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獨裁政權的傾覆》又名:《皇帝》
原作名:Cesarz(TheEmperor:DownfallofanAutocrat)
作者:雷沙德·卡普欽斯基
譯者:烏蘭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5月1日
頁數:224
定價:22
裝幀:平裝
ISBN:9787513302487
內容簡介
本書發表於1978年,記錄了衣索比亞“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統治的興亡經過,揭示了這個非洲“雄獅之王”如何從衛國英雄逐漸轉變成獨裁帝王乃至被叛軍驅逐下台的過程。本書出版後,很快被翻譯成英文和德文。1983年,《皇帝》被評為當年最佳圖書。1987年英國倫敦皇家劇院把《皇帝》改編成話劇,搬上英國舞台,受到歡迎。1989年該劇又被搬上波蘭話劇舞台,在波蘭上演多次。
波蘭傳奇——雷沙德•卡普欽斯基(1932-2007)
1957年於日本轉道北京,任特派記者。從此開始了四十餘年駐外記者的生涯,足跡遍及五洲四洋一百餘個國家,特別是深入拉美、非洲、中東等人跡罕至的蠻荒地帶,親臨火線,發回瀰漫著硝煙的真實報導和照片。
他一生親歷二十七場革命和政變,四次被判死刑,四十餘次被拘關押。作為作家,獲五十項國內國際大獎,六次提名諾貝爾文學候選人,創作了二十餘部文學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在世界廣為傳播,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雷沙德•卡普欽斯基的一生堪稱傳奇,他身兼記者、詩人、攝影家、文學家多重身份,其身前身後都為他的祖國波蘭留下了豐富的財產,被祖國人民譽為“世紀記者”。
主人公簡介
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1892-1975)1930年政變當國,加冕稱帝,統治衣索比亞長達四十五年之久。掌國期間,他積極進行社會政治經濟改革,廢除奴隸制,帶領衣索比亞走出貧窮落後,邁入現代國家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更帶領軍隊全力抗擊義大利侵略,收復失國,保障衣索比亞獨立主權,被人民尊為“衣索比亞之父”,享有“非洲雄獅”的盛譽。
然而統治後期,海爾•塞拉西日益腐敗專權,獨裁統治癒演愈烈。為保障自己的皇權地位,他無視國內經濟惡化,貧富差距日漸嚴重。七十年代國內大饑荒,餓殍遍地,海爾•塞拉西及其貴族集團依然縱慾享樂。直至全國範圍的乾旱出現,窮餓的百姓在憤怒中奮起反抗,各地紛紛湧現起義軍,皇帝軍隊也頻頻倒戈。
海爾•塞拉西最終在兵變政權中喪失皇權,叛軍領袖門格圖斯執掌新政權。1975年8月27日,臨時軍政府宣布海爾•塞拉西當天因病逝世,但有傳言稱其被反對者門格圖斯用枕頭悶死。至此,這位“末代皇帝”黯然謝幕,雄獅帝國頹然傾覆。
作者簡介
雷沙德·卡普欽斯基,生於波蘭東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遭受二戰磨難。高中畢業後開始發表作品。1951年考入華沙大學語言文學系,後轉入歷史系學習。1956年畢業分配到《青年旗幟》雜誌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從日本轉道北京,任特派記者。從此開始了四十餘年駐外記者生涯。作為作家,他創作了二十餘部文學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在世界廣為傳播,其文學成就為其帶來五十多項國際國內大獎,六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國》(1993)、《太陽的影子》(1998)、《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2004)。
目錄
君主/001走吧!走吧!/077
崩潰瓦解/135
書摘
差不多就在我們籌備這件事的同時,在衣索比亞展開了一場狂熱的叫“非太殺”(Fetasza)的運動,後來竟發展成了前所未有的、駭世聽聞的清算運動。這場運動波及了所有人,使很多人成了受害者——只要當時活著的人,無論其膚色、種族、年齡、性別和社會地位,一律會受到排查。“非太殺”是阿姆哈拉語,意思是“搜尋、搜查、搜身”。因為開展了這項運動,一時間,大家都得互相監督、互相警惕,從早到晚,不能有任何鬆懈。革命把人們分成了兩個陣營,兩個陣營中的人開始互相殘殺。儘管這裡看不見戰場上的硝煙、街壘、路障、戰壕,沒有明顯的劃界、定界和限界區分,但是,你要警惕,你碰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你的敵人。這種恐怖的氣氛更讓阿姆哈拉人與生俱來就有的那種多疑、不信任感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作為一個活著的阿姆哈拉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去相信別人,相信對方(尤其是不能相信自己同族的阿姆哈拉人);既不能相信別人的話,也不能寄任何希望於他人。因為,人本身就是惡毒和邪惡的代號,人生來就是要搞陰謀。阿姆哈拉人的哲學觀點既悲觀又憂鬱悲哀,就連他們的眼神都能顯示出憂鬱和悲哀。但與此同時,他們又非常機警和警覺,他們也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的面容嚴肅莊重,他們不苟言笑,臉上少有表情,所以也很少能看到他們臉上有笑容。他們每個人都擁有武器,他們甚至酷愛武器。富人的莊園裡擁有自己的武器庫和私人軍隊。軍官的家裡也能見到武器庫:那裡有機關槍、各種手槍和整箱整箱的手榴彈。幾年前到商店裡去買支手槍就跟買一般商品那樣平常,只要付錢就行,沒有人會問。普通老百姓因為拮据,只能買次等武器,通常是買一些老式的,比如說像什麼明火槍啊,後膛槍、火槍、獵槍等。人們背包中背的武器五花八門,簡直就像一個武器博物館。其實這些老式的武器大都不能用,因為早已無人生產這類子彈了,所以,有時買一顆子彈要比買一把卡賓槍還貴。子彈是市場上最有價值的貨幣,比找美元還難。要美元乾什麼?美元只是一張紙而已,子彈可以救人一命。只有有了子彈,我們的槍才具有意義,我們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含義。人的生命有何價值?別的人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擋住你去路的障礙。生命儘管沒太多的意義,但最好還是在敵人向你進攻之前,你先讓他完蛋。這裡,每天夜晚都可以聽到槍聲(白天當然也一樣),槍響之後,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人。乃古斯!我對我們的司機說,整天這樣沒完沒了地開槍,打死這么多人,這樣下去不好吧!但他一句話也不說,保持沉默,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人們活在這種環境中,已基本失去了生存的權利,因為不管有沒有緣由,你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別人掏出手槍打死。
被人打死!
或許不應該是這樣,或許本身就該被別人打死?但是他們已經不這樣想了,他們似乎想的並不是生存,而是死亡。因為,開始時,人們還能心平氣和地談論什麼,後來就開始大吵大鬧,這之後就能聽見槍聲。人們為什麼會這么執迷不悟,非要如此互相挑釁和互相攻擊,人們之間互相的敵意和仇恨來自何處?就是這一切不假思索、缺乏自控的行為,把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送向了懸崖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