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

《界限》

《界限》是在《重慶文學》上一份重慶詩人的網路詩刊,給詩友之間增加更多的交流機會。

基本信息

幕後故事

《界限》《界限》

想到編一份網上詩歌雜誌是1998年,那時,大車創辦的《重慶文學》網站已有了一定的影響。《重慶文學》網站收了我一些作品,留著我最早的一個信箱,因此迅速給我帶來了不少新朋友。隨著我上網瀏覽時間的增加,漸漸感到網際網路的有趣之處,遺憾的是以詩歌為主題的網站比較少,而且水平很不整齊。我想,要是在《重慶文學》上辦一份重慶詩人的網路詩刊,或許會給詩友之間增加更多的交流機會。

我這個想法,得到了大車和其他詩友的支持,但我們一直拖到12月26日才坐在一起商量網路詩刊的有關事情。為什麼我記得那個時間,因為這天是李鋼結婚19周年紀念日。他把嫂子拖來和我們一起討論未來的詩刊,用這種方法來作紀念。這一招很厲害,我們不得不提高了吃飯的檔次。在這個會上,何房子想出了《界限》這個名字,李鋼張嘴就來了一大把專欄的名字,不過,我們只選了其中的“詩生活”。參加會議的還有馬聯、沈利和大車。大家的意見比較一致,《界限》應該有相當的包容性,應該收集各種最新的有代表性的聲音。

意見統一後,我們開始約稿,不過,很多詩人對網路持有疑慮,遲遲不寄來稿子。一直拖到1999年3月,試刊第1期才出來,放上網站後,反映還不錯,不少網友寄來了詩稿。但稿件情況離我們的理想差得太遠,實際上,8月推出的第2期僅僅是我把自己平時抄的短詩點評後編成。《界限》辦得不順利,大家都覺得有些掃興。

檢討原因,我覺得主要有兩個:一是立足點錯了,以重慶詩人為主,內容畢竟有限;二是責任落實不具體,每個人並不清楚自己該為《界限》幹些什麼。我打算等條件成熟時,對《界限》改版,把它辦成全國性的網路詩刊。

10月,我到浙江開會,相繼碰到了黑龍江的張曙光、浙江的沈方等詩友,我徵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都覺得辦一份全國性網路詩刊很有意思,表示願意大力支持,這大大鼓舞了我。回到重慶後,我便與各地詩友聯繫,成立了由十二個編委組成的最早的編委會(沈方、古馬、小海、沈葦、張曙光、孫磊、雨田、吳紀華、楊克、溫遠輝、李元勝、大車、何房子)。

11月24日,界限網站開通,我們發現,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上網的詩人已經增加了不少,網上來稿已非昔日水準。我們終於在1月1日前順利地推出了《界限》正式創刊號,引起了網上許多詩歌愛好者的注意。隨後,又有陳蔚、亦來、董繼平、吳兵、石龍、康城、安琪、余笑忠謝湘南先後成為《界限》的編委。

通過他們的工作,也由於上網詩人的增加,《界限》來稿日益充足,影響也逐漸擴散。我們的宗旨也始終得到貫徹,即有別於其他流派傾向明顯的民間詩刊,有別於個人化的民間詩合集,也有別於國內其他公開發行的刊物,《界限》的任務是收集各種最有代表性的聲音,給讀者提供一點參考。

2000年界限網站做了許多工作,包括開設了藏詩樓(收藏90年代以來的好組詩)、詩人肖像館等欄目,承辦了匯銀詩歌獎和柔剛詩歌年獎等。還值得一提的是界限網站和重慶文學網站共同開設了界限論壇,何房子、歐陽斌、吳向陽、安西、李海洲相繼出任壇主。論壇吸引了許多詩人來討論詩藝。藉助於界限網站的影響,我們還定期舉行了重慶青年詩友茶會。這些事情總的來說都是有趣也有意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