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虎口》

《殺虎口》

《殺虎口》由導演徐紀周拍攝的戰爭類電影,該片圍繞“義”字展開,著重刻畫了任務的鮮明個性。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2008年9月2日,由北京海潤影視集團投資25集大型抗戰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殺虎口》在祁縣峪口鄉段家窯村開拍,該劇是繼《亮劍》之後,又一部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該片圍繞抗戰期間的故事展開,由唐於鴻李光潔主演,講述了八路軍戰士保家衛國的光榮事跡。青年演員唐於鴻,在劇中飾演女一號“瑛子”,是一位共產黨員,她大學畢業後,來到李光潔扮演的“白朗”所在的部隊擔任政委,並在各個方面約束桀驁不馴的“白朗”,最終,兩人在戰鬥中成為生死相交的戰友。與以往的軍事題材片不同,該片圍繞“義”字展開,著重刻畫了任務的鮮明個性。

演職人員

導 演:徐紀周

編 劇:徐紀周

主要演員:

李光潔 飾 白 朗陶 蓉 飾 虎 妞

張 磊 飾 錢佳皓唐於鴻飾 瑛 子

陶澤如飾 上官睿沙景昌飾 老刀把子

郭凱敏 飾 蘇 新夏 凡 飾 羽 田

李 建 飾 孫打鐵李天祥飾 戲 子

幕後製作

(圖)劇照劇照

徐紀周執導,李光潔、唐於鴻、吳靜等出演的軍事題材電視劇《殺虎口》於2009年2月16日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黃金劇場每晚2集播出。該劇是繼《亮劍》之後,又一部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講述了八路軍戰士保家衛國的光榮事跡。與以往戰爭題材不同的是,本片中心將圍繞“義”字展開,可謂“精益求‘義’”。並且會著重在人物的鮮明個性刻畫以及流暢而緊湊的敘述節奏上,力求一部具有鮮明個性和時代特點的故事。“一入殺虎口、人間路難走”,在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黃金地帶,一批武器如同百慕達的沉船一樣消失無蹤。圍繞著尋找武器和抗日救亡,八路軍戰士白朗隻身一人身陷虎口。那裡有兇殘的敵人、亦敵亦友的對手……緊湊的故事結構、豐富的人物設定、巧妙的情節穿插使得該劇還未上映就贏得了眾多好評,有人稱其為“具有時代特色的紅色經典傳奇”。相信這部號稱是《亮劍》第二的作品不會讓觀眾失望。

為了還原場面的真實感,《殺虎口》特地選擇在山西山嶺上開拍。唐於鴻在劇中飾演一個英姿颯爽的女政委瑛子。瑛子”是一位共產黨員,大學畢業後,她來到“白朗”(李光潔飾)率領的部隊擔任政委,面對一身“匪氣”桀驁不馴的“白朗”,她堅持著自己的正義和原則,在這個充滿豪情和“狼性”的隊伍中,她是一抹溫柔的存在。她堅強執著,熱愛生命,對生活充滿了無數美好的憧憬,她如一朵帶刺的玫瑰,綻放在那個滿是戰火硝煙的年代裡,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簡短卻充滿激情的美麗樂章。對於“瑛子”這個角色,唐於鴻表示,這是個她投入了全部身心去演繹的角色,“她將是一個全新的形象,不同於以往八路軍女政委,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然後是女人。同時在拍攝期間唐於鴻還要天天往身上潑土,收工後卻要等水洗澡。自己卻樂觀地說,小時候從來沒玩過土,這次就算彌補了童年遺憾。不管條件再辛苦,只要完全投入到了角色里,就怎么也不會覺得累了。正是堅持著這種信念,在山上受苦受累的唐於鴻一邊演好瑛子的角色一邊還能夠苦中作樂。唐於鴻還頗有些不怕苦不怕累的軍人精神

拍攝花絮

(圖)劇照劇照

《殺虎口》由當紅小生李光潔領銜主演。與《亮劍》《歷史的天空》等英雄史詩劇有所不同,《殺虎口》的時間跨度小,人物衝突更為銳利,情節和劇情設定上更為傳奇,是一部披著革命外衣的‘黑幫戲’。對80後的同志來說,是一部轉換了地域和時代環境的《古惑仔》。此次,李光潔飾演深具古典英雄主義氣質的八路軍首領(白朗),白朗雖出身土匪世家,但擁有很強的豪俠氣質。他一心想把自己的隊伍搞成水泊梁山的綠林好漢們,而非一般規範的共產黨抗日隊伍,這使白朗的隊伍具有很強的“匪性”。而他對待感情方面又很自卑,明明喜歡,還外強中乾地在愛人面前表現強勢。據劇組人員透露,為追求拍攝真實效果,在拍一場戰爭戲時,由於爆點提前引爆,李光潔手臂不幸被炸傷。原以為只是簡單燒傷,怎知次日炸傷部位病情嚴重,手臂大面積紅腫並伴有血泡。由於手臂燒傷面積較大,李光潔也曾因此而暫時停止拍攝工作。

主演概況

(圖)《殺虎口》《殺虎口》

《沙虎口》中吳晴化身大戶人家丫鬟--小魚兒,一位在逆境中成長的,勇敢而又不失傳統的中國女性。小魚兒的性格有些軟弱、隱忍、自卑,但為人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在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看到這樣一個人物介紹,一個戰爭年代的典型形象躍然眼前。“這次的戲份很特別,讓我體驗了兵荒馬亂的時期,人們在當時心裡和身體上一種極大的考驗。”在片中,吳晴飾演的小魚兒用真情感化丈夫與日本侵略者作鬥爭,更與陶澤如有精彩感人的對手戲。吳晴也表示這個人物對自己來說是個新的挑戰,同時,能夠演繹戰爭年代的角色能夠使自己對那個年代的背景以及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演員來說是個很好的鍛鍊。

殺虎口介紹

(圖)《殺虎口》《殺虎口》

殺虎口,雁北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是晉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區,也是從內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轉下太行山所必經的地段,距右玉老城僅10多公里。

殺虎口明時稱殺胡口。明朝時蒙古貴族南侵長城,多次以此口為突破點。而明王朝派兵出長城作戰,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這么一個殺氣騰騰的名字。清朝統治者對蒙古貴族採取懷柔政策,將“胡”字改為“虎”字。由此殺虎口之名沿用至今。

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

殺虎口關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築,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磚包,城周為1公里,高11.7米。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殺虎口堡外另築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長、寬、高、厚與舊堡皆同,兩堡之間又於東西築牆相連,成倚角互援之勢。

關於殺虎口及右玉城在明朝時的重要性,由代宗頒賜水陸神禎一事足可看出。代宗朱祁鈺是英宗被蒙古瓦剌俘去後繼位的,他為祈禱上蒼保英宗安全回來,許願如打敗瓦剌,英宗回來,願將“水陸神禎”御賜給朔平府右玉縣。後來於謙組織的京都保衛戰取得勝利,英宗被釋,代宗遂派臣將“水陸神禎”頒賜給右玉,以謝神靈。“水陸神禎”就是皇宮中庫藏的120幅稀世珍品,名貴的繪畫。據說這些畫多出自大唐貞觀年間吳道子和閻立本之手。現在殘存的部分珍品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館內。

殺虎口和右玉城做為軍事要塞,自古戰火不斷,特別是在明正統至嘉靖年間,先後多次被蒙古軍隊攻下來。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場戰爭中,守軍卻在左右無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堅守右玉城,長達8個月的時間,這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圖)《殺虎口》《殺虎口》

這場戰爭起因於“桃松寨事件”。桃松寨是俺答汗之子辛愛的妾,她與辛愛部下的一個頭目鬼混,被發現後慌忙投奔了明朝,當時的大同總督楊順,為請功邀賞,將其送進京城。辛愛為此率部進攻殺虎口,然後包圍了右玉城。楊順見事情不好,後悔不該收留桃松寨,他向朝廷謊奏,蒙古辛愛部願用白蓮教起義失敗後跑過去的漢人交換桃松寨。皇帝同意了放還桃松寨,但辛愛不但未退兵,反又加強了兵力,在進攻右玉城的同時,又向大同、宣府一帶長城發起了進攻。

在蒙古兵多次強攻下,右玉城軍民浴血奮戰,右玉守將在作戰中陣亡後,有一位姓尚名表在家休息的武將,自願擔任了右玉保衛戰的指揮。他在此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除打退敵方進攻之外,還多次抓住有利戰機,偷襲敵營。從九月堅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右玉城雖未被攻克,但城內軍民幾乎已絕炊斷糧,可充飢的牛馬等牲畜也被吃光了。 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時候,明廷派兵部尚書楊博親率大軍來解右玉之圍。蒙古兵見右玉城實難攻下,而明朝援軍將至,便自動解除了對右玉城的包圍,從殺虎口撤出長城。

這場戰爭之後,重新加固修繕了殺虎口和右玉城,及殺虎口一帶的長城。並增加了守備兵額,大大提高了殺虎口的防禦能力。

歷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發生在殺虎口。

清初,長期鎮壓農民起義和抗清的戰爭,造成北方長城以內生產極大破壞,各地田地荒蕪,屋宇殘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陝西、甘肅和部分河北的破產農民、戰敗的農民起義軍,或“攜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離鄉,冒禁私越長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殺虎口。後泛指出長城西部各口去內蒙古西部各地),去歸化”“覓食求生”。當時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墾種,或入大漠私墾,形成“走西口”的遷徙群體。加之清朝對蒙古採取懷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興寺廟,大量招徠山西、陝西、河北工匠和破產農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禍,丁口銳減的土默特首領小順義王為補充丁口和蘇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納丁編佐,以補足30個蘇木(150戶丁口為1個蘇木)的缺額,山、陝流民紛紛前來加入蒙籍;隨著清朝對蒙古封禁政策的鬆弛和歷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而破產農民隊伍的不斷流入,“走西口”的人漸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額濟納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續不斷。解放後才結束了“走西口”的痛苦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