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

《瑤池》

《瑤池》全詩虛構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來,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節,顯示了求仙妄想與死亡不可避免的對立。

作品原文

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⑴,
黃竹歌聲動地哀⑵。
八駿日行三萬里⑶,
穆王何事不重來?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瑤池阿母:《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於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綺窗:繪飾如綺之窗戶。呂向註:“綺窗,雕畫若綺也。”
⑵黃竹歌:逸詩,也作《黃竹詩》。《穆天子傳》卷五:“丙辰,天子游黃台之丘,獵於苹澤,有陰雨,天子乃休。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詞曰‘我祖黃竹,囗員閟寒’云云。”按此借《黃竹》哀歌以寓穆王之崩。
⑶八駿: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可日行三萬里。《列子》、《穆天子傳》等記載不一。

白話譯文

西王母在瑤池上把綺窗打開;
只聽得黃竹歌聲音動地悲哀。
八駿神馬的車子日行三萬里;
周穆王為了何事違約不再來?

作品鑑賞

晚唐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藥,妄求長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這首詩便是諷刺求仙之虛妄。
這首詩就是根據西王母與周穆王相約見面的傳說來構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復來”、穆王也許諾復來這一點,虛構了一個西王母盼望穆王歸來的情節:西王母推開雕鏤彩飾的窗戶,眺望東方,卻不見穆王的蹤跡,只聽見《黃竹歌》聲哀動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綺麗風光,次句是人間的淒楚情景,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對比兼含著兩層意思:一是隱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聲徒留人間,仙境雖美,怎奈無緣得去,暗含著對求仙的諷刺;一是用《黃竹歌》詩意,暗示人民在挨餓受凍,而統治者卻在追求長生不死,希圖永遠享受,寄寓著對統治者求仙的斥責。
詩的末兩句是寫西王母不見穆王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穆王所乘的八駿飛馳神速,一天能行三萬里,如果要來,易如反掌,可是他為什麼還沒有如約前來呢?西王母盛情邀請穆王重來,穆王曾許諾重來,而且來也方便,乘上八駿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卻終究沒有來,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卻仍在開窗眺望殷切守候。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這個希望終於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於一死,則人間那些所謂長生不老之術,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虛妄而其虛妄自見。
諷刺求仙,本來是頗費議論的主題,但此詩卻不著一字議論。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中,以具體生動的形象來表達,構思極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問號,而不是由詩人直接提出的反詰之辭。因此,詩的諷刺雖然犀利尖刻,但表現方式卻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當的挖苦嘲笑。
紀昀評此詩說:“盡言盡意矣,而以詰問之詞吞吐出之,故盡而未盡”(《李義山詩集輯評》)。正是由於末兩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詩於明白酣暢中又具含蓄蘊藉之致,讀之覺餘味無窮。葉燮稱“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可空百代”(《原詩》)。

前言

我們在李商隱的《嫦娥》詩中,提到后羿到崑崙山向西王母乞求長生不老仙藥的故事。西王母的神話,常被中國的詩人引用,更有趣的是有關西王母的容貌、性別,歷代的記載不同。雖然詩人所描述的西王母都是丰姿曼妙的女子,但事實上西王母的形貌,在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中,他只是一隻人狀、豹尾、虎齒而善嘯的怪物罷了。我們就透過李商隱的另一首〈瑤池〉詩來探討這則神話故事。

評析

李商隱用西王母的神話寫這首詩,是帶有諷刺意義的,詩中後一句「穆王何事不重來」,是以西王母唱歌邀請穆天子----「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問穆天子如果沒死,能不能再來瑤池作客?穆天子回答她,回去把萬民安頓好,三年後會再來。然而西王母朝思暮盼,穆王沒有再到瑤池,詩人故意用「何事不重來」的問句,便是諷刺人那有不死的,想求仙以求長生,畢竟只是妄想,用這種藉神話傳說諷刺時事的寫法,是希望對漢朝君臣迷信長生不死之術提出一些警示。
晚唐迷信神仙之風極盛,最高統治者尤最,好幾個皇帝因服丹藥妄求長生而喪命。這首詩是借周穆王西遊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話,加以生髮,譏刺皇帝求仙的虛妄。全詩虛構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來,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節,顯示了求仙妄想與死亡不可避免的對立。詩人不作正面議論,而卻以西王母心中的疑問作詰。構思巧妙,用心良苦,諷刺辛竦,韻味無窮。

話外音

有關西王母的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西次三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頭上戴花),是司(掌管)天之厲及五殘(瘟疫、刑罰的怪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