灣地區經濟現狀及發展需求
4.2圍填海需求及圍填海方案設計
4.3各圍填海方案水動力環境影響評價
4.4環境容量影響評價
4.5各圍填海方案對海洋化學環境影響分析
4.6生態影響評價
4.7海洋資源影響評價
4.8社會經濟影響預測評價
4.9極端事件評價
4.10環境風險評價
4.11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4.12圍填海方案綜合分析
第5章主要結論和建議
5.1主要結論
5.2存在問題和建議
參考文獻

序言

海,是福建省的“半壁江山”。福建省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比陸地面積大12.6%,大陸海岸線總長3752公里,居全國前列;海岸線曲折率1:6.21,居全國首位;“漁、港、景、能”等各類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對於位置臨海、發展靠海、優勢在海的福建來說,保護好、利用好、開發好海洋,具有非凡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港口、修造船、電力、石化等臨海工業的大規模建設,福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向海洋要發展、要空間、要後勁,成為福建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趨向。這一戰略趨向,導致福建圍填海需求劇增,海洋資源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如何科學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長遠,牽動大局,成為各級黨委、政府領導思考的重大問題。特別是2005年1月,福建省政府黃小晶省長在聽取全省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工作匯報時,針對福建省圍填海造地需求與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高度出發,高瞻遠矚地提出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要對全省重點海灣開展數值模擬與環境研究,科學合理地實現和保障福建省海灣優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為重點海域海洋經濟發展、環境綜合整治規劃與實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決策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撐。
隨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認真組織實施,邀請了國內十多家高水平科研機構和高校的一大批業內一流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成立了聯合研究課題組和省內外十餘位海洋、數模等學科知名專家組成的技術指導與監督管理專家組,通過大量的調研和論證,將研究確立為“海灣數值模擬與環境研究項目”。正在開展的福建省“908”專項為配合該項目順利實施,特地增設了十三個重點海灣環境容量綜合調查,獲取了十三個海灣的水文氣象、化學、生物方面的數據資料,為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項目提供現場補充調查資料。兩年多來,聯合研究課題組在福建省各級政府和各用海部門的全力配合下,在技術指導與監督管理專家組的具體指導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攻堅克難,精益求精,順利完成了項目研究任務。

文摘

第1章總論
1.1項目背景
1.1.1背景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海洋國土面積13.6萬km2,是福建省國土的“半壁江山”。其中,大陸海岸線總長3324km,居全國第二位;海岸線直線長度535km,曲折率l:6.2l,居全國首位。全省擁有大小海灣125個,其中6個海灣22處岸段可建設20萬~50萬t級深水泊位。沿海分布著面積在500m2以上的大小島嶼1546個,島嶼總面積約1400km2,島嶼岸線總長2804km。
福建省海灣擁有“漁、港、景、油、能”五大優勢資源和獨特的對台區位優勢。隨著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沿海鐵路以及港口的建設與完善,海洋開發前景日益廣闊。我國沿海地區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13.4%,養活了全國40.2%的人口,貢獻了全國約60%的GDP(2001年),這個數字也基本反映了福建省的現狀,因此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福建省人多地少,沿海地區土地資源十分缺乏,人均耕地僅0.5畝(有的地區甚至不足0.3畝),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遠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水平。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快速展開、沿海中心城市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以及電力、鋼鐵、石化等臨海工業的大規模建設,土地後備資源匱乏必將繼續制約福建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必將引發新一輪的大規模圍填海熱潮。2005年1月修編的《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區劃了13000hm2的圍填海預留區,遠低於沿海各市提出的44700hm2的圍填海需求。據初步統計,自1956年以來完成的圍填海項目,加上未來港口建設和圍填海需求,將占用福建省海灣海域面積的25%,分別占三沙灣39%、羅源灣49%、興化灣21%、湄洲灣49%、泉州灣24%、廈門灣15%和東山灣23%。
福建省圍填海項目大多發生在半封閉的、非淤積型海灣的灘涂區。圍墾導致海灣面積縮小、海水交換能力下降、新的淤積發生,甚至最終導致海灣的消失,並將嚴重製約港口航運業的發展。同時,海灣面積縮小還會減弱海水自淨能力、加劇海灣的污染累積和赤潮的頻發。圍墾對漁業資源(尤其是魚、蝦、貝類的產卵場或索餌場的海灣水域)破壞嚴重,還使一些沙灘消失,破壞濱海旅遊資源。如果要滿足所有的圍填海需求,福建省獨特、不可替代的港口資源、漁業資源和旅遊資源將大量喪失,並帶來嚴重的海洋環境和生態問題,影響該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盤點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四)

海洋出版社的任務是出好海洋專業書、刊,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海洋科學技術新成就,普及海洋知識,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
《網路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
《職務船員培訓教材——駕駛》
《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健康養殖使用新技術》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
《熱帶太平洋環流變異與海氣相互作用》
《海洋綜合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海岸泥沙運動研究及套用》
《海洋法理論與實踐》
《水利工程模型試驗量測技術》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蹟》
《廣東海洋文化產業》
《國際反恐法律檔案彙編》
《中國海洋文化研究(第6卷)》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湄洲灣》
《海洋公共政策研究》
《海上溢油生態損害賠償的法律與技術研究》
《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研究》
《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研究》
《21世紀的長江河口初探》
《2006年長江特枯水情對上海水資源安全的影響研究》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舟山群島文化地圖》
《寧波古代對外文化交流》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5)》
《中國漁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閩江口》
《中國第三次北極科學考察報告》
《甲午年的狼煙》
《中國海洋統計年鑑2008》
《伊本·白圖泰中國紀行考》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深滬灣》
《常見經濟頭足類彩色圖集》
《謝洋大典》
《華南海灘動力地貌過程及其開發利用》
《世界頭足類》
《海區海洋行政管理研究》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6)》
《中國漁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閩江口》
《海洋能資源分析方法及儲量評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