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代蒙求》為元代陳櫟所著,四字一句,所述歷史上起天地開闢,下迄宋末之初,篇末幾句自金朝述至明朝,可能是朱升收進《小四書》時所加的。全書共236句,不到一千字。它在簡短的篇幅中歷述古今朝代、帝王世系及治亂之跡,能做到繁而不紊,簡而有要。
目錄
第一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國小詩;小兒語;女小兒語
第二冊
女兒經;弟子規;弟子職;名賢集;龍文鞭影;孝經;洞學十戒
第三冊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訓蒙駢句;格言聯璧
第四冊
幼學瓊林;醒世要言;四字鑒略;增廣賢文;二十四孝
來源
《歷代蒙求》書名取《易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義,,內容多歷史人物故事,編為四言對偶韻語。《蒙求》淺顯易懂,故事如“女媧補天”、“長房縮地”、“杜康造酒”、“蔡倫造紙”、“王商止訛”、“西門投巫”、“孫敬閉戶”、“屈原澤畔”、“綠珠墜樓”等生動有趣,由是大受歡迎,後人多加摹仿,陸續出現的各種《歷代蒙求》和同類讀物,如《廣蒙求》、《敘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名物蒙求》、《十七史蒙求》等等。宋代徐子光有《蒙求》補註。
作用
國小誠信教化主要通過各種蒙學教材進行。中國古代十分重視蒙學教材的編寫,這些教材大致分為五類,專門進行倫理教育的教材陳標的《歷代蒙求》等為其中的第2類,為中國古代通過蒙學教材對少兒進行誠信教化,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一是著名學者直接或間接參與教材編寫,提高了蒙學教材的權威性,確保了教材的高質量。
蒙學備覽
《十七史蒙求》 宋·王令
《了凡訓子書》 明·袁黃
《三字鑒》 清·張宜明
《女小兒語》 明·呂得勝
《千家詩》 宋·劉克莊
《千金裘》 清·蔣義彬
《小兒語》 明·呂得勝
《國小》 宋·朱熹
《國小詩禮》 宋·陳淳
《國小韻語》 清·羅澤南
《鄉塾正誤》 清·李江
《五字鑒》 明·李廷機
《父師善誘法》 清·唐彪
《示兒長語》 清·潘德輿
《節韻幼儀》 清·汪志伊
《節增三字經》 清·周保璋
《龍文鞭影》 明·蕭良有
《四字經》 唐·釋德行
《史鑑節要便讀》 清·鮑東里
《訓蒙駢句》 明·司守謙
《訓蒙詩百首》 宋·朱熹
《幼學歌》 清·王用臣
《幼學瓊林》 明·程登吉
《幼學求源》 明·程登吉
《幼學分年課程》 陳惟彥
《幼儀雜箴》 明·方孝孺
《老學究語》 清·李惺
《百家姓考略》 清·王相箋注
《好人歌》 明·呂坤
《問青園課程》 清·王晉之
《朱子論定程董學則》 宋·程端蒙
《傳家寶》 清·石成金
《名賢集》
《名物蒙求》 宋·方逢辰
《夙興夜寐箴》
《聲律啟蒙》 清·車萬育
《陸桴亭論國小》 清·陸世儀
私塾教材
在古代,中國小的教學任務,基本上由民間的私塾(蒙學)承擔。私塾起源很早,唐代以前,私塾教材以識字為主,兼顧品德教育。雖然夾雜某些歷史內容,但還不是真正的歷史啟蒙教材。唐代,從李翰著《蒙求》開始,其後出現了一大批蒙學歷史讀本,作為私塾的教材。它們對普及歷史知識,傳播民族文化,起了積極作用。
《歷代蒙求》,是古代私塾歷史教材,而私塾歷史教材大體以三種形式編纂:一類為“典故類”,一類為“通識類”,另一類為“專門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介紹了許多歷史典故和歷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希望達到借鑑的目的
特點
第一,講述歷史人物和事件,不追求全面,而是能夠突出其特質。有時還將歷史人物和流行的風俗結合起來,以增加兒童閱讀的興趣。
第二,把歷史教學與識字教學、倫理道德教育緊密而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避免了歷史知識教學目標的單一化。
第三,在編寫形式上,充分考慮兒童學習喜歡大聲朗讀的習慣,採用對偶句式,並且押韻,讀來順口,聽來悅耳,既易於記誦,又能提高兒童的興趣,還能增強其作詩、對仗、押韻的語文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值得借鑑和參考。