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

《歸雁》是宋代詩人游酢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原文】: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作者】:錢起
【作者小傳】:
錢起:(710?-782?),字仲文,排行大,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天寶十載 (751)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安史之亂後任藍田縣尉,與退隱輞川的王維唱和。終考功郎中、大清宮使。與郎士元、司室曙、李益李端盧綸李嘉祐等合稱“大曆十才子”,又與郎士元齊名,有“前有沈、宋,後有錢、郎”之譽。擅長五律,七絕亦含蓄清麗,頗饒韻味。有《錢仲文集》,《全唐詩》存詩四卷,混入其孫錢羽(左應加王旁)《江行一百首》等詩。
【體裁】:七言絕句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灰;可"九佳(半)十灰(半)"通押。
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
【注釋】:
①瀟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內。等閒:輕易、隨便。 
②水碧沙明:《太平御覽》卷六五引《湘中記》:“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鳥類的食物,雁尤喜食。 
③二十五弦:指瑟《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 
④勝(音升):承受。
【背景】:
錢起是吳興(今屬浙江)人,入任後,一直在長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飛,曾作《送征雁》詩:“秋空萬里靜,嘹唳獨南征……悵望遙天外,鄉情滿目生。”這首《歸雁》,同樣寫於北方,所詠卻是從南方歸來的春雁。
【賞析】:
古人認為,秋雁南飛,不越過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們飛到峰北就棲息在湘江下游,過了冬天再飛回北方。作者依照這樣的認識,從歸雁想到了它們歸來前的棲息地──湘江,又從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於鼓瑟的神話,再根據瑟曲有《歸雁操》進而把鼓瑟同大雁的歸來相聯繫,這樣就形成了詩中的奇思妙想。
根據這樣的藝術構思,作者一反歷代詩人把春雁北歸視為理所當然的慣例,而故意對大雁的歸來表示不解,一下筆就連用兩個句子劈空設問:“瀟湘何事等閒回?水碧沙明兩岸苔”,詢問歸雁為什麼捨得離開那環境優美、水草豐盛的湘江而回來呢?這突兀的詢問,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思路引上了詩人所安排的軌道──不理會大雁的習性,而另外探尋大雁歸來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聲淒涼哀怨,大雁不忍再聽下去,才飛回北方的。
詩人就是這樣藉助豐富的想像和優美的神話,為讀者展現了湘神鼓瑟的淒清境界,著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曉音樂的大雁形象。然而,詩人筆下的湘神鼓瑟為什麼那樣淒涼?大雁又是為什麼那樣“不勝清怨”呢?為了弄清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無妨看看他考進士的成名之作《湘靈鼓瑟》。在那首詩中,作者用“蒼梧來怨慕”的詩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於她在樂聲中寄託了對死於蒼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時,詩中還有“楚客不堪聽”的詩句,表現了貶遷於湘江的“楚客”對瑟聲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評析】:
詩詠“歸雁”,雁是候鳥,深秋飛到南方過冬,春暖又飛回北方。古人認為鴻雁南飛不過衡陽,衡陽以北,正是瀟湘一帶。詩人抓住這一點,卻有撇開春暖北歸的候鳥習性,仿佛要探究深層原因,一開頭便突發奇問:瀟湘下游,水碧沙明,風景秀麗,食物豐美,你為什麽隨便離開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來呢?
詩人問得奇,鴻雁答得更奇:瀟湘一帶風景秀麗,食物豐美,本來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靈在月夜鼓瑟,從那二十五弦上彈出的音調,實在太淒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簡直承受不住,只好飛回北方。
錢起考進士,詩題是《湘靈鼓瑟》,他作的一首直流傳到現在,算是應試詩中的佳作。中間寫湘靈(傳說是帝舜的妃子)因思念帝舜而鼓瑟,苦調清音,如怨如慕,結尾“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尤有餘韻。這首七絕,則把“湘靈鼓瑟”說成鴻雁北歸的原因。構思新奇,想像豐富,筆法靈動,抒情婉轉,以雁擬人,相與問答,言外有意,耐人尋繹,為詠物詩開無限法門。
【話外音】:
拿《湘靈鼓瑟》同《歸雁》相對照,使我們領會到:《歸雁》中的“不勝清怨卻飛來”一句,原來是從“楚客不堪聽”敷演而來,作者是按照貶遷異地的“楚客”來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聽到湘靈的充滿思親之悲的瑟聲,便鄉愁郁懷,羈思難耐,而毅然離開優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飛回。“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學家王粲《登樓賦》中的這兩句揭示羈客情懷的名言,正可借來說明《歸雁》詩中旅雁聽瑟飛回時的“心情”,而詩人正是借寫充滿客愁的旅雁,婉轉地表露了宦遊他鄉的羈旅之思。這首詩構思新穎,想像豐富,筆法空靈,抒情婉轉,意趣含蘊。它以獨特的藝術特色,而成為引人注目的詠雁名篇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